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讀過的書總是記不住,那是因為方法不正確
從我們上學到參加工作,讀過的書不說碼整整一墻,至少幾籮筐還是有的。那么你能清楚地記得書中內容的有幾本呢?相信此時,很多人都是啞口無言。
想想我確實是讀過很多的書,但很多人到頭來連說出幾個書名都得支支吾吾半天。
可能就會有人說:讀了那么多書,誰還能清楚的記得。
確實,書讀得越多到最后越難記住。然后又讀,又很難記住,最后如此反復。聽上去,書倒是讀了不少,可最終仍然是腹中空空,不能使用到書中的一丁點內容。
那么,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就完全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在本書中詳細的介紹了讀書的五個階段:如何選書、怎樣購書、如何讀書、如何記錄以及怎么活用。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記筆記很麻煩,而且太占用時間。對于自己讀過的書,一般都有大概印象,如果某一天突然想引用一些事例,就憑著記憶找到書中相關內容就行了,有方便又快捷。
確實,這個理想是好的,但你憑什么認為你馬上就能回憶起到底是在哪里看到的呢?如果是在自己讀過的書中看到的,但這只是個大概方向。不知道書名,也不知道具體是在哪一章,那么,你只能祈禱自己運氣好,一下就被你撞上,不然只能找到放棄找了為止。
所以吃過一次虧,就知道記讀書筆記的好處了。自己親手記的筆記,印象才會更加深刻,在記筆記的過程中說不定還有自己新的想法,連同自己的想法一起記下來,通過這個過程,就學會了思考。
就像美崎榮一郎在《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中寫到:大家都知道,不斷學習新的技能在工作中非常重要,但是把學到的技能記錄下來,最終完全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一點很重要。
所以,記讀書筆記對于讀書是不可缺少的東西,只有先邁出這一步,才能把書中內容轉化為自己的。
現在網絡和智能手機非常成熟,很多人會用手機或者網絡來記筆記。這種方法確實能很大程度的提高效率,但似乎有點不適合用來記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是你在讀書的過程中,看到美好的語段,很有哲理的故事等想馬上摘抄下來的東西,并且在摘抄的過程中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以一起寫在摘抄內容的后面。
如果僅僅是用圖片的形式將書中內容保存下來,雖然這種方法不費吹灰之力,但最后就跟沒記筆記一樣的效果。因為很輕松就可以記錄很多的內容,反而沒有那么多時間去仔細看了。當然,也就不能達到印象深刻的程度了。
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也說明了手寫讀書筆記的種種好處,以及怎樣堅持手寫讀書筆記的方法。而我們寫讀書筆記最重要的也是為了能“活用”,能將書中的內容變成自己的東西。
只有將書上學到的內容真正地變為自己的思想,才真正算學以致用了。
下面便是對《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的拆解。
1、記筆記的習慣能讓你真正讀懂書
2、購書清單讓你買好書讀好書
3、摘抄是讀書最好的方法
4、將書中精華變成自己的經驗,才是真正的讀書
5、這些技巧能讓讀書更高效
第2篇:記筆記的習慣能讓你真正讀懂書
一、要有正確的讀書方法
相信我們很多人去書店讀書都沒有很強的目的性,一進書店總是會被各種花里胡哨的新書包裝所吸引,于是情不自禁地,就開始翻看那些所謂的熱銷書,而忘記了自己原本稍有意向的書。
這種沒有目的或是目的性不強的讀書,基本是沒有很強烈渴望知識的欲望的。那么,也就是當手邊有什么書就讀什么書,也沒有什么特別的需求。這種讀書純粹就是以漲知識的口號來消遣罷了。
很多人可能會反駁:我確實增加了知識,我讀完感覺很有收獲。
那么,你原本想知道的知識現在知道了嗎?你剛剛讀完的書,你都知道每章節的內容嗎?還有你確定你現在了解的新知識永遠都記得嗎?
