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其實是人走到某一個年齡階段,必然會提起的話題。
我快過41歲生日了,白發悄悄地添了很多。黃帝內經說:“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大意是女人到了42歲,陽氣漸衰,面色開始變得焦黃,頭發開始變白。
人體內在自有一套運轉程序,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只順應天地四時陰陽而動。說人話就是,該來的總會來!
年紀大也有一個好處是對人體這臺機器的駕馭較年輕時更有經驗,才能明白“法于陰陽,和于術數”的意義。
開始摒棄年輕時“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的生活,踐行“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的生活。
終于能夠體會到“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是什么感覺?對,這個感悟和行動就是養生!
當下養生是水火兩重天的局面。
一方面是炙手可熱的萬靈丹,國家大力推廣康養產業。大媽大爺對養生狂熱追捧,把養生節目主持人當成男神、女神。朋友圈轉發最多的就是雞湯和養生文。
一些“歪”保健品靠送點盆碗鍋瓢瘋狂集會,每到一處就卷走大媽,大爺們幾百萬的事情比比皆是。
一方面是知乎、得到等平臺以批判中醫為政治正確,年輕人不屑養生,怎么過癮怎么來,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來。大晚上的非要跑步健身,揮汗如雨。以標榜吃貨為榮,深夜嘯聚大排檔,大冬天狂喝涼茶。
公開討論養生不是件討巧的事。無論在哪個論壇、社群要想吵架,就說說中醫和養生吧。
我無意站在風口浪尖上爭吵,畢竟當前主流醫學是西醫,西醫的思維模式與中醫完全不同,相當于雞同鴨講,任你怎么吵信的還是信的,不信的還是不信的。
朋友圈盛傳今天養生不養生,明天養醫生。我在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工作多年,深知醫務工作者不易,醫院管理不易,現代醫學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很多,但是刻薄話我也不愿說。
在此,我只是借自己這一畝三分地,總結一下個人的養生經驗啊,希望對路過的有緣人有所幫助吧。
我自己在養生方面也走過許多彎路。年輕的時候都不懂養生,愛當夜貓子,亂吃亂喝從不忌口,不喜歡運動,情緒化嚴重,愛生悶氣。天生的體質就比較弱,從小就是個藥罐子,有過上午出院,下午重新入院的經歷,而且還不是同一種病。
常常覺得累、胸悶、提不起氣,有各種慢性的小毛病,長痘、咽炎,口腔皰疹、鼻炎、腳氣.....從小學起就有失眠的經歷了,生完孩子后一度嚴重失眠,有幾次一連兩天兩夜不能入睡,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
盡管進入美容養生行業已經20年,但前10年,包括整個行業對養生的認識都在摸索階段。剛開始大家都只是做做臉,后來西方spa的理念引進以后,高端客戶都開始接受精油護理療程,淋巴引流、卵巢保養、胸部保養就是在這個時期出現在中國市場的。
再后來行業和客戶慢慢意識到論解決身體的痛癥,舒緩壓力還是咱們老祖宗的東西好使,中醫養生項目、品牌涌現并逐漸占領了美容養生市場的大半壁江山,連法國連鎖美容機構思妍麗都開設了專做中醫養生的分店。
我就是在這個過程認識了中醫養生,2011經朋友介紹接觸了一只中醫養生品牌,目的是為了調理自己的鼻炎和口腔皰疹。至此在6年間,慢慢地搭建起自己的養生知識框架,把自己當成小白鼠,一點點實踐,把自己的慢性病都基本調理好了,也給周圍的人帶來了正面的影響。
今年開始堅持冥想后,大大提升了養生效率和質量,身體和精神都達到了40年以來的巔峰狀態。
大致而言,我的養生經驗可總結為四個維度。
? ? ? ? ? ? ? ? 1.冥? 想
冥想可以治療調理疾病。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當我在冥想社群中分享冥想治愈我失眠、頸椎問題的經歷,群友們都是大寫的:what?!
我們社群的戰友,理工男比較多,堅持冥想都是為了追隨李笑來老師提升元認知能力。我堅持冥想的初衷也是如此。但我在堅持冥想的過程中發現,冥想對身體的直接好處更大。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到過,我堅持冥想一個月后身體的各種感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鏈接查看。
http://www.lxweimin.com/p/4c789f5e2db5
之前我沒有在這個領域學習過,加上笑來老師本人不信中醫,從未提及冥想對身體的好處,所以有這個效果,我是相當驚喜的。其實,我后來查閱資料發現冥想能治療調理疾病這事中西方皆有論述。
近代的醫學家和心理學者也相繼發現,冥想通過靜坐調息、默念意守可以防治疾病。在放松及集中精神的過程中,“輸入”正面的潛意識,能起到提高免疫力、增進健康長壽等積極的健身效果。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家赫伯物·本林說:“一個人身心過分緊張,會削弱體內免疫系統的機能,冥想帶來的完全松弛,會減緩身體的緊張,是防治許多疾病的有效方法。”
一項醫療調查顯示,冥想者比不善此舉者的發病率要低50%。這種療法對老年性高血壓、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療效更為顯著。即便是健康人,經常冥想也有裨益,可以消除疲勞,有益于左右腦平衡,給人的機體健康“充電”。
在康復醫學領域的學者認為,冥想對人體肌群的協調功能也有很好的鍛煉效果。冥想時無論是站還是坐,都要求精神高度集中,使維持姿勢的肌群產生靜力性的收縮,尤其是平時不易鍛煉到的核心肌群,在這種姿勢的維持和呼吸的配合作用下也可得到鍛煉,可提高中老年人站、坐、走的穩定性。
? ? ? ? ? ? ? 2.內? 調
腎為先天之本。腎氣的強弱決定了我們臟腑的運轉狀態。隨著年齡的增長,腎氣的由盛轉衰是一個必然過程,而且有的人天生腎氣較強,有的天生較弱。那我們就這樣認命了嗎?
