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暖夏日,陪小寶貝去花園玩。此時,幾棵紫薇開得正旺。一朵挨著一朵,一簇簇,一叢叢,花團錦簇,開得熱烈而奔放,是那么的嬌嫩動人,惹人喜愛。我情不自禁摘下一朵,小心呵護著。這時,微風吹來,花瓣宛如一只只粉蝶紛紛飄落下來,真是“天女散花”,又似“蝴蝶飛舞”。
我和寶貝走近紫薇花,用手輕輕地托著花朵放到鼻子旁,聞一聞,淡而不俗,真是沁人心脾。寶貝拿出畫夾,坐在石凳上,一筆一畫地,專注地畫著紫薇花。我靜靜地看著寶貝,心里是那么的安寧和祥和!雖然,寶貝畫得很簡陋,但是,這并不重要,我只是想讓他好好享受大自然的這份寧靜和美麗,就夠了。偶爾抬頭看看紫薇花,沒風的時候,就像個含羞的小姑娘,安靜地站在那里;風來了,立刻熱情奔放起來,輕輕地搖曳著柔軟的腰肢,真是風情萬種,婀娜多姿。而此時此刻的我,心中也溢滿了柔情蜜意。
畫畫完后,小寶貝一蹦三跳地跑到草地上,打幾個滾,賽幾趟跑,跳幾下高,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看著天真浪漫的小寶貝,在草地上如此無拘無束地撒野,我的心是暖暖的,就像春日陽光梳理破土的種子……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家在農村,童年記憶里的顏色:綠色。在童年的雙眸里,大自然是神奇的,第一次聽到雷聲,讓我敬畏天空,第一次見到雪花墜地,讓我理解生命是有瞬間的。童年的春夏秋冬,總是讓我有許許多多的期待,春天會播種,夏日會蛙鳴,秋天會收獲,冬季會等待。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可以用梭羅的一句話來說:“每一個早晨都是一個愉快的邀請,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同樣的簡單,也許我可以說同樣地純潔無瑕。”愉快、簡單、純潔是我們童年生活的主旋律。
可現在的孩子就沒那么幸運了,尤其是城市中的兒童。隨著城市周邊的樹林、水塘、山坡的消失。現在城市中的新一代已經離自然越來越遠了,已經越來越多的習慣于人工環境或室內環境,已經習慣于和電子產品在一起了。
其實愛美是人的天性,愛自然也是人的天性,愛動、愛嬉戲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孩子會生來不愛樹林、池塘、草地,不愛野花和小鳥。只是他們需要我們成年人的引領、指導和鼓勵。我們要懂得,兒童與自然的接觸,不僅是“玩玩兒”而已,而是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我們該怎樣做,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在大自然中更好地成長呢?
首先,定期和孩子一起感受大自然。到了周末或假日,帶著孩子一起到大自然中,欣賞郁郁蔥蔥的樹林,欣賞彎彎曲曲的河灣,欣賞璀璨的夜空,欣賞皎潔的明月,把所有的一切都暫時拋開,徹底的放松下來。也可以和孩子們玩“體驗大自然”的游戲。如:蒙上孩子的眼睛,領著他用手去摸有趣的東西,帶著他感受周圍有趣的聲音和氣味;讓孩子閉上眼睛,坐在草地上,靜心聆聽周圍的聲音,并讓孩子把聽到的聲音用語言描述出來…… 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收集自然界中的石頭、種子、葉片等,將其制作成標本,和孩子們一起去野餐……? ? 需要注意的是,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目的不是讓孩子記住了多少知識,而是幫助他們在自然中快樂地體驗和玩耍,并建立起以自然的情誼。
其次,教孩子記快樂“自然筆記”。何為自然筆記呢?簡言之,就是用書寫和繪畫的形式來給大自然寫日記。包括圖畫和文字兩個部分,文字要具體到年、月、日,甚至是幾點鐘,具體的地點、天氣情況,還有心里的感受,聽到的聲音,聞到了氣味,觸摸的感覺,都可以用文字來補充。圖畫就是真實地描繪出我們看到的大自然的樣子。畫得好還是不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與大自然的交流對話,并且增進對大自然的了解。記錄筆記的形式不限,可以用詩和散文形式,可以用素描或彩繪雕琢,可以用相片磁帶實錄,可以寫歌禮贊,也可以借鑒他人的文章和思想,激發自己的靈感。
做自然筆記需要做哪些準備呢?首先就是一張A4紙、夾子,筆記本、鉛筆、鋼筆、橡皮、蠟筆或水彩,更細致一點,可以準備比較短的直尺或卷尺、放大鏡、相機,還可以帶上一些工具書,方便查閱資料,如果是夜晚要帶上手電筒,如果觀察飛鳥要帶上望遠鏡。至于觀察的內容,大自然的一切都行,如:飛行的小鳥,天上的星星點點,地上的花草樹木,站在山頂上遠眺看到的自然景色……
如果堅持做“自然筆記”,可以讓我們的孩子讀懂大自然,可以讓他們取得平衡與和諧的生活方式。
除了和孩子一起走進大自然,在家里也可以常和孩子一起講講自然的故事,一起觀看有關自然的紀錄片,一起探討自然的奧秘。
花開的美,天高任鳥飛的恩寵,風在林間的呼嘯……在生命的倏忽間,大自然以其神秘與純粹的美,啟示著我們生命的偉大!教育專家孫瑞雪說:“玩雪就是認識雪,看一棵樹就是認識一棵樹。面對一個自然的世界,孩子把自己的身心投放進去,去感知它的美妙。這么一個體驗快樂、鍛煉勇敢的過程,也是幫助孩子建立人格的過程。”只有讓孩子融入自然其中,親身去體驗、去感受、去探索,才會真切的感知自然界的奇幻與曼妙、美與和諧。也只有親身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孩子才會發自內心的熱愛自然,敬畏自然,熱愛環境,保護環境。
所以,快帶孩子們去自然中,去跑、去看、去聽吧,去笑、去叫、去鬧吧,去共享自然的美、愉悅與安寧吧!在孩子心中播撒綠色的種子,這是我們對自然的最好回報。
最后,讓我以克萊爾《筆記大自然中》的篇首《大地的孩子》來作結:
我是大地的孩子
在空間中徜徉
在時間里流暢
斗轉星移
我是其間微不足道的一點一滴
我是大地的孩子
低矮且被抹去棱角的山巒疊嶂
森林為它著衣
迎著大海
擁抱潮汐
我是大地的孩子
流體承載著精粹
鑄就身體和土地
將頹敗與冗余
逐一沖洗
我是大地的孩子
年老的脈搏里
心潮依然澎湃不息
仿若歡暢的小溪
繞過片片森林和草地
我是大地的孩子
此地之靈
縈繞心頭
我會暢言她的心聲
因為我們本來一體
我是大地的孩子
縱然此身為人
土地,天空和海洋
亦如我是
因為我亦如是
我是大地的孩子
不增一分
不免一毫
沒有虛無縹緲
我是大地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