如果這些問題你都回答不上來,那么你就只是在書店白白消磨了時間而已。對于自己原本想知道的內容,結果最后卻還是不知道。
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讀書方法出了問題。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寫到應該正確認識到自己與讀書的關系,我們讀書的時候,必須要帶有目的性,這樣才會專注于書中的內容,才會在書中主動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讀書只是停留在讀上面,并不是真正的讀書,要想讓書中的內容為自己所用,還離不開筆記。
只有將你從讀書中產生的所思所想,全部記錄下來并加以利用,才能變成自己的經驗。
記讀書筆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途很容易放棄,所以必須要形成一種習慣才能堅持下去。
二、好的讀書習慣必不可少
記讀書筆記堅持個幾天,或許人人都能做到,但要是讓你堅持半年或是一年甚至一輩子的時間,估計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數。
因為記筆記本來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況且還要長期堅持。但堅持寫讀書筆記并不是沒有什么作用,相反,長期堅持記筆記會有令你想不到的驚喜。
記筆記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新想法產生的過程,是自己靈感的迸發。而把這一閃即逝的靈感記錄下來,就是自己最珍貴的素材庫了,在以后的寫作中更是直接信手拈來,不用絞盡腦汁想思路。
而想要把記讀書筆記堅持下去,還得有方法才行。下面便是三個能堅持記筆記的方法。
1、培養習慣。
我們必須要把記讀書筆記當成一種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長期堅持下去。如果能達到哪一天沒記筆記,就如同少吃了一頓飯那樣不能忍受的效果,那么,這個習慣便是養成了。
2、把筆記神化
只有把筆記神化,灌輸自己筆記是萬能的思想,從而讓自己依靠筆記,崇拜筆記,這樣才更有興趣將筆記堅持下去。
3、賦予筆記獨特的個性
當我們在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時,第一感覺就是頭疼。而讀書筆記大部分都是摘抄的原文,有時候可能會摘抄一大段,看著非常枯燥,長久下去難以堅持。
那么我們可以給筆記賦予一些獨特的個性,比如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來書寫不同的內容,還可以配上一些圖畫,讓枯燥的文字瞬間靈動起來。
不論怎樣,這一切都是為了堅持記讀書筆記,所以,只要是符合自己審美和興趣的都可以。那筆記是不是還得分種類來記呢?
三、所有筆記歸納一起
很多人會認為筆記有很多種,是不是都要分開記錄。比如讀書筆記,有管理方面的,有教育方面的還有心理方面的等等,這些都要分開記筆記嗎?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做。如果分開寫讀書筆記,那每一類都得準備一個筆記本,光是筆記本的種類就夠你折騰了,別說再堅持記讀書筆記了。
我們記讀書筆記為的就是,高效快捷的整理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如果筆記本的種類太多,每當要回顧一下內容的時候,就得挨著一本一本的翻看,而且那么多本筆記平時也不方便帶在身上。所以,記讀書筆記只要把所有的內容通通記在一個地方就可以了。一個筆記本翻看的頻率就比多個筆記本翻看的頻率高。
而我們的筆記本,可以不光是記讀書筆記,生活中發生的故事都可以記在里面,而這些內容便是來自于真實生活的案例,用在文章中很能讓人感同身受。
記讀書筆記是讀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關鍵項目,好比吃飯不能沒有筷子一樣。堅持記筆記能受益終身,每個人的記憶都是有限度的,只有通過筆記的方式才能留住當時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的理解書中的精華。
第3篇:購書清單讓你買好書讀好書
你知道全世界的書加起來有多少嗎?這個問題就如你不知道天上有多少顆星星一樣。而這么多書我們幾乎是不可能都看到的,所以,就得從中篩選出對自己有幫助的書來。
只有有目的性的篩選,才能真正讀到自己需要的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就介紹了怎樣用購書清單,來幫助你找到需要的書,從而在選書購書上節約時間成本。
一、用清單幫你找書
估計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突然想看某方面的書,然后去到書店尋找。可書店的書實在太多了,看得人眼花繚亂,本來最初是想看某方面的書,結果卻被包裝精美的新書吸引了眼球。
大飽眼福之后又可能在尋找目標書的途中被其他類型的書吸引,于是腳步就這么慢了下來,不知不覺也就快到書店打烊的時間了。
此時,又才覺得懊悔,自己本來想要看的書沒找到,不相干的書卻看的津津有味。
而這時便有兩個選擇:一是明天又來一趟,二是就此作罷,以后有機會再看吧。
不管作出哪個選擇,都是浪費了很多時間的。本來專門為了此事而來,結果漫無目的的逛了一圈,去把正事拋之腦后了。
所以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就提出了制作購書清單的概念。如果我們把想看的書加入清單,到時候統一去書店把這些書買下,既節約時間又節省精力。
所以,購書清單是提高我們找書讀書效率最好的工具。知道了購書清單的作用和好處,那么我們該到底怎樣來列出購書清單呢?
