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的周杰倫,是時代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之一。”
有一種日子,叫作“今天適合聽周杰倫”。
有一種時刻,叫作“現在適合聽周杰倫”。
距離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Jay》發行已經整整過去17年了。2000年11月7日,《Jay》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華語樂壇整個時代的流行。
周杰倫出道整整17年了。
就像每個初次聽到周杰倫的人,我當時從心底發出三個天問:這是什么東西?這個人是誰?他到底在唱什么???
世間有一種天才,他們最初的作品就是完美無缺的。他們甚至不需要運氣,每一個音符都在演示什么叫才華的肆意揮霍。
2000年我11歲,還是個小學生。我用媽媽省吃儉用為我買來給我聽英語磁帶的步步高復讀機,第一次聽到了周杰倫的歌——《可愛女人》,當年真是被這首歌洗腦了,一晚上沒心思做作業了,聽到復讀機發燙才罷休。
想 要有直升機
想要和你 飛到宇宙去
十七年過去,作為從第一張專輯就開始追周杰倫的第一批80后老靈魂,我如今,也是個奔三的婦女了。
5000個人心中的Jay
《Jay》目前在網易云音樂上有5000多評論。從這些評論里,你可以發現周杰倫的光環幾乎覆蓋了所有年齡段。
每一個聽眾的心里,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周杰倫和TA自己。首先是鋪天蓋地的驚嘆。周杰倫在樂壇的地位,大概跟孫悟空在神壇的地位差不多。
以下是幾個網易云音樂的用戶評論,你們感受下。
@夏末、舊時光:石破天驚!樂壇革命從此開始!!
@falfan_究極體:2000年11月7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華語樂壇出現了一位統治級的人物,也許是21世紀以來最有影響力的華語歌手了。
這位跟我有類似經歷的“中年楊先生”,對現實生活的感嘆令人唏噓。
@便便中年楊先生:01年我把這張專輯聽了上千遍,一個便宜的松下磁帶機反復再反復。記得那時逢人便向人推薦周杰倫,記得那時候女同學早自習從外班來個我唱JAY的歌,記得那個嬰兒肥的女生寫的歌詞叫我譜曲。可后來上了大學,聽搖滾,假裝頹廢,糾結,思考活著的理由。再后來畢業,工作的瑣碎,現實的強勢鋪天蓋地地來了。
還有一個被自己的弟弟欽點為“印第安老斑鳩”的悲慘哥哥。
@中國藍娛樂:我弟特別喜歡周杰倫,通訊錄里都是用周杰倫的歌名做備注。比如給老爸的備注是“以父之名”,給老媽的是“聽媽媽的話”,給她女朋友備注的是“可愛女人”。我很好奇他給我備注的是啥,就去翻了下他的手機,發現他給我的備注是:印第安老斑鳩
相比老氣橫秋的我,我們公司的90后少女,紛紛表示那個時候太小,聽周杰倫都是《七里香》之后的事兒了。
@長吁短嘆:“杰倫,對音樂的野心大到你看不到。”這話說得太有水平了。
@wo就是小香倪:那真是一個一盤磁帶可以翻來覆去聽半年的年代,時光仿佛都好慢好慢,才十幾年而已…
@餐肉雙蛋公仔面:2000年 昆凌才七歲
95后和00后也蜂擁而至了。
@你想逛逛月球:4歲
@今夕何夕qw:2000年我才-4歲
@迷不知吾所知:即將17周歲
還有述說杰倫出道故事的。
@W先森有人說你帥:吳宗憲對杰倫說給你十天時間如果能寫出五十首歌,就從中選出十首幫你出專,然后就有了這張石破天驚的唱片!是的,杰倫做到了……那么問題來了,剩下那四十首還能再讓我們聽到么
以及自己愛情故事的。
@愛笑愛玩得小豬:2015年大一新生軍訓,每次都想早點去隊列集合的地方,然后張望你來了沒。集體練習向左轉向右轉的時候,你總是不自主和集體轉反。兩年過去了,我們都大三了,就像一場龍卷風。
我高中同桌也是一位資深周杰倫迷妹。
當年,親戚送了我一個MP3,內存只有128M,在那個時候,一個這樣low的MP3要300多元。我家里沒有電腦,還是去中豪音像店找老板幫我下載的周杰倫的歌,一首歌2毛錢。
