序
夢想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學習可以持續一生,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把握它的寬度和深度,跳出舒適區,不斷突破人生邊界,會看到更寬廣的生命,好未來,為夢想加油!
以前的旅行都似是而非,一直到我自己的身體和思緒可以在任何一片土地上縱橫馳騁,以某個時間節點,我發現了自己的新大陸,那是一種腳踏大地仰望星空的自由,那是一種緬懷時光流轉,奔流不息的遺憾,那是一種舊自我和新自我的相擁告別,那是一種即使沒有人懂,我依然可以孑然一身的絕世獨立。
人生如何沖出重圍呢?有太多的年輕人想得太多,做的時候猶豫,一天一天蹉跎了歲月,浪費了時間,人生怎么沖破重圍?其實就是要有一種不怕外界質疑的倔強,要有每天能夠進步一點點的勇氣,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一直在泥濘崎嶇的道路上行走,我相信,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往往人們在腳踏實地的邁出第一步時,所有的東西,就已悄悄在路上了,總有一天你也可以接到那封給你的郵件對你說,我們可以開始了。
海濤的人生之路是一個矛盾體,她蘊含著當代青年,許多人生的自覺和無意識,自覺是一種有價值的主動追求,而無意識,則是當一種追求沒有價值,甚至有反作用之后,依然在慣性思維的軌道軌道上,奮力堅持的做法。這種矛盾可以說是每個奮斗者都會陷入的困境,有時候更是她們自己心甘情愿的堅持,比如海濤,這樣我也許不敢說三道四,但反過來想想,我自己走過的奮斗之路,以及我看過無數人做出的決定她們命運的選擇,其實還是有很多值得總結的經驗教訓,確實也導致了甘苦不同的人生故事,所以我覺得我的指手畫腳說三道四還是有重大意義的。
每一本書的作用關閉的是過去,開啟的是未來。
范海濤所說,如果口述歷史的采訪是一條河流,那么采訪者其實應該是一個舵手,在這條河流上多少只是微微的調整方向,讓采訪順著時間流動的方向前進,尊重和耐心是這個舵手必須具備的素質。
第一章
1、不勇敢無以致青春
為了那些不理解我和我永遠無法理解的事情,為了那個我剛剛開始似懂非懂的人生。
我從來不是學霸,也不知道把事情輕輕松搞定是什么滋味?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是在和自己的智商做斗爭,挑燈夜戰考大學,屏息凝神等發榜,這些事情都可以讓我夜不能寐。做每一件有點難度的事情,我都會如臨大敵,會和內心里面另一個神經質的我嚷嚷—“calm down”,在人群里,我小心翼翼的掩飾著我的緊張,以防那個有點神經兮兮的我曝光,我習慣了普通,也覺得這輩子所有美好的事情都離自己太遠。
后來生活逐漸穩定,人的神經也逐漸放松,我在北京城里見過各式各樣的精英,談各種各樣的話,青春的流逝,和這樣的生活狀態交織著,時間越來越快。
2、當一種召喚開始變得愈發灼熱
俗世的快樂和痛苦、遮蔽了深度追求的可能
我在輕喜劇中自娛自樂,像個小女生一樣成為朋友圈里的談資,當然,我也把生活中的憂郁深深的藏在心中,……被確診為一種嚴重的慢性疾病,無論外在表現的如何歡樂,我的青春期早在2002年就已經結束了,可能沒有人,真正理解那種感受,它在生命里過于沉重,過于黑暗,就像你生活中的一個秘密的黑洞,吸走了生活中所有的榮光。在那個角落里,似乎有關于自己生老病死的種種預演。人在沒有長大成人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怎么面對痛苦,唯一面對這種事情的方式,就是哭泣,在黑夜里,我的淚水突然襲來,無助和痛苦會像洪水一般肆意蔓延,我會經常抱著被子,哭聲響徹房間。
因為我的人生有了許多羈絆,胸無大志和責任抵身可以作為我人生不前進的兩種借口,這也是我在工作的最初幾年把留學夢想擱置的原因,我一不聰明,二有責任,目前的工作又光鮮穩定,真的沒有什么理由讓我打破目前的狀態了,我想就讓我在日常俗務里沉淪下去吧,后來我知道人的命運不同,去做什么,夢想在什么時候復蘇,也許時機并不一樣。
如果那些是個只是人生的泡沫,有關青春的夢想其實早已灼熱,我變成了一個不顧一切的瘋狂備戰的人,一個屢戰屢敗但依舊斗志昂揚的人,我開始準備所有出國留學的考試,并且在一切的社交場合當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