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紅瑀
- 1 -
家里的水餃已經吃完,剛好上午沒有客戶預約看書,我就在心里盤算著,這樣早上就有時間去竹蓮市場一趟,采買一些手工水餃和餛飩放在冷凍庫,生意忙的時候可以應急,然后順便去市場的二樓吃早餐。
想到這,馬上心生歡喜,我俐落地將剛洗干凈的衣服晾好,就開車出門往市區的竹蓮市場前進。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習慣了每一、兩個星期就安排一趟這樣的行程,開20分鐘的車程,特地跑那么遠就為了心心念念的食物。
總覺得,去竹蓮市場一趟,沒吃到骨肉湯意面或是紅油抄手,以及沒買到綜合口味的手工水餃,都不是一趟圓滿的行程。到最后,我已經弄不清楚自己是為了買水餃順便吃早餐,還是為了吃早餐順便買水餃?
在臺灣二十年,新竹就住了超過十五年,像我這種把吃飯當作人生大事的人,住家附近的菜市場早就摸得一清二楚。除非那天上午工作特別忙,不然我很少會去黃昏市場買菜,一般都是去早市買齊兩、三天要用的食材。
無論是肉品、海產或蔬果,早市的東西看起來新鮮很多,黃昏市場的東西就像是早市賣剩的,看起來就不怎么可口,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實際如此,好像大部分的黃昏市場都辦得不是那么好。
唯一例外的可能是香港,香港的蔬果不是從內地運過來的,就是從國外進口的,本地供應的很少,攤販都是賣得差不多了再從冰鮮庫拿出來,雞和魚也喜歡現殺的那種,何況,香港的街市都是從早賣到晚,下午去買菜和早上買的分別不大。
我今天要去的竹蓮市場,在新竹算是有名氣的,地理位置和市場布局都很好。可能是因為經營得不錯,今年九月還大動作全面翻新,不過,翻新前已經是一個很好逛的傳統菜市場,衛生條件和管理都相當好,人潮多、名氣響亮,假日車位更是一位難求。
曾經試過幾次,星期天突然心血來潮跑去,人擠人的吵鬧環境,雖然比平日熱鬧,擺賣的東西也更多更豐富,但我有點吃不消,常常連面都不想吃了,匆匆忙忙買了幾盒水餃就走人。記得有一次連買水餃都要大排長龍,最后掃興地空手而歸,從此,我不再假日去光顧。
- 2 -
我去竹蓮市場通常直奔二樓,因為想采買的東西和熟食攤都在上面,一樓是擺賣衣服和生活用品,以及一些熟食和零食,臨時攤位應該很多,如果你細心留意,會發現同一個位置,一三五和二四是賣不同的東西,假日也許又換人換商品了。
“姐姐你來啦,今天吃什么?”
