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第一段話吸引讀者
標題的目的是讓人讀第一句話,第一句話的目的是讓人讀第二句話。
——約瑟夫·休格曼
滑梯效應是文案大師約瑟夫·休格曼提出的一個廣告理念。他認為在廣告文案中,所有元素都是為了讓人閱讀第一句話,第一句話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讓讀者愿意去讀第二句話;第二句話的唯一目的,就是讓人愿意讀第三句話,引人入勝,以此類推……讓人從頭讀到尾,好像坐上了滑梯,無法停住,只能一滑到底。
寫文章也一樣,要持續吸引人的注意力,讓人情不自禁地讀下一段話。需要從4個方面著手。第一,分析讀者情緒;第二,關鍵詞承上啟下;第三,給讀者加入利益;第四,引導讀者產生共鳴。
分析標題中的情緒
上一節講到寫標題的4種方法:與我相關,對我有用,挑動情緒和替我說話。
在寫第一句話之前,首先要分析標題給用戶帶去的情緒,然后用文字安撫對方的情緒。
《0成本300萬UV,打造爆款的6個方法論(附大會PPT下載)》
0成本做到300萬UV,這是一件普通人非常難以完成的事情,如果沒有真實的成功案例和完整的方法論,用戶就會覺得你是在騙人。
當讀者看完這個標題之后,他會好奇怎么做到的,同時內心會有一個疑問,這是真的嗎?
為了解決讀者的疑惑,作者在文章一開頭就用權威打消讀者的疑慮:
本文為2017中國產品經理大會上海站嘉賓,朋友印象、乂學教育創始人@栗浩洋分享整理。
再來看第二個例子:
《如何通過寫讀書筆記賺到10萬塊錢?》
當讀者看完這個標題之后,讀者會好奇,會懷疑。這時可以嘗試這樣寫:
2017年7月2日當天,我在一個平臺,通過裂變的方式,將一個讀書欄目做到10萬人民幣的銷量。我采用了如下幾個方法。
通過標題引起讀者的好奇,然后再給對方一個答案。
用銜接吸引讀者
標題由詞語、表情或者標點組成,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吸引力,性、錢、名人比一般的詞更有吸引力。
比如,有一篇文章的標題是:
《什么樣的姑娘喜歡聽蔡健雅?》
整個標題營造出來的是好奇的氛圍,其中蔡健雅是明星,對讀者的吸引力更大。
然后作者的開頭是這樣:在我的人生清單里,最喜歡的女歌手,排頭位的是林憶蓮,第二位就是蔡健雅,她九月終于要來開演唱會了。
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蔡健雅是誰,也并不知道她厲害在哪里。然后作者再介紹蔡健雅的背景和作品信息……
在標題中找到關鍵詞,然后在開頭繼續圍繞關鍵詞著墨,讓讀者的思維能夠順暢地銜接上。
再比如,一篇文章通過提供與現實形成巨大反差的信息,引起讀者注意力。標題:《俘獲萬千迷妹,他用3年時間,從職場菜鳥做到估值過億公司CEO,這位男孩的人生簡直開掛!》
看完標題后,讀者心中產生了好奇、敬佩等情緒,然后作者迅速在第一段話揭開謎底。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天成,1988年生,他原本是位小有名氣的賽車手,畢業3年成為某知名外企的高管,然后他決定辭職創業,賣衛生巾。
租辦公室,做產品,做營銷,通過互聯網,他創立了衛生巾品牌——輕生活,用3年的時間,公司估值過億,產品躋身天貓衛生巾排行榜前10。
這是一個真實的創業勵志故事,打動了很多男生,使他們紛紛為自己的女朋友買這款衛生巾。
分析標題中的關鍵詞,然后在文章開頭沿著關鍵詞和情緒繼續行文,產生滑梯效應,讓讀者有興趣閱讀下去。
用利益吸引讀者
開門見山,快速簡潔給讀者提供價值。
青年作家彭小六寫過一篇文章,全網閱讀超過30萬。
標題是:《一個追求高效的學習者的手機里裝有哪些APP? 》。
然后他開門見山寫道:作為一個學習者,手機會成為一個追求高效率的工具。今天我們就扒掉小六的外衣,看看這個一直叫囂追求高效的學習者他的手機里都裝了哪些APP。
快速、高效給用戶帶去價值,節省用戶的時間。
