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朋友跟我聊了一個事情,讓她感觸挺深的。事情是這樣的。
朋友的女兒去參加同學生日會,小朋友們爭搶中把她的最心愛的玩具摔壞了,小朋友們并沒有表示抱歉,還你一言我一語地說,是朋友女兒自己的問題導致玩具摔壞了。朋友女兒無比委屈,但是小朋友們并沒有安慰哭泣的她,還合伙一起孤立和辱罵朋友女兒。
朋友的女兒非常委屈地向朋友發信息傾訴:
“明明是她們先搶奪我的玩具的,為什么還說是我的錯?!?/p>
“而且她們在說我的壞話?!?/p>
“說我是神經病”
“還說我是傻X?!?/p>
朋友就告訴女兒:“如果覺得委屈,不想和她們一起玩,就回家吧。不過你要考慮清楚,可能會失去朋友?!?/p>
朋友女兒回復她:“不說了。”顯然小朋友在這個選擇里做了自己認為最好的選擇。即便是被誤會,被忽略,被孤立也想留下來跟小朋友們一同吃飯和慶祝。不希望成為那個被孤立的那個。所以哪怕有點委屈自己,也想迎合別人,顯得非常的合群。
朋友當時跟我說,女兒的隱忍讓她有些擔憂,因為害怕失去朋友,即便朋友攻擊自己,還是不愿意放手。但是卻又只能尊重女兒自己的選擇。
正當朋友有點憂心忡忡的時候,
朋友女兒就像下定了某種決心一般,給媽媽回復信息:“媽媽,失去也沒有關系。” 于是朋友回復女兒:“別在那里受委屈了,早點回家休息也可以。”“我支持你的決定,交朋友也要交尊重你的。”
接著朋友手機就收到了女兒與某某小朋友解除好友的提醒。
朋友說,這件事情,讓她很開心。我的女兒不需要太善良,沒必要在被人欺負的情況下,還繼續忍讓,寶寶自己開心,比別人開心更重要。
也只有做出了反抗,別的小朋友才會去反思,總有人會覺得做過了。也只有這樣才能收獲到真正平等,真心對待的友誼。
02
這件事情讓朋友想到了自己。好像從女兒身上也發現了,在職場上默默忍受,凡事忍讓的自己。如果跟同事之間有了爭執,朋友一定以大局為重,以和為貴,忽略自己的訴求和情緒,奉行退一步海闊天空。
也許是孩子的身上總是莫名的出現大人的影子。
朋友會因為工作中的道德綁架而承擔許多不屬于她的工作,遇見是非對錯咄咄逼人的場景,朋友總是先求責于己,先考慮自身可能存在的問題,再去解決問題。這樣的大局觀也并沒有給她贏得應有的尊重,別人還會覺得她是認慫了,理所當然把問題歸結為朋友的問題,朋友的鍋。
面對一些不合理的需求,朋友也默默地盡職盡責地承擔,有求必應,隨叫隨到的結果最終導致大家什么事情都先找朋友。而沒有個性,不懂得拒絕,讓她在職場上備受煎熬。
成年人不像小朋友,可以因為不開心離開生日宴表達不滿,也可以因為你傷害了我,我跟你解除好友聯系。
成年人必須承擔更多,因為也許你害怕失去工作機會,害怕失去工作中的朋友和支持,反而可能患得患失,活不出一個真實的自我。
朋友忍了又忍,默默承擔了一切,心情也越來越郁悶。
其實并不是說職場就有多黑暗或者復雜,只是每個人仿佛都在試探你的底線。也不是說他們是多么十惡不赦的人,而是你太好說話了,導致你喪失了自己的立場和主權。柿子不總是拿軟的捏嗎?當環境變得惡劣的時候,大家就專挑老好人的你下手了。
某一天,積壓的委屈和憤怒,一下子像火山一樣爆發了。朋友對那些讓她感受到冒犯的信息和溝通都一一回懟了回去。那天她跟我分享了積壓已久的爆發,讓她覺得異常的舒服。
反抗以后,同事們也開始反思,意識到自身的問題。也許不一定有用,但是起碼他們知道了朋友的底線。
從那以后,朋友發現其實拒絕別人不合理的需求,直面同事之間的沖突,正確地去表達自己的不開心和感受到的冒犯。反而工作做得越來越得心應手了。同事們也沒有人再對她提出無理的要求,反而相處起來更加平等了。
03
從朋友的事情,讓我發現,人一定應該先保護好自己,照顧好自己再去理解和體諒別人。
樊登說過一段話,我覺得可以送給朋友:
我雖然是一個好人,我愿意幫助別人,但是我不是沒有邏輯沒有底線的。
我不是一個老好人,我不是一個天天被別人榨取,被別人欺負的人。
我是一個有著同情心的,但是我有我堅定的一面,這種感受可以帶給你人際關系的穩固感,你不會覺得自己總是被欺負。
楊絳先生曾經說過,你有不傷別人的教養,卻缺少一種不被人傷害的氣場,若沒有人護你周全,就請以后善良中帶點鋒芒,為自己保駕護航。你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你若好到無所保留,對方就壞道肆無忌憚!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不活在他人的評價里,開始有棱有角地活著。
親愛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去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去拒絕道德綁架和他人的冒犯。做到善良有尺,忍讓有度,你的善良,一定要有所鋒芒。
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
我是周小白。
愛畫畫的職場媽媽,
熱愛攝影,堅持寫走心的文字。
讀完我的文章有收獲,歡迎打賞、關注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