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的關注點特別的不一樣,別人看紅樓關注歷史、關注文化、關注社會、關注經(jīng)濟、關注大觀園里的點點滴滴,還需比較一下金瓶梅和紅樓之間一個講述了時代的大環(huán)境,一個描寫了時代里人們事無巨細的生活場景。我關注寶玉夸薛姨媽的好鵝掌鴨信跟襲人沒吃到的糖蒸酥酪。別人看四世同堂看出了家道興衰、國家存亡,看出了青年的熱血和責任,我看到頂精致的白糯米粽子放在盤子里只撒上一點白糖就可以吃,五月節(jié)還要供上黑白桑葚和大櫻桃,妞妞和小順手捧著五毒餅。好不容易看個推理小說,還總是忘不掉加賀警官帶著一袋子仙貝去看望別人。看這看這我就能自己腦補出房間里,主人家從冰箱里拿出了瓶裝茶倒進玻璃杯,對坐著打開仙貝袋子取出來吃。我都能聽到仙貝咔哧咔哧的脆,瓶裝茶不知道好不好喝,書上說日本瓶裝茶做得比咱們的好,基本能到新鮮冷泡茶的水平。就連別人當做小黃書看的 ?《失樂園》我居然能記住他倆去旅行在酒店吃了什么好吃的。? 最愛汪曾祺,整本整本的吃,一點不做作,最為契合我的關注點。甚至久久不能忘魯迅先生的清茶和花生米,但是吃多了花生油脂重容易拉肚子,遂放棄了這種吃法,魯迅先生的侉餅,又并不好吃。看書的時候,最棒的是切一大碗西瓜,夏天過去了就隨便什么水果都好,將就一下唄,來一大碗,嘴里有東西腦子動起來也比較歡快。
最初關注這個是因為紅樓夢中總是出現(xiàn)這個詞,吃果子買果子送來一碟果子送去一碟果子的,果子一說是通粿子,指小點心,一說是泛指一切瓜果零食。我比較傾向于后一種說法,泛指一切瓜果零食甜品飲料。說到瓜果零食甜品飲料,我就想到霓虹國,在各種霓虹國小說書籍影視作品里面,不作為正餐食用的這些東西已經(jīng)上升到一個高度。從研發(fā)制作到營銷運輸,似乎是一個越來愈大的產(chǎn)業(yè)鏈。產(chǎn)品細分也做得越來越好,甚至一些糖果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不同甜度的區(qū)分,飲品方面也出現(xiàn)了各種想不到的品類。
總會想不知是不是因為實在沒有什么好吃的,所以霓虹國人才會對食物這么上心與熱情。我樓下買半個石頭瓜,十來斤,回家再對半一切,用勺挖了又挖,挖不完放進冰箱一會消化了一點再繼續(xù)挖一直挖過整個夏天。某天得知在霓虹國品質優(yōu)良的西瓜是要拍賣的,不知道他們的品質優(yōu)良有沒有咱們的紅沙瓤石頭瓜好吃。總覺得霓虹國在各種書籍影視劇里面出現(xiàn)吃東西這個場景的時候,都有點神圣的意味,不管是吃什么,都是特地準備的,需要專門去買,去早了去晚了還買不到,喜歡出各種限定款。不過說真的,限定款吃起來確實比普通的感覺好~就像西瓜切小塊插個小叉子,吃起來滋味竟然會比整塊啃好一點一樣那么神奇。
我在想,雖然我有很多東西可以吃,可以今天吃霓虹國來的需要打開一層又一層包裝的小餅干配上一小罐蔬菜汁,可以明天吃棒子國來的炸雞配上一杯起泡酒,也可以下午去吃一個意大利來的脆皮甜筒或者晚上去品嘗一點比利時的巧克力。但是我想我已經(jīng)失去了享用食物應該有的感情。
和菓子是那么小一丁點的做成小花小獸小玩意,巴巴的裝在專門的小盒子里面。根據(jù)四季時節(jié)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節(jié)慶來制作,每家店有自己的特色,排著隊的去買。我也吃差不多配料的東西,糯米糍啊,許多超市有得賣,六塊錢可以買一袋子十顆裝的這種軟糯甜膩的小點心。看過哆啦A夢的銅鑼燒,總是要在下午放學的時候媽媽才準備,只有那么少,大雄會跟哆啦A夢爭搶最后一塊。我們這也可以買到,并不貴,十塊錢可以買一盒,一直吃到需要配著茶水才能忍得住那么甜的紅豆沙,想想也不怎么愛吃那么膩的東西了,炒豆沙,是要加油的,一想起來,還擔心發(fā)胖的問題。或許是食物并不缺,讓我經(jīng)常吃得有點飽,才會產(chǎn)生這些奇怪的想法,才會失去了享用這些吃食的感情。
于是,我想就此不要屯著各色零食了,換成現(xiàn)去買,,一天允許自己吃一點除去三餐之外的東西,一天里面應該有一個專門的時間段,用以享用這些東西。對,享用這些精致的,不為了活著的食物。有時候看了黃土高坡上的事情,中午去吃半個臘汁肉夾白吉饃,感慨一下怪不得北方人比較多方臉。這么一吃,還真能吃出點西北的豪情。有時候看了京味小書,下班了順路買一點燕山來的栗子,剝著剝著,書里的黃包車大碗茶就能活過來。有時候吧,友人帶了老遠老遠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我想我要配上合適的飲品來吃才能感受到,就像風干的牛肉柴,可能跟咸的奶茶在一起才有特殊的滋味。
他們總是笑我們家的幾口人,不止長了一個胃,吃飽了三餐,還有一個專門裝零食的胃。這個多長的胃裝著我的一年四季和喜怒哀樂,裝著我每天的所見所聞,夏天吃西瓜、秋天吃柿子;高興了吃一小塊芝士蛋糕慶祝,不高興了吃一小塊芝士蛋糕慰藉;看了海南的就去吃東山羊,椰子雞,看了大草原就去擼個串,看了江南水鄉(xiāng),總想著要去吃一碟干絲或者茴香豆,黃酒我不太喜歡就算了。
貪吃,是大罪,三餐加一點應該不至于算個壞人吧。自此,我將帶著敬畏與感恩去吃每一口食物,不在拘泥于現(xiàn)買或者特意的留存這種古怪的自我要求,而是從心里,關注每一口的由來,關注每一口的用心,吃下去的都不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