二、怎樣列購書清單
別看只是一個簡單的列清單,這其中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并不是一股腦兒的寫上很多書名就完事。
如果只是單純的湊數,就沒必要列清單了。之所以要列購書清單,就是要把你需要的書加入其中,然后有針對性的買書讀書。這樣才能發揮購書清單的價值。
購書清單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快速的找到相應書籍,不遺漏。清單是給我們自己看的,所以,清單上不一定全都是書名,可以寫一個大概的類型或者范圍,指明自己想買這類的書。
到時候去了書店,就可以在這類書中對比,選出一本適合自己的購買。
所以買書最好去實體書店,就可以進行同類書的比較,選出自己覺得好的來。
在自己的認識中想看的書是非常有限的,那么這時候增加書的數量就成了關鍵,因為要不斷地收集優質書來保證有書可讀。
三、怎樣收集優質書加入清單
自己知道的好書都是很有限的,要保證一直有書可讀不間斷,還得從別的地方來收集優質書。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很簡單呀,各大媒體雜志上都有推薦書的專欄,隨隨便便就是好幾本。
確實,雜志上一般都有新書推薦。但這些書可能并不都是所謂的優質書。
因為媒體雜志推薦書大多都是具有目的性的,有的是為了新書的暢銷,有的可能是廣告合作之類的。因此,這些書可能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書。
我們真正需要的書是對我們有幫助的,是能從中學到新的內容,產生新的思想和觀念的。
其實最簡單的收集法就是來自生活。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需要看什么樣的書來解決,就把這個問題寫在清單上,去書店直接找相對類型的書就行了。
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記錄,比如看了某部電影突然想看什么書,聽了某某的言論想買相關書籍看一下等。這種寫清單的方式也等于是寫讀書筆記了。
還可以通過書中提到的書來豐富自己的清單,一般作者為了保證自己書的質量,書中提到的書都是優質好書。
除了這些,我們還可以通過報紙或是書評來尋找,通過別人對這本書的評價來判斷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優質書。
總之,購書清單確實能給我們在購書讀書上帶來極大的便捷,為我們節省更多的時間來讀書,所以,買書先從列清單開始吧。
第4篇:摘抄是讀書最好的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堅持”這兩個字的含義,但真正做到這兩個字的人卻不是很多。堅持估計是我們從小到大就被灌輸的詞語,但為什么很多人還是覺得很難呢?
在讀書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寫讀書筆記就是一個很難堅持的事。讀書筆記有時候需要摘抄書中原文,字太多,太浪費時間,所以這是堅持不下去的原因之一。當然,摘抄確實會花費很多時間,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在于自身的懶惰,不去思考該怎樣才能堅持寫下去,而不是輕易地放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第三章就給我們提供了堅持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一、寫讀書筆記最重要的就是堅持
大段大段的摘抄書中原文確實很辛苦,一旦時間久了,就很難堅持下去。所以在最初寫讀書筆記的時候,為了不打消自己讀書的熱情,我們可以從寫一句讀書筆記開始。
如果說很多的文字每天會浪費大量時間,那么,短短的一句就是輕而易舉的事了。
也許有人會問:這一句能起到什么作用?