黃帝內經指出了養生的方法包括精神上的修養,飲食起居的調節,環境氣候的適應,體格的鍛煉。其中精神上的修養,體格的鍛煉,都需要循序漸進。環境氣候的適應的能力上因人而異,最易做到且最快見效的就是飲食起居的調節。
中國人講究食補,吃是大學問。按照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理論,每人每天應攝入如下營養。
每人每天應以谷類食物為主食,每人每天應吃300~500克;蔬菜和水果,每天應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每天應吃125~200克(魚蝦類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類25~50克);奶類和豆類食物,每天應吃奶類及奶制品100克和豆類及豆制品50克,每天應吃不超過25克的油脂類食物。
事實上,很難有人做到每天攝入如此均衡全面的營養,而且現在很多人的消化功能比較弱,氣血比較差。吃得多不一定能消化吸收,反而會浪費氣血。有中醫大家就說過,你以為你在吃飯,其實飯也在吃你。
在臟腑功能比較弱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間又破又舊的屋子。滿是灰塵,蛛網密布,如果我們再吃進大量的食物,就像將易腐敗的雜物大量堆積在屋子里,無法有效運化,只會腐爛發霉,讓環境更加惡化。
這種情況下只有通過外力清除雜物,提高屋子的自凈能力才能夠重新形成干凈整潔的新環境。內調就是這樣一個工具。除了正常的吃,我們的身體往往還需要通過除食物以外的營養來提升能量,可能是保健品也可能是中藥材。
保健品近年來名聲不怎么樣,但它并非洪水猛獸,關鍵是怎么選、怎么吃?告訴你一個秘密,我的冥想練習進度較一般人快,除了我的堅持,應該跟我一直在用內調的方法調補氣血也有關系。
南懷瑾在《靜坐與長生不老》中也介紹過,提升打坐的效果,有兩個輔助辦法,一個是腸中無屎,一個是進補一些補血益氣的中藥。
? ? ? ? ? ? ? 3.運? ? 動
生命在于運動。中國人生病喜歡問醫生吃些什么?美國人生病喜歡問醫生做什么運動?運動的好處很多。
在生理上:堅持運動有利于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況,有利于人體的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有機體的適應能力;.減低兒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機會;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的最積極、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減少你過早進入衰老期的危險;能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人體活動時錯綜復雜變化的判斷能力,并及時做出協調、準確、迅速的反應;使人體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保持肌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在心理上:具有調節人體緊張情緒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恢復體力和精力;體育鍛煉能增進身體健康,使疲勞的身體得到積極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工作;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壓力
運動雖好,也需適量,必須在有足夠的氣血支撐的前提下,才能夠進行運動。如果在氣血供養不足的情況下堅持運動,身體往往會越運動越差勁。這就是有些平時鍛煉非常好的人卻突然得大病甚至猝死的原因。
因為開美容院的緣故,我了解到有些堅持鍛煉的人,想象中該是氣血通暢,身體充滿彈性,然而美容師按摩時卻發現他們身體非常僵硬。
前幾年我身體比較弱,有中醫師建議我適量運動,每天保持散步5000步-10000步即可。
今年身體狀況大好,全身經絡通暢,我開始認為運動也不是那么必要。加上夏天比較熱,連走路都很少。但是到了秋天。就發現有頸部淋巴變大、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的現象。
我在國慶后恢復瑜伽練習,練習一個月就發現淋巴循環正常了、乳房也不脹了,月經也正常了,所以無論如何,必要的運動量是不可少的。
? ? ? ? ? ? ? ? 4.按? ? 摩
按摩是指運用按摩手法,在人體的適當部位進行操作所產生的刺激信息通過反射方式對人體的神經體液調整功能施以影響,從而達到消除疲勞,調節體內內環境的變化,增強體質,健美防衰,延年益壽的目的。
按摩是很好的被動運動。不需要消耗人體那么多的氣血,反而可以借助中藥藥膏、藥油,透皮給藥,祛濕去寒、活化肌肉韌帶、補充人體的能量。
2013年,時年52歲的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對外宣布,自己得了第四期淋巴癌,不得不放下熱愛的工作接受治療。
然而,在2015年6月30日,李開復發微博稱,“最近兩次檢查都看不到腫瘤了”,自己已經完全康復,腫瘤消失。
李開復的抗癌感悟是:運動無比重要,有氧運動是促進癌細胞凋亡的良方!
他的經驗:
1. 每周爬山兩到三次,爬山時至少做到一半時間頭腦放空。
2. 做瑜伽或甩手功:兩到三次。
3. 能走路就走路。
4. 做些有趣的運動。
5. 每周兩次按摩,讓經脈血液疏通。
在我當下的認知里,以上這四個維度相輔相成,不可或缺,什么對自己的身體有益?什么東西有用,就可以去嘗試,就可以接受。
然而真實的世界是一個互相瞧不起的世界,西醫看不起中醫,中醫看不起西醫。運動的瞧不起養生的,養生的嘲笑笑運動的。
我很奇怪,為什么我們在說學習的時候,在說賺錢的時候能夠運用批判性思維,客觀理智的看待世界,不迷信權威,在對待我們這具獨一無二的身體的時候,卻以某名人某大咖說了什么為判斷依據,而不是認認真真地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去多嘗試新的方法途徑?
我很欣賞李開復患癌以后能夠以項目管理的理念,嚴謹地管理自己的身體和疾病,小心試錯、不斷迭代、拓寬思路,勇敢嘗試,最終抗癌成功,這才是真正的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