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父母的習慣:恰到好處的養育》
作者:【日】多湖輝? 著,? 謝明鈺? 譯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策劃:快讀·慢活
類型:親子·家教方法/家庭教育
本書亮點:這是著名教育家多湖輝寫給焦慮時代父母的無壓力養育術,書中列出了智慧型父母的80個恰到好處的養育習慣,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夠更輕松,讓親子關系更和諧,父母和孩子都能一起變成更好的自己。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平時聽到身邊父母們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孩子太不聽話了”,“孩子老是在家里亂涂亂畫,翻箱倒柜的”,“孩子一點禮貌都沒有,遇到人也不主動叫人”,“孩子太不合群了”……
雖然父母們很愛自己的孩子,但難免還是會忍不住去抱怨。
但是,什么樣的孩子算聽話?為什么一定要求孩子要合群?這真的是正確的教育方式嗎?
我看也不一定。真正有智慧的父母,就從不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很聽話,一定要服管教。
看完多湖輝的這本《父母的習慣:恰到好處的養育》這本書也會發現,其實真正好的教育,并不是嚴厲的管教,而是有邊界的同時也能給孩子自由。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后,一定都有一個懂得恰到好處的養育的父母,他們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扮演的不是管理者的身份,而是“教練員”的角色,他們擁有很多好習慣,這些習慣能讓孩子有自由成長空間的同時,也懂得規矩,做到張弛有度。
比如,那些優秀孩子的父母都喜歡這樣做:
1.進行適度的管教。
過于注重孩子“是否聽話”的育兒方式會扼殺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2.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不合群”。
將那些類似“另類”“怪小孩”之類的標簽當成是對自家孩子的夸贊。
3.不責罵孩子的涂鴉行為。
順從孩子的天性,允許他們調皮搗蛋的亂涂亂畫,這才是真正有助于激發孩子活力最好的方法。
4.別為孩子不正確的表達而焦慮。
就算孩子用錯詞匯也沒關系,這是他們開始學習獨立思考最好的表現。
5.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不要逼迫孩子去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比如學某項才藝,這是對孩子進行精神虐待的表現。
……
除了上面介紹的這5點,書中還剩75個父母應該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習得的好習慣。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什么樣的父母,大概率就會養出什么樣的孩子。”
愛孩子,就希望他們能夠好,但在那之前,請讓自己先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