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時間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昂sir的定位訓練營也接近了尾聲。通過這一個月的學習,雖然有些知識點目前還沒有實踐的很好,但是從收獲的角度來說是非常大的。
說到為什么會來到這個訓練營,這個原因還真得往前好好追溯一下。因為學習了DISC雙證班,我有幸參加了昂sir的《洞見生涯職場游戲》和《生涯掌控力》兩門課程的學習。也正是這兩門課的學習體驗,讓我對昂sir產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因為他的經驗,因為他的視角,因為他的生涯智慧,太多的因為,讓我決定跟隨他繼續的學習下去,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呢,則是我個人的原因,因為本來有一份體制內的在很多人眼里看起來比較穩定的工作,但是工作了五年的時間,其實對于很多行業或者職業來說,這個工作年限并不算長,但是通過這五年的工作,我在去年的某一個時間似乎突然覺得我能看到我這個職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行業前景了,那么有一種危機感也就隨之而來,這種危機感來自也正是來自這個職業的穩定,因為穩定,我可能一輩子都在這個穩定中度過,因為穩定,我可能失去很多嘗試其他挑戰的機會,因為穩定,我可能自己不會有更大的提升了。所以,我決定跳出這個舒適區,看看自己還有哪些可能,想想自己還能夠在哪些方面做出成績。而跳出舒適區的方向有很多種,我似乎在當下又不能夠清晰的了解自己適合的方向。所以,我就來到了這個定位訓練營。
一個月以來,我們學習了很多知識,其中有一些讓我學習完之后覺得自己豁然開朗的認知:
如何盤點自己的資源? 其實在以前的生活或者工作中,我有很多性格或者說待人處事的方式是會被朋友或者同事覺得非常不錯的,但是我當時知識覺得這就是我的性格,而并不覺得這個是我的一種能夠增強動力的資源(比如自信,熱情),再者就是我會主動和初次見面或者之前不太熟悉的人交談,放在之前,我就會覺得我只是喜歡交朋友而已,而并不知道這也是一種增加機會的資源(比如人脈)。在學習了之后,我會發現這些都是我的資源。
價值交換思維? 在以前,我會對我覺得他還不錯的人好,而不太會在意他是否會給到我一種回饋,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會有一種感覺就是,如果我對你好,我關心你,而你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未能給我反饋,我會有一種失落,或許下次我就不會對你這么上心了。這就是價值交換思維在我身上起作用了。
定位和目標? 其實說到定位和目標,很多人都會混為一談,我之前也是這樣的。打個比方,我們小時候,很多人都會說我們要當科學家,要當宇航員,諸如此類,但是看看現在,有多少人實現了呢?通過學習,我就會明白,如果科學家和宇航員是一個定位的話,那么這個定位是不是足夠短距和精準呢?少不經事的我們就給自己一個二十年或者三十年的定位是不是有點自欺欺人呢?再說到目標,我們經常就會說比如:我今年要讀多少本書,要賺多少錢,等等。但是有沒有想過這些個目標是不是有挑戰性,能夠突破原來的舒適區呢?你又是不是有資源讓你去實現這些目標呢?而這些目標是不是真正的有價值呢?所以,當你的目標化為泡影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回頭看看你所謂的這些目標是不是滿足上述的三個條件呢?
對標式學習? 其實我們之前的學生生涯都是一直按部就班的學,非常的線性,而學習的內容和主題也都是被安排好的。那么在訓練營學習了之后,我才知道原來還有對標式學習這樣一種說法。其實我從工作之后,因為一次機緣巧合跟單位的團委書記有了聯系,而之后我所學習的生涯規劃以及其他的一些課程也都是她覺得有價值,然后推薦給我學習的。我也會經常跟她討論一些事情。而現在在定位訓練營學習了之后我才明白,原來冥冥之中我已經找到了我對標式學習的對象,也找到了一個標準。
學習了這么久,其實我針對當下的一個狀態和儲備,給自己的一個定位就是能夠成為科室內或者單位內部數一數二的講師,能夠把自己學到的東西分享出去,在這些知識助己了之后再去利他。
目標? 1、以助教身份參加一場洞見生涯職場游戲(已經完成)
? ? ? 2、以引導師身份舉辦一場洞見生涯職場游戲(上半年完成)
? ? ? 3、在科室內進行一到兩次的分享(十月份之前完成)
實施計劃? 首先就是以引導師身份舉辦一場洞見生涯職場游戲,目前合作伙伴已經聯系好了,就是自己準備工作這塊還需要完善和加強。其次就是希望能夠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一些講課的技巧以給到自己演講方面的一份加持。
在這個訓練營里,半夏、蔡高小碧還有星辰三位小伙伴吸引到我。首先是前兩位小伙伴,他們總是能夠在課程結束后第一時間分享筆記給大家,這種利他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去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復盤課程,有條理的筆記也能夠讓大家課后梳理起來更加思路清晰。第三位小伙伴的閃光點我覺得就是每一天的昂sir金句她都會用心的用自己手中的筆寫出來,對于她自己來說這也是一種輸出,可以使自己的體會更加深刻,對于其他小伙伴來講看到這么漂亮的字體也是很賞心悅目的意見時間,可以在忙碌的時間里放松一下忙碌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