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村上春樹,我對他最早的記憶便是他的名字,卷翹舌音太拗口,讀起來就像個繞口令。長大后,雖然知道他負有盛名,但在讀過川端康成、渡邊淳一和巖井俊二的小說后,實在沒有興趣再讀下去,覺得日本人的文字像清水一般,太過溫情,太小意溫柔,也太過無趣。當然,這只是我有限思想中的一點粗陋淺見罷了。因此,這算得上是我第一次讀村上春樹的作品,只覺得文字有如涓涓細流,滋潤心田。
總體說來,收獲頗豐。由于這本書的讀書心得過多,我只能將它們拆分成三篇,這是第一篇文章,關于小說家的精神境界。
《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這本書是村上春樹的自傳性作品,歷時六年完成。作品主要講述了他的小說家經歷,以及一些身為小說家的感悟與寫作心得。在閱讀過程中,我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微型攝像機,在漫漫長夜中窺視著大作家的日常寫作生活,甚是有趣。
我是一個比比皆是的普通人,不過機緣巧合,又得到幸運眷顧,再加上幾分頑固,就這么作為一介職業小說家,一寫便是三十五年有余。這個事實至今仍然令我震驚。我想在這本書里表達的,就是這種震驚。——村上春樹
那么,小說家是怎樣的一種人?
村上春樹認為,小說家應該具備兩種能力——“非寫不可的內在驅動力”和“支撐長期孤獨勞作的強韌忍耐力”——這也是職業小說家的資質和資格。
1.“非寫不可的內在驅動力”
什么叫做“非寫不可的內在驅動力”?就是“想寫,喜歡寫”,寫作是在自我療愈。
村上春樹認為他自己“沒有經營才能,又生性不善應酬,并非社交型的性格”,但“只要是喜歡的事,就會任勞任怨一心一意去做”。對于寫小說,他“從沒覺得寫東西是苦差事,也從來沒有因為寫不出小說而勞神苦形”,他覺得寫小說并不是服苦役,而是“奔流如川,噴涌如泉”。
“才思過于敏捷或知識儲備超長的人,只怕不適合寫小說。因為寫小說(或者故事)是需要用低速擋緩慢前行,去耐心推進的作業。”
他不止一次地在小說中強調,他生性并不聰明,也并非才華出眾,支撐他脫穎而出的,就是對寫小說的熱愛與堅持。“我不知親眼目睹多少才思敏捷的人、聰明伶俐的人,在寫出一兩部小說后,便將精力投向別處······然而除了極少例外,幾乎無人作為小說家長期停留在擂臺上。大部分甚至給我留下一種‘稍稍觀摩兩眼,就此絕塵而去’的印象”。
他認為,小說家應是自由的,沒有欲念的。“當我感受到這種坦率而強烈地沖動時,便顧不上前因后果,趴在桌子上不管不住地寫起文章來。而且寫作過程非常愉快,始終有種自然的感覺······‘并不追求什么的自己’卻像蝴蝶一般輕盈,自由自在。這么一來,文章也會變得舒展流暢”。只有興之所至,或者“想寫”的時候才會寫小說,如此一來,作家時有面臨的“低谷期”也便會悄然度過。
那么,怎樣判斷自己能不能有成為小說家的資質呢?答案只有一個:去寫,并堅持寫下去。
2.“支撐長期孤獨勞作的強韌忍耐力”
那么,怎樣獲得忍耐力呢?村上回答道:首先要養成基礎體力,獲得強壯堅韌的體力。他自成為作家三十年來,每天都要跑步或游泳一小時,每年跑一次全程馬拉松。跑步之于村上春樹,是“對于我的人生而言,是無論如何非做不可的事”。據研究顯示,有氧運動能夠增加腦海馬的神經元數量,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會由此得到提高,從而能夠促進思維方式的轉換和創造力的發揮。
其次,還要保持一顆“強韌的心”。寫作這項工作,使得村上春樹一天連續五個小時坐在書桌前,始終保持一顆強韌的心。“這種心靈的強韌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后天獲得的東西。我通過有意識地訓練自己,才掌握了它”。總而言之,“肉體上的節制,是把小說家繼續當下去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當然,身為小說家,還需要在磨難之中獲得“精神上的強韌”。“走出迷惘,深受痛批,被親近的人出賣,經歷意外的失敗,有時喪失自信,有時自信過頭,總之遭遇了一切可能的現實障礙,卻還要堅持把小說寫下去——就是這樣一種堅定的意志”。
再次,最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點就是“堅持”。在文壇上,天賦異稟的人有之,但更多的卻是辛苦耕耘、堅持不懈的奮斗者。就連村上春樹自己也說:“我是一個不善于單純用大腦思考問題的人,不是和邏輯性的論述和抽象的思索。我只有通過寫文章,才能按部就班地思考問題。親自動手寫文章,一次又一次地反復校讀,仔仔細細地修改,才終于像常人一樣把大腦里的東西整理妥當、把握透徹。”他的切身體會給我們指引了方向,也安慰了深夜碼字的我們。
“寫出一部小說并非多大的難事。寫出一部上乘的小說,對某些人來說也并非多大的難事。雖不說手到擒來,也并非難以企及。不過,要持之以恒地寫下去卻難之又難,絕非人人皆能······它與‘才華’恐怕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目前在中國文學界(包括網絡文學),有些作家靠幾部小說出名后便坐不住冷板凳,參加娛樂節目、做雜志、做編劇、拍電影的大有人在,一年也沒有一部小說上市,太過功利浮躁。
最后,他總結道:“如果你不是什么稀世天才,只想在自己擁有的才能上投入時間,將它多少提高一點,把它培育得強勁有力的話,我的理論或許還能發揮相應的效力。盡量讓意志變得堅定,同時也要把那意志的根據地——即身體整治得健康結實一點,盡量保持在沒有障礙的狀態,并將這種狀態維持下去。這與綜合地、均衡有度地提升你生活方式的品質密切相關。只要不吝惜這種踏踏實實的努力,自然而然地,創作品質也會得到提高。”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