這一句話的作用非常大。比如就寫一句:
今天讀了什么書,這本書的故事很令人感動。
這就是你讀完書馬上寫下的內心最真實的感受。而這就代表著你的讀書成果。
正因為一句話比較簡單,所以才能更好的堅持下去。假如有一天不想寫了,想休息幾天。殊不知這一休息就是十天半個月甚至更久,因為人都有惰性的,一旦在輕松的環境中適應了,就再也不想回到緊張有壓力的環境中了。就像我們周一不想上班一樣。所以,寫讀書筆記不能停,哪怕這一天只寫一句話。
我們寫讀書筆記首先要對書進行閱讀,標記出重要部分。那么重要內容該怎么標記呢?
二、讀書標記重點的方法
大多數人讀書都是邊讀邊勾畫,其實這樣很容易打亂思維。我們可以先通讀一遍,讀到感興趣的地方就可以把這一頁或幾頁的書角折起來,最后再重讀折角的內容,讀到精彩的部分再次折一角來進行區分,最后將這些折兩次角的內容進行標記,最后就可以摘抄在讀書筆記上了。
而寫讀書筆記,《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介紹了“蔥鮪火鍋式”和“剪報式”兩種方法。
其中“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主要就是摘抄原文后緊接著寫上自己的真實感想,哪怕只有一個“好”字也是你當時最真實的想法。如果怕自己寫不好就不下筆,讀書筆記也就進行不下去了。
第二個“剪報式”,顧名思義就是將報紙上精彩的內容剪下來,然后貼在筆記本上,最后可以在空白處寫出自己的評論和想法。
或者是把書上的內容復印出來粘貼到筆記本上。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摘抄內容太多而放棄做讀書筆記。
三、摘抄是對書最好的理解
讀書筆記中最多的就是對原文的摘抄,雖然摘抄會花費很多的時間,但它確實是一個對讀書起重要作用的方法。
所謂讀書百遍,不如手抄一遍。親手摘抄書中內容能更好的理解書中的精華,加深自己對書本的記憶。所以,雖說摘抄是最笨的辦法,但卻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沒有任何方法比摘抄書中原文更能加深自己的理解。
在摘抄的過程中,你不但會發現自己與作者的水平差異,還會從摘抄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想法,這些想法便是你通過摘抄吸收的內容所產生的結晶。
為了提高我們摘抄的效率,必須要有選擇性的進行摘抄。比如書中哪幾段特別打動自己,就可以把它摘抄下來;哪部分的語句特別驚艷,你也可以把它摘抄下來。對于其他一些不太重要的語句或段落就可以選擇舍棄。
所以,對于摘抄式的讀書筆記也是有方法的,并不是一味的盲抄。只摘抄精心篩選的語段,自己感興趣了,自然也就能把寫讀書筆記堅持下去了。
第5篇:將書中精華變成自己的經驗,才是真正的讀書
我們讀書寫讀書筆記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書中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然后加上自己的想法輸出內容。這便就是屬于自己的寶貴經驗了。
讀書筆記都是記錄的書中精華部分,所以有時候只看一遍可能不能夠完全理解,這就需要重讀筆記了。
一、重讀筆記是掌握精華的必勝法寶
對于經典的內容是有必要重讀的,因為你今天的想法我明天再讀一遍之后所理解的是有差異的。就如同我們在十年前對一件事的看法和十年后對一件事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每讀一遍筆記都會產生新的想法,而這些新想法是自己珍貴的靈感來源。對精華部分不同角度理解不同,在重復研讀的狀態下,我們就更容易全面地理解書中精華,也才算真正的讀懂、讀透了這本書。
所以重讀對我們理解一本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堅持重讀也是有方法的。
我們可以在每天特定的時間內進行重讀筆記。比如在臨睡前的半小時,或者是飯后的閑余時間都是可以用來重讀筆記的。因為這時候的時間里,我們基本是處于無所事事的狀態,把它利用起來,這樣不僅等于又讀了一遍書,而且還沒有占用重要的時間。