用共鳴吸引讀者
用讀者熟悉的語言和生活場景、常見的困惑和讀者交流,讓對方覺得是一個朋友在和他聊天,說他想聽的話題,從而產生共鳴。
第一,講故事。
通過講故事,讓讀者沉浸在某個場景里面。
比如Spenser寫過一篇文章,《每種生活,都有代價》。
他開頭是這樣寫的:
身邊的朋友中,有一類人,他們常年飛不同的城市,頻繁穿梭在北上廣深。他們中有投資人,有創業者,有供職于大公司的職場精英。看他們的朋友圈狀態,昨天還在深圳,今天就吐槽北京的霧霾大;前兩天還在上海茂悅頂層泡著腳,曬外灘和陸家嘴全景,今天就“Hello Hong Kong”了。
這里,他用一個普遍的現象和讀者產生共鳴,然后再引出自己的觀點。
通常的套路有:我有一個朋友,我的一個前同事怎么了,在一個飯局,發生了什么事,在一個聚會中發現了什么等等。
總之,這些人和場景,都是大家生活中常見的。
第二,講痛點。
生活中會存在諸多痛點,比如單身、缺錢、焦慮、渴望成功等。利用這些痛點現象能有效地和用戶產生共鳴。
下面是知識IP大本營招生文案的前幾段:
剽悍一只貓,進了IP營后微信公眾號粉絲從10萬+爆增到70萬+,這是為什么?
雨滴,進了IP營13天能從新媒體純小白到微頭條周閱讀量破1000萬,這是為什么?
秋葉大叔,只帶了IP營6位小伙伴主編《新媒體營銷叢書》,結果就創造了教材圖書在618霸屏經管類圖書排行榜的銷量奇跡,這又是為什么?
當用戶看了上面的描述,內心會產生一個疑問:同樣是人,為什么他們可以我就不可以?通過痛點的描述和渲染,在情感上和用戶產生強烈的共鳴。
第三,加權威。
人們希望看到權威,如果你在文章開頭加入名人名言,加入研究報告,會讓內容更有吸引力。
比如,一篇文章的標題是:《情商高的人,朋友圈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她在第一句話加入了權威:
德國詩人赫爾曼·黑塞曾說,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變成你自己。我們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是被書本所塑造。但每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有限,讀什么、怎么讀顯得尤為重要。
標題宣揚的主張是高情商。高情商,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你認為的高情商,別人可能并不認可。用權威人士的觀點來幫自己說話,是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方法。
巧用多種形式
文章中加入圖片,從視覺上去刺激并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除了靜態圖片之后,還可以通過留白、排版設計、動態GIF、音頻和視頻增強用戶體驗。
滴滴順風車編輯在文章中,除了標題,沒有用一個字,全部用歌曲名組成一篇文章。
新華社編輯用圖片和歌曲名編輯《0字情書,送給這群最可愛的人》。
星球研究所經常在文章中放入高清橫屏大圖,讓習慣豎屏文章的讀者眼前一亮。
全篇用字符替代,著重要表達的意思用其他語言和符號表示,讀者可以在微信聊天窗口翻譯得出答案。
2.5.練習互動
科學地吸引用戶的注意力非常重要,在吸引對方注意時,時刻注意下面4個詞。
作業互動
寫出你在朋友圈看到的3篇文章標題: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列出每一個標題用到的關鍵詞技巧:
1.與我有關的詞:
2.對我有用的詞:
3.挑動情緒的詞:
最后判斷,作者是否替“我”說話:
1.作者替我說了話,他表達的__________________我非常認同。
2.作者沒有替我說話,作者的觀點我不認同,我認為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