每天下課,我和同桌一人用一邊耳機,邊聽邊哼周杰倫的歌,循環播放幾千遍也不膩。當然,也少不了上課的時候忍不住聽歌被老師發現的尷尬。
十多年后,到泰國旅游,和十幾年不見的高中同桌重逢,我們之間還會開心地回憶起那段聽周杰倫的日子。
時光在流,人在變,但是很多事情永遠不會變。
《JAY》,我也就聽了一千遍而已
《Jay》這張專輯里,所有你想聽到的周杰倫,都已經成熟了:聽過一次就不會忘記的藍調,行云流水的編曲,咬字不清的周氏rap,具體的每個場景和故事的方文山的詞(或者徐若瑄的微妙情話)。
一張《Jay》,一張《范特西》,最完美主義的周杰倫全在里面了。
如果說懷疑可以造句
如果說分離能夠翻譯
如果這一切真的可以
我想要將我的寂寞封閉
第一次聽《完美主義》,你會詫異這種魔音穿腦的編曲和憂郁又古怪的歌詞是不是外星人寫出來的。
《娘子》是杰倫之后所有“中國風”歌曲的雛形,方文山也因此獲得他的第一個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提名。
十七年前的華語音樂市場還沒有中國風的位置,《娘子》憑借“R&B+Rap”如此現代的編劇加入古典的歌詞形成的顛覆式體驗,驚艷了真個華語樂壇。
日后的《東風破》《青花瓷》《蘭亭序》,頂多是《娘子》的兒子孫子。
一壺好酒再來一碗熱粥
配上幾斤的牛肉
我說店小二三兩銀夠不夠
景色入秋漫天黃沙涼過
塞北的客棧人多
牧草有沒有我馬兒有些瘦
世事看透江湖上潮起潮落
什么恩怨過錯
在多年以后還是讓人難過
心傷透
娘子她人在江南等我
淚不休語沉默
至于有R&B第一情歌之稱的《龍卷風》,網易云音樂上已經有了107個翻唱版本。除了最著名的鄧紫棋版本以外,你們的00后老公王源也翻唱過。
oh~愛情來的太快就像龍卷風
離不開暴風圈來不及逃
我不能再想我不能再想
我不我不我不能
那時候,世界還是新的要回答“周杰倫為什么能火到現在,成為唱片工業最后一個天皇巨星”這個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不過這個答案,我們大致可以從他的歌里聽出來。
如果說周杰倫魔音穿腦的旋律,體現了他身為天才的“完美主義”部分,那么一首首簡單純真的情歌,則可以體現出他“簡單愛”的感情觀。
《Jay》里,《星晴》《可愛女人》都屬于這種類型。歌詞都是大白話,甚至可以讓沒有談過戀愛的人都有共鳴。
手牽手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著天
看星星一顆兩顆三顆四顆連成線
背對背默默許下心愿
看遠方的星是否聽得見
在他后來的每一張專輯里,幾乎都可以找到這種“簡單愛”式的情歌:《園游會》《浪漫手機》《甜甜的》……
我頂著大太陽
只想為你撐傘
你靠在我肩膀
深呼吸怕遺忘
因為撈魚的蠢游戲我們開始交談
多希望話題不斷園游會永不打烊
音樂天才加上一顆純真的少年心,大概是周杰倫爆紅十七年最大的秘訣。
但隨著江湖勢力的提升,有點獨孤求敗的周杰倫,很難再超越巔峰時期的自己。
大概是《我很忙》之后,《魔杰座》開始,我不再一首首聽周杰倫的新歌。周杰倫也將自己的事業輻射到電影、綜藝等領域。
但周杰倫音樂的熱度從來不曾減退。95后接茬成了他下一批狂熱的歌迷。他們的啟蒙唱片已經不是《Jay》和《范特西》,不過,他們依然會不厭其煩地去翻開他的舊作。
如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周杰倫,事業版圖越來越大的周董,看起來也越來越幸福。可能也因為這樣,早期音樂中那些微妙的憂郁和纖細的情緒,很難在現在音樂中再次出現。
但也對。你不能要求一個天才,十七年永遠處在巔峰。
我也喜歡《告白氣球》《紅塵客棧》這樣的歌,但打心底更喜歡17年前石破天驚、才華橫溢的那張《JAY》。
畢竟那個時候,我們都還是涉世未深的孩子,還有一整個世界等著我們去探索。
而那時候的周杰倫,也是時代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