二、堅持重讀就得養成習慣
既然重讀也是讀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項,那么要想一直堅持下去,還得養成習慣才行。只有形成習慣,才會自然而然的堅持下去,如果哪一天沒有做這件事,就會覺得心慌,這樣習慣便養成了。
我們可以給自己規定幾天重讀一次,然后在床頭貼上提醒的便利貼,或者定上鬧鐘來提醒自己,這樣堅持到一定時間,慢慢就會習慣這種狀態,最后自然抗拒的思想就會小很多。
重讀筆記也和讀書一樣,是需要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如果環境太嘈雜,就會影響思維的集中,所以,最好在單獨的房間,或者是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來重讀效果最好。
但我們徹底掌握了書中的精華內容,這時候就必須有一個宣泄口把自己累積的想法一股腦兒的輸出,輸出的過程也是對書本掌握程度的檢驗。
三、不斷輸出才是對讀書最好的反饋
其實我們所做的讀書筆記就是一個輸出的過程,只是這個輸出是不連貫的,僅僅是對某個段落或者某個章節的想法。
這里的輸出就是要把從書中吸收來的知識,經過自己的加工輸出成一篇文章,文章中有自己的中心思想,這樣的文章就是自己學習成果的輸出了。也是檢驗自己“學以致用”的程度。
輸出也是一個對信息整合的過程,從書中得到的信息和自己的想法整合在一起,然后創造出新的內容,從而打開思路,獲得靈感。
對讀書筆記的重讀就是進一步對書中精華內容的解讀與吸收,重讀舊的內容,產生新的知識,就是對書最好的尊重。因此,徹底消化書本內容才算做到了真正地讀書。
第6篇:這些技巧能讓讀書更高效
為了能堅持讀書,堅持寫讀書筆記,也是有很多小技巧的。這些小技巧不僅實用,還能讓你的讀書體驗更加愉快舒心,效率更高。
1.多查詢權威工具書
當我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很多人第一時間想的是上網查詢。但是網絡上的信息量龐大,而且內容比較固定。
比如你搜索這個問題,就只有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相關的一些其他內容,一般這個時候我們就很少再去看其他的了。
所以權威的工具書在這方面就比較占優勢,你看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會有相關其他內容就會順帶一起看了,增加了知識量。
2.善于發現驚喜
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知識都是有限的,所以有時候是要通過其他途徑,來獲取更多不知道的信息。
比如我們可以用連續訂閱雜志的方式來被動接收信息,雜志每期的內容點都不一樣,而且,雜志是緊跟社會熱點的,這里面可能就會發現很多不同的觀點。
除了雜志,每到一個地方旅游,就可以看看街邊小攤上出售的地方志或縣志以及介紹地方特色的書籍,而這些書基本只有在當地的小范圍才有。
3.時刻保持身邊有書可看
一般家庭的書都是固定放在書房的書架上,每次想讀書的時候就要到書架上去取,如果是在家里,還不算多麻煩,要是外出突然想看一本書,不可能大老遠又折回來。
所以最好在平時背的包里放上一兩本不同類型的書。這樣即使外出也能有書看,還可以有不同的類型用以變換心情。
為了積極響應讀書的熱情,最好還是在家里經常走動的地方放上幾本書。這樣一到想讀書的時候,隨手就可以拿起來看了。
4.讓書變得更簡單
在我們買的書中一定有很多包裝精美的書籍,這些書籍雖然好看,但我們卻不方便帶著外出,即使帶上了也是增加負擔。
所以我們可以將精美的包裝去除,如果舍不得,還可以重新買簡單包裝的書來讀,而包裝精美的書就可以用來收藏了。
現在像有書共讀、喜馬拉雅聽書等越來越流行,就是因為聽書可以解放雙手,在不耽誤其他事情的情況下就可以把書讀了。所以在我們外出的時候就可以用聽書來解決自己讀書的問題,這樣既輕松又方便。
5.用摘抄來尋找靈感