年輕的女老板一如往常,熱情地跟我打招呼,幫手也是一位小姑娘,則在旁邊憨憨地笑著。
我看看手機時間,今天來得稍晚,已經九點四十分,骨肉湯該熬得差不多了。
“骨肉湯意面,燙青菜和豆腐。”
我決定把這頓當作早午餐了,雖然確實是早了點,這個時間挺尷尬的,當早餐太晚,當早午餐又太早。不過,只要吃進嘴里的食物對胃口,我倒不會糾結定不定時這個問題。
食物上桌,骨肉湯的清香徐徐飄來,喝一口,淡淡的肉香味在嘴里散開,美味這是這么簡單,新鮮食材、極簡烹調,菜市場的地利之便,造就了很多平民美食。許多業者幾十年如一日,專注做好幾樣簡單食物,閉著眼睛都能精準掌握火喉。
“姐姐,這是我媽媽炒的木耳絲,很好吃喔,你嘗嘗看。”
年輕老板拿著一個大碗公出現在我身旁,夾起一大把木耳絲放在我點的豆腐旁邊。
“謝謝你!今天的骨肉湯很好喝。”
菜市場的面攤會買豬頭和大骨下去熬湯,豬頭拆下來的肉就是我們稱為“骨肉”的食材,這個部位的肉久煮不老不柴,滑嫩好吃。九點半前去的話吃不到骨肉,因為煮的時間還不夠,豬頭肉還沒有拆下來,我就會改點豬肝湯意面。
十點到十一點之間的湯最好喝,不濃不淡剛剛好,過了十二點,我通常吃紅油抄手,因為這時候的湯不是太濃就是已經加水稀釋過,這樣子的湯永遠不如原材料冷水下去熬出來的好喝,這點可能是喝慣煲湯的廣東人的堅持。
我一邊吃一邊留意來往的客人,看得出來生意已經漸漸上軌道,很為年輕老板高興。一位小姑娘會想經營小吃攤,一定是有不得已的原因。因為做吃的很累,經營這種小吃攤更是辛苦,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愿接手上一代留下的攤子,會頂讓別人小吃攤的就更少。
這家面攤原本就頗有名氣,由一位上了年紀的女人經營,不知道是不是太累了,我第一次來吃面的時候,感覺不是很好,因為那位女老板忙到臉色冷漠。隔了很久再來吃的時候,看到現在的年輕老板在旁邊幫忙,我就知道可能是面攤找到接手人。
第三次光顧時,已經是年輕老板掌廚,我發現人潮明顯變少,不過我還是選擇坐了下來,我知道味道不會差太遠的,如果她還是按照上一手的方法烹煮的話,不是的話,她又何必頂下這家小面攤呢。
客人變少跟她動作不夠熟練有關,很多人等不及就光顧別家去了。老板和幫手都是新手,我點的湯面就變成干面,看到手忙腳亂要重做一份給我的姑娘們,我馬上安撫她們不要緊,換換口味也好。
從此,兩位姑娘見到我就大老遠跟我打招呼,我也就一吃成主顧,太久沒去還會掛念她們。
- 3 -
吃面的斜對面,就是賣水工手餃的攤位,常常是三、四個女人圍在一起,大家雙手飛快地包好一顆顆飽滿的水餃,另一個人專門負責裝盒打包,誰也不吭聲,默契十足地專注自己手上的工作。
看得出來是一家人,媽媽帶著女兒媳婦一起經營,成就了一盤小生意,也讓幾個家庭主婦同時有了工作。假日生意繁忙,就會看到第三代的忙碌身影,過年過節甚至還會看到有男人出現幫忙,可見生意之好。
這家的水餃跟一般的水餃攤不同,口味特別多樣,玉米、四季豆和雪菜都會放進當餡料,大部份的水餃攤就只有賣韭菜、高麗菜和綜合口味這三種,而他們家就有七種,綜合(韭菜和高麗菜餡混合)口味的還做得特別好吃。
如果你想要買某一兩種特別口味的水餃,可以提前幾天打電話詢問,他們會特別幫你預留喜歡的口味,服務挺貼心的。我通常一上樓先往水餃攤預定我要的數量,然后再去吃面,面吃完水餃也包好了。最后再經過水果蔬菜攤買些時令蔬果,就算是完成這趟行程。
菜市場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對我有著無比的吸引力。四季的新鮮食材,好像只有在菜市場才能第一時間接觸到,簡單的美味也常隱藏在菜市場中。去到任何一個城市,只要我會停留一段時間,都一定會去附近的菜市場逛逛。
以前的傳統市場,總給人臟亂的感覺,夏天悶熱時味道更是難聞。現在則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干凈整齊不在話下,新建或新整修的市場通常都有冷氣,跟超市或大賣場的環境不會差太遠。臺灣和香港的菜市場是這樣,相信內地大城市的也一樣。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菜市場吃早餐?如果沒有,一定要找機會嘗試一下,可能會讓你有意外驚喜。
好中文作業: 前3頁(3000字以內)L03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