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連完成了幾個思維導圖《這樣拆書就夠了》《自控力》《拖延心理學》《戰勝拖拉》,很多朋友反饋做的不錯。
同時很多熱心的朋友提出了一些問題,這里統一回復,鼓勵更多的人精讀經典書籍。
1. 用什么軟件做的?
思維導圖有很多個專業的軟件,我用Xmind,這個軟件朋友推薦的多,所以選擇用這個,多用幾次就熟練了,做的過程中也發現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我會繼續選擇用Xmind。
很多朋友說也想做思維導圖,一直糾結用哪個軟件好,并且在網上不斷的查詢“思維導圖用哪個軟件好”的答案。這是引起拖延的一個借口,不知道選擇哪個工具。
其實無論哪個軟件用的熟練了就是好的,而且很多原理都是互通的,一個軟件上手以后,其他的軟件也很容易就會操作了。例如Xmind,mindmanager,思維導圖都可以,關鍵是下載一個去做一個導圖試試。
如果你實在還是不知道如何選擇,那就去下載Xmind吧。
2. 如何完成這樣的思維導圖?
1)閱讀圖書
我喜歡把一些重點內容劃線出來,雖然劃線會給人錯覺好像你已經掌握這個知識點了,心理學也證明這不是一個好的學習方法,但是當我再次閱讀的時候劃線部分成為重點閱讀部分和需要理解內容,節省了后續的時間。
2)做思維導圖
1. 先把整個書的每一章標題輸進去作為子主題,研究下整本書的框架設計,哪幾章是重點內容,哪幾章其實可以歸類。
2. 把每一章的標題進行下鉆,就是在新的畫布上完成這一章思維導圖。定個小目標,一次完成一章的內容。
3. 開始完成每一章的思維導圖,邊輸入邊翻書,大多是針對劃線內容,有時候用訊飛輸入法,輸入可以快一些。劃線內容會再次評估下,是否是重點內容,不理解的內容就再閱讀上下文。
4. 完成一章的思維導圖后,統一調整格式,再看看是否需要調整內容,邏輯是否合理,哪些內容需要精簡,導出圖片格式。
3)發布思維導圖
1. 堅持每次做一章的原則,以導出每一章的思維導圖圖片作為結束點。
2. 全部完成后再檢查一遍是否有錯別字。
3. 簡書上發布。
4. 發布完了以后,再將類似文章的鏈接放在文章后面,方便讀者閱讀相關內容。
3. 花多長時間完成?
這個完全是根據書的內容多少以及你是否可以專注完成思維導圖決定的。
一般150頁左右的書5-7個小時完成。2個小時左右完成第一次的閱讀,2-4個小時完成每一章的導圖完成,最后1小時檢查后發布。
《拖延心理學》《自控力》都是非常多的內容,本身的第一遍的閱讀理解就花費了3-4個小時,所以完成的時間估計達到8-10個小時左右。
開始學習記錄自己的時間日志,但是并沒有那么準確,希望可以更準確的評估到底需要花費多長時間。
4.有必要花這么長時間做思維導圖嗎?
的確現代人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誘惑也很多,機會成本也很高,選擇不做什么比做什么還重要。
真的有必要花時間做這么詳細的思維導圖嗎?我可以很堅定的回答:對于經典的書值得。
現代人不乏每年閱讀1000本書的人,但真正的問題是真的有1000本書的收獲嗎,肯定不是。將每本書的重點內容轉化成自己的能力,這個需要不斷的重復。
對于經典的書,像《這樣讀書就夠了》,閱讀了很多遍,重點內容畫了線,完成了思維導圖,還完成了幾個重要知識點的讀書筆記,聯系自己過往的經驗進行反思。在做這個的過程中,相當于對重點內容重復了幾遍,對很多內容有了非常深入的理解。
時間是稀缺的東西,需要我們有效的使用,當你決定一個月選擇一本書做這樣復雜導圖的時候,你對經典書籍的選擇會更加慎重。
我建議每年完成11本書的精讀。一個月一本,留一個月的余閑。
5. 這么詳細的內容還是思維導圖嗎?
哈哈,這個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這個圖不是思維導圖,不能說用思維導圖的軟件做出來就是思維導圖了。
這么詳細的內容是整本書的框架以及重點內容摘抄,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精讀并且摘抄了一本書。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總是喜歡摘抄書中的重要內容,有一個很厚的摘抄本,翻起來都覺得是滿滿的收獲,這個就是不斷重復書中重點內容的過程,所以這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其實更有效的學習方法是過段時間以后就書中的重點內容做簡化版本的思維導圖,看自己哪些遺忘了,哪些記得了,忘記的內容再次復習。
6 如何啟動?
學習永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關注自己急需要提升的地方,自己對自己的學習內容選擇負責。
學習是有方法的,推薦閱讀芭芭拉教授的《學習之道》,這里有很多如何高效學習的方法技巧,可以更有效的提升學習效果。
學習不能拖延。學習本來就是重要不緊急的事情,需要積累才能看到收獲,人類的大腦更關注眼前的收獲,至于長期的收獲總是不能給到足夠的關注,所以很容易產生拖延。給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并落實到行動,未來的你會非常感謝現在的你。
很多人都想象不到《這樣讀書就夠了》是我第一次嘗試這樣的學習方法,效果很不錯,接連又做了幾本書。其實都是很厚的書,但是真的覺得很多內容記住了,日常生活中不斷思考書中的內容。
總結:
1. 慎重選擇經典的書,給自己一個限定的數目,例如一年11本。
2. 選擇自己覺得有效的方式進行精讀。例如完成摘抄,完成思維導圖,完成閱讀筆記。
3. 鼓勵輸出。輸出倒逼輸入,無論是寫文章還是分享,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4. 學習有效的方法是不斷的重復。通過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進行重復,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