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作為一個多維假合空間,不同維度高低能量是通過宇宙經脈彼此交互,所以每一個宇宙洞便可以看作是一個“宇宙穴位點”。一般來說,宇宙中每一顆超特大恒星附近都存在一個閉合的維洞穴位點,這些超級恒星一旦崩塌,將釋放龐大的能量,開啟穴位點,從而形成了我們常說的黑洞。所以現代科學中說的黑洞是恒星的尸體其實并不準確,黑洞本來就存在,只是恒星的死亡觸發了黑洞的開啟。
書中指出宇宙各維度空間是通過各宇宙穴位點間的宇宙經脈能量交互來維持穩定,所以各個超級恒星之前也存在能量交互的關系,某一顆恒星的消亡,其實代表著宇宙能量的重新調整,就如人類體內經脈,從來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宇宙更是如此,任何超級恒星的生滅都并非孤立事件。
高維黑洞連接著無數低維白洞,某超級恒星消亡后,高維黑洞便會吸收能量并進行撕裂分解,從而在低維白洞中釋放,所以維洞穴位是個天然的高低能量轉化器,能把高維能量分解成無數合適的低級能量。并且我們可以看出黑白洞并不單單是上下維洞的通道,同時也含有各低維平行洞世界的通道,所以在目前階段,人類貿然進入黑白洞,極有可能只是去到另一個平行洞世界而已。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老子在《道德經》中對宇宙做了如上的描述,有一個物體混然而成,在天地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不受任何外力影響,獨立的循環運轉永不停止,從而誕生了萬物。
《宇宙編年史-真理之書》中對此也有相同的解釋。宇宙空間維度越高,則能量穩定性越大,物質存在形式越單一,因此高維空間大多僅存在諸多大型恒星或者超級行星,九維感知空間極有可能僅僅存在一顆超巨恒星,它形成的超巨黑洞將其他維度空間鑲嵌其中。
在宇宙膨脹期,上級超級恒星中心塌陷,從而形成黑洞,將周圍一切吸入其中。各類高能物質在維洞中被撕裂成低級能量,并整合為眾多二級恒星,從各平行洞世界吐出,并崩裂形成一個個恒星星系。依次類推,便有了我們現在的宇宙。當回縮期來臨,黑白洞逆轉,上述現象同步回縮。并周而復始的重復著上述運動,誕生了一個個重疊宇宙。
宇宙各維度間,并非每個恒星都能形成黑洞,因此,可能數百個恒星都來自同一維洞。太陽及周邊恒星星系極有可能來源同一上級維洞,所以人類一直想探索其他宜居星球,想尋找外星人,最好的辦法便是往這些同源恒星的宜居帶去尋找。
宇宙如此之大,人類如此渺小,但就如道德經里面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只要人類遵循宇宙規律,提高自身能量,總有一天必將能探尋到宇宙奧秘,促成人類文明的進步。
《宇宙編年史-真理之書》,讓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