我們在寫作的時候總有一天會觸到天花板,那是最苦惱的事情,收腸刮肚都找不出靈感。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摘抄的方式,來激發自己尋找靈感。
因為在摘抄的過程中,會被原文所吸引,從而可能不知不覺又產生了新的想法,然后找到靈感。
還可以重讀筆記來尋找新的想法,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找出觀點。
這些小技巧都是為了能讓讀書的過程更輕松,從而讓自己更愿意堅持讀書,寫讀書筆記。讀書原本就是一件比較枯燥的事情,所以要想堅持下去,就必須用其他方法來化解這種枯燥,讓讀書更有趣味。
第7篇:將你的筆記本和書綁定吧
01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介紹的讀書五步法: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和活用就介紹完了,奧野宣之在最后還給出了提高讀書效率的一些小技巧。能讓我們在讀書過程中輕松愉快地寫讀書筆記和學習。
其實,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最重要的就是寫讀書筆記。
在平常生活中,其實很多人都沒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所以書的開篇就介紹了如何與書相處,如何選擇自己需要的書。
因為我們只有帶著目的性來讀書,才能選出自己需要的書來。而沒有目的性的讀書,就是純粹的消遣,從另一個層面說,也等于浪費了時間,而且到頭來還不知道自己到底讀的什么書。
02
現在書店網絡上的書簡直浩如煙海,在你沒有計劃的情況下去買書實在是太難了。因為沒有計劃,就意味著要隨波逐流。
看見別人買什么自己就買什么,看見那本書包裝好看就買了,這本書網絡上大肆宣傳抵不住誘惑也買了。
到時候回家一看,怎么凈買了些對自己不實用的書,而錢卻花了很多,為了自己心里的平衡,不得不硬著頭皮讀了些不喜歡不感興趣的書,實在讀過下去,只有長期放書架吃灰了。
所以有一個購書計劃清單是多么的重要呀,不僅可以節省時間精力,還能節省金錢,最重要的都是自己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書,這種書買回去的利用率就非常高了。
03
我們有了書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寫筆記了。只有把書上的內容經過自己的思想轉換一遍積極輸出,這樣才能提高讀書的效率。
而讀書筆記就是你輸入之后的反饋,是你讀書的成果,是看得見的收獲,而這種收獲便是你思想的一次更新,增加了對事物更深入的看法,不得不信,這些能力都是讀書筆記在潛移默化著影響你。
讀書筆記在你讀書的理解吸收中,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現在快去閱讀及理解的時代,讀書筆記便是讓你快速徹底掌握書中內容的最捷徑的方法了。
04
讀書筆記對于讀書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因為讀書筆記是記錄了整本書的精華內容,以及當時自己對這些內容的見解和想法。
所以,這時候的讀書筆記相當于經典名言,是值得反復研讀的。
而且在不同時候,不同場景下讀書的體驗也不同,讀書筆記也是一樣。讀書筆記承載了整本書的精華,等我們再次想閱讀這本書時,就可以直接重讀這本書的讀書筆記。
直接再次讀到精華,不必浪費時間讀整本書了。從而提高了我們讀書的效率,并且還能準確的把握書的脈絡走向,清晰的知曉書的特點。
奧野宣之是用自己親身實踐的例子來結合筆記法讀書的講解,內容通俗易懂,方法真實可行,如果你還在讀書過程中怎樣寫讀書筆記的路上迷茫,不妨看看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里面的筆記法可以算的上能受益終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