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
雅丹魔鬼城
自從來到了大西北,每天坐車一坐就一天,今天更加不例外。在去雅丹的路上,師傅念叨了無數遍的“望山跑死馬”。同一個司機開全程,已經過去了4天時間,開始出現疲勞是十分正常的。耐心減少就是疲勞的表現,這一點我十分理解。同時這也印證了,去雅丹的路程很長。
雅丹景區有兩道大門,兩張門票。我們進了第一道大門后,又開出去了很久很久,司機和領隊兩人都開始心虛。領隊一直在查導航,司機說應該沒有錯,因為只有這一條路。我們都覺得這里更像是無人區,連車輛都少見。看見對面方向過來了一輛車,司機師傅好高興啊,他和領隊也稍微松口氣,說明是在正確的路線上走。
正在搖擺不定時,司機師傅發現我們身后又不知不覺跟上了一行車隊,我們減速它們也不超車,看來是和我們一樣,心里沒底就跟著前面車走。后來司機師傅和同公司的其他司機通電話,得知兩道大門之間的距離長達一百多公里,他直接就叫了出來,接著又是那句不變的“望山跑死馬”。這一下,讓我們全體都驚嘆到精神抖擻了。
雅丹地質公園,聽說已經屬于塔克拉瑪干地區,這里的地貌是經過幾十萬年形成的,原來可能都在海底,今天卻是一片荒漠。公園里面很大,我們下了自己的大巴,又坐上公園里的擺渡大巴,每到一站,大家下車拍照,并說好上車時間。
這里的景觀,若單看任何其中一塊石頭,都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反而會讓人覺得乏味無趣,千篇一律。室友就不喜歡這里,一直喊曬,隨便照一張照片就回車上等著去了。其實這些景觀,是要作為一個整體來觀看的,那種氣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工巧匠的精雕細鑿卻做不到,真心讓人贊嘆,美得大氣。這樣的大美,只能親自來到這里用眼睛看,一拍進照片里,大部分的美就丟失了。日頭曬得厲害,為了防曬,除了防曬霜、墨鏡和帽子,我也已經用紗巾把臉完全圍起來了。西北雖熱,只是干熱,圍上一層紗巾也不很難受,心想應該對防曬效果有幫助吧。
玉門關
從雅丹出來后,一路上全車人又開始進入睡眠模式。再次是領隊的一聲呼喚,玉門關到了。我又一次放下睡意,堅決地走進烈日中,一定要去領略一下這寫下“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地方。
這里是漢代玉門關遺址,距今已經上千年,而且早已不用,所以留下的其實就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城樓,和地上的黃土本是同源,一起化作這大漠中的一幅畫。在它的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綠洲,有水有草。原來沙漠綠洲也就是這樣平淡無奇,就因為出現在沙漠中,才因為稀罕而珍貴和出名。
領隊說如果碰上風沙大的天氣,那在這玉門關,就真如同人在沙中行。我們今天沒有趕上大風沙,雖然見不到那種氣勢滂博的場面,也應該是一種幸運。
鳴沙山
傍晚,太陽不那么烈的時候,我們到達了鳴沙山,這也是線路安排中的貼心部分。如果是大中午的時候到這兒,肯定要曬死了。大部分團友都選擇去騎駱駝,我獨自加入了爬鳴沙山的大隊人馬。來到了鳴沙山,怎能不和沙山深度地親密接觸呢。親自用腳爬沙山,才不虛此行。
我沒有租鞋套,因為不想,如果沙子干凈又不燙腳的話,我倒很想脫掉鞋襪赤腳爬沙山呢。沙山并不高,也不陡,看著離最高點沒有多遠,但爬起來卻比想象的累得多。只要是爬山,就存在半途想要放棄的辛苦,更何況身邊沒有同伴。我不斷鼓勵自己,讓自己跟上前面的人,獲得動力,最后在氣喘吁吁中,爬上了最高點。上山時7點06分,依次上到了三個峰,下山時8點10分。下山的過程比上山輕松很多,我雖然沒有滑沙,但用兩腳像劃水一樣在沙子中出溜著下山,速度也很快,感覺也很好。
下了鳴沙山,就是月牙泉。我口很渴,后悔沒有把水帶下車,只好到月牙泉的小賣部花10元錢買了一瓶汽水。一邊喝汽水,一邊圍著月牙泉轉,從各個角度觀看并拍攝這一汪泉水。的確很美,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充滿詩意。一圈傳下來,一瓶汽水居然全部喝完了。
離開鳴沙山時,已經是晚上9點多,我是第一個回到大巴車的人,緊接著回來的是北京來的一家三口。夜幕降臨時,車子才開動回到酒店。本以為即使沒有在露營地,也應該能看到又大又亮的星星,結果這里的燈光和城市一樣多,一點也看不見。看來,在青海湖那一晚,和星空的不期而遇將會是這趟旅行中唯一的一次了。
回到酒店,昨晚露營的梁哥今天一天沒有安排,早就等著我們回來和他一塊吃烤串喝啤酒。我不喝酒,吃著烤串作陪。司機、領隊和室友、梁哥,四個人又喝得很高興。我仍然是最先回酒店的人,室友回房間時已經是后半夜了。明天,終于要去我期盼已久的莫高窟了,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