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看這部影片前半部分時,我以為這是一部關于逐夢的電影。可能講的是小男孩為了夢想違背家人,最后成功,然后獲得家人原諒的故事。這樣一想如此俗套的電影又怎會得到如此好評,果然故事并不是這樣發展的。
米格喜歡音樂,骨子里流淌著太太太爺爺和太太太奶奶的音樂基因。他渴望成功,渴望成為歌神一樣的人。
一次意外,米格來到了亡靈的世界。才知道歌神視名譽為最高,他不惜一切手段走上了他所謂的人生巔峰,他毒害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是的,他成功了。米格想得到他的祝福,回到人間,又開始不敢去看自己的偶像自己的歌神,自己心目中一直敬仰著的太太太爺爺。幸好,他不是,米格的太太太爺爺是“歌神”毒死的好朋友,米格在亡靈世界的朋友,一直想讓米格把照片帶回人間,只是為了能在亡靈節那天見見自己的女兒可可,也就是米格的太奶奶。
在天亮前米格回到了人間,用音樂喚醒了太奶奶的記憶,那首“remember me” 讓太奶奶想起了爸爸,終于一家人團聚。米格的夢也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
這是一個溫馨又有趣的影片,有一個順其自然的小轉折,滿滿當當的人間真情。
人需要有夢想,但這個夢想需要愛來支撐。
米格起初不顧家人的反對,他嚷著要成為歌神那樣的人。他說要抓住成功的每一次機會,付出一切,然后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這看起來滴水不漏的邏輯,你要得到就要有所犧牲,就譬如所謂的一將功成萬骨枯,合情合理,可這樣的夢是夢嗎?充其量不過是名利的追逐。
不由想起了瑯琊榜里梁王,垂暮之年的老皇帝,冥頑不靈。一頭白發凌亂不堪,一副悲戚又自負的模樣,站在高處對江左梅郎說,人只要一坐上這龍椅,就不得不變。沒有人給的了林帥想要的天下,景瑀如此,景琰亦是如此。他把帝王夢視為了權利的追逐。為此殺害了妻兒,踉踉蹌蹌,老淚縱橫,他的夢想是沒有溫存可言的,死的悲戚,也死的應該。就如影片中被大鐘兩次砸死的歌神一樣。
米格獲得了太太太奶奶有條件的祝福,返回人間,前提是不能碰音樂。但米格果斷的放棄了這一次機會。米格不能放棄夢想。
然而經歷了歌神事件之后,米格說無論什么條件只要送我回家,我都答應。放棄音樂也可以。這里米格得到了成長,他意識到夢想是不能以犧牲為代價的,夢想應該是溫暖的 。這一次米格獲得了太太太奶奶和太太太爺爺的祝福,也沒有禁止他的音樂,只是再一次被虛偽的歌神破壞。
最后米格在祝福中回到現實世界,卻無法將太太太爺爺的照片帶回去,好在可可太奶奶還保留了她爸爸的照片,她還愛著爸爸,盡管歷經時間的洗滌,卻仍然記得和爸爸唱過的歌,記得爸爸的愛。
這就是所謂的血濃于水的親情,無論何時,都會是最強有力的聯結,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就是最大的幸福。家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是我們奮斗的緣由之一。
我們的夢想需要愛來支撐,需要身邊人的支持,需要溫暖的親情,需要正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