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十點多的時候,很意外地接到了我一個師弟的電話,說是意外,因為我畢業之后就沒有聯系,如今我已經畢業兩年,他也畢業一年了。我們聊了很多同學的很多事情,也讓我想了很多。
師弟說他最近比較迷茫,在考慮要不要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我說我今年剛考的事業單位。他突然來了興趣,問我怎么樣?我打趣地說道混吃混喝等死唄,還能怎樣?他哈哈兩聲,說我不信。然后,我就跟他說了實話,畢竟是我的師弟嘛,沒必要遮遮掩掩。
在事業單位工作了四個月,每天都是打印資料、復印資料和整理資料,其實很輕松,但學不到東西,在這樣的單位想混好,你得上面有人拉、中間有人扶,對于沒有關系的我來說,只有有能力,會處理關系別人才愿意幫你。所以,我現在一直在不斷地學習,并不一定是要晉升,而是得保證自己哪天不想干了,還能出去找得到工作。因此,我還沒大家想像地過得那么的輕松愉快。
1.小M科研學霸
師弟說我一個同學已經在房地產行業做到一個月兩萬多了,突然就辭職去搞互聯網了,我特別佩服他能有這樣的決心,拿得起,放得下。而我現在有想過轉行,可是自己沒那個底子,也不敢嘗試。
剛好最近看了《刻意練習》,再加上自己從施工單位跑到設計單位,再換到業主,這些經歷讓我對他說了如下的話:
我記得當時你們班有個小M同學,他研一結束的時候學術成果超出研三的同學好多,每兩三個月一篇學術論文,大多都是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甚至還有C刊。他當時就是大四畢業就留校直接跟著導師(我們學院的院長)做項目的。然后,一年365天,他幾乎是300天都在搞科研,床都搬到科研室了。所以,他剛進入研二就被天大的博導選中了。他的這件事情告訴我們想做好一件事情,需要一個好的導師,自己琢磨好的方法和長時間的練習。
因為我們都知道,讀研的時候研究的方向得看導師那段期間接的什么課題,很多與我們本科所學的不一樣,幾乎也是重新學習,比如我之前是工程管理,算是一個知識面廣而淺的專業,但是我導師剛好在我研一的時候接了國家社科基金的研究項目——城市社區公共物品供給關系。一研究就是三年,就這樣我整個研究生生涯都在研究社區公共物品的供給。
所以,你才研究生畢業一年,你想轉行的話,不是不行,找好方向、跟對人、潛心研究不是不可能的。
2.小L項目總監
師弟說這段時間很迷茫,所以給他們班的小L打過電話。這個小L我也是影響較深的,我畢業那年,聽說小L在北京有自己的團隊,是項目總監,她那會兒應該算是研二下學期。很好奇,所以,專門問過她的工作情況。她是一個目標很清晰的人,當大家都在開始著手考各種證書的時候,人家在對自己未來從事的行業做準備。
14年底PPP模式開始較為流行,而小L的導師就是研究這個方向的,就把小L推薦到北京的一家單位實習,沒幾個月,能力出眾的小L就成了項目總監,手下有七八個人樣子,各有特長,懂工程的、懂法律的、懂經濟的……
她算是和我們同時踏上工作崗位,當我們都拿著五千左右的平均工資時(也有比較高的,某些人拖了集體的后退,比如我,還有高校的老師),小L的工資已經到了一萬五左右,雖然在北京不算什么,卻是比我們這些師兄師姐都要優秀很多。
師弟說小L現在全國各地到處飛,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天天都是忙著談判、寫計劃、做評估……我很佩服的。
確實,她現在的風光是兩年的積累和沉淀,以及現在的努力拼搏。
3.小Z考上博士
最讓我驚訝的是關于小Z的消息,小Z今年考上了南開的博士,她雖然是我的師妹卻比我大三歲,研究生畢業一年后,又考了博士。我無法描述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的樣子,只知道當時我震驚了半天沒有說話。
在很多人眼里,女人讀了博士很礙事,年紀大又挑剔,所以,很多人都不贊成。我自己覺得一口氣讀下博士,剛好三十歲,工作、結婚、生孩子,一切剛剛好。可是三十多歲去讀博士,就超出了我的接受范圍了,一個還沒成家的女人,也不可能在讀博期間生孩子,有多少人因為博士畢不了業而跳樓的,哪還有心思生娃?
此刻想想還是自己思想狹隘了,結婚生孩子雖說是女人的必經之路,但人活著還是要有理想有靈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活法,誰規定了女人三十歲必須生孩子的?誰規定了女人就不應該讀博士的,有人想在事業上有成就,學業其實也是事業的一種,我們不能接受的其實是我們內心的嫉妒,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一輩子也讀不了博士。
最后,師弟說了一句讓我感觸頗深的話,“我發現我們同學畢業后,其實沒有想像中那么舒坦,每個人都過得好累、好忙。”我想起我們班的很多同學,有在高校當老師的、有在知名地產做策劃和成本控制的、有自己創業的……
是呀,大家都很累,可能在很多人眼里,覺得讀個研,起點高找個好點的工作,一輩子舒舒服服的,我當時讀研就是這個目的。其實,工作之后,特別是最近看書、學習之后,才知道學歷只是敲門磚,它可以給你某些平臺,但是你想躺在學歷本上過日子,那你就是真的在等死。
我們都好忙、好累,說明我們都在走上坡路,都在努力拼搏和奮斗,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讀研的時候,我秉著混學歷證的態度,混過了三年的青春,但拿到學歷證書的時候,我明白了所有的證書都只能代表過去,你現在的努力才能為你掙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