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愛羊城木棉紅
文/源河
? ? ?三月春暖,窗外花開,羊城也有花城之稱,這一點也不用懷疑。
? ? ?可以想象五山華農(nóng)的紫荊花開,成片嬉鬧,濃淡相宜,如同少男少女在呢呢喃喃;還有海珠湖邊的油菜花開,高挑群舞,羨煞旁人,那是青梅竹馬般的舊時記憶;聽說臨江大道風鈴木花開,黃簇簇的夢,在風中搖響,好像異地戀人的相互等待;還有流花湖畔的禾雀花開,成群蜂擁,鳥鳴不絕,總令人想起兒時玩伴的俏皮故事;仿佛還感覺到云臺花園的郁金香開,像遇見了高貴女子,還有白云湖面的櫻花開,像邂逅了夢幻女神,還有幽靜蘭園的春蘭花開,像找到了理想情人……
? ? ?但是遠處的一片紅色,讓我格外注視。好像天邊的紅霞,卻比紅霞還要艷許多,她像不小心飛低了,被樹枝掛住。遠遠望去,好像火炬上的火焰,在空中燃燒,指引我的靠近。而當我靠近了,我才恍然感覺到對羊城木棉紅的獨愛。
? ? ? 不同于南方嬌弱的花木,單看她那壯碩筆直的樹干,就可以感受到那種雄偉高昂姿態(tài)。枝條暢達,如同肆意地在空中舞動般,盡情地表達出對陽光的向往,那種陽剛之美全然在你的眼前,一點也不保留,一點也不掩飾。木棉花開,是那種高高掛起的紅,純凈不俗的紅,朵朵向上姿態(tài)的紅。木棉紅,艷麗,但不俗,激揚,但不生傲氣。木棉花是一種大氣的花,朵朵都大如碗,這種大氣竟使得她先葉而開花。當我們已然接受“紅花當然綠葉配”的哼唱,但是木棉紅的枝頭上卻很難找到一片綠葉,特別是那些開得一塌糊涂的,更是全樹沒有一片葉子,這一刻心頭怎么不稍稍為之一震:不需要綠葉襯托的紅花是何等氣概!沒有一朵木棉紅是低垂的,朵朵都是昂首領(lǐng)表,頗有英雄之風。難怪人們都鐘情稱之為英雄樹。正如清代有詩云: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
? ? ? 如果有可能的話,請在木棉樹下等待。等待英雄的故事,等待時間的切片,等待上天是否贈與你一朵落木棉。木棉紅不會像櫻花那樣飄落,櫻花的飄落太過于唯美與夢幻,感覺遠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如果當你聽到“啪”的一聲,那就是一朵木棉紅落地。即使落地,木棉紅也是幾日不褪,也不會立刻干癟。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到,她是如何離開枝條旋轉(zhuǎn)直下,在空中仍然保持原狀,最后和地面豪氣地接觸。她離我們生活很近很近,乃至最后還是饋贈給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幸運的人。
? ? ?常常看到街坊提個袋子在木棉樹下等待,或許是幾個孩童,或許是一個兩鬢斑白的老者,或許是一個推著兒子推車的母親。“啪”的一聲就是一朵落木棉,你會看到一雙雙手把她們細細拾起來,放進袋子里,慢慢地袋子就鼓起來。木棉樹渾身都是寶,根、莖、皮、花都有藥用價值,木棉花還可以煲靚湯,待到五六月時候木棉絮還可以是很好填充物。或許,她們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一朵花,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 ? ? 我也在木棉樹下跟著街坊一樣在等待,等待一朵木棉紅。想看看她那五片花瓣是如何包著花蕊,想看看那個枝頭在不久之后是否棉絮紛飛。
? ? ?一個高瘦的老伯湊過來對我說,他從讀小學看了這一棵木棉直到現(xiàn)在,自己現(xiàn)在七十多歲了。
? ? ?我說,那就有五十多年了。
? ? ?老伯重復道,有五十多年了。然后他繼續(xù)注視著那顆高大的木棉樹。
? ? ?我也跟著注視那棵木棉樹。這一抹木棉紅居然可以和一個人的生命近到如此程度,那是一種幾乎重合的歲月與痕跡。她可以先于我們而存在,也可以晚于我們而存在,卻偏偏在這段年輪里和我們?nèi)绱擞H近。
? ? ? 這個老伯是在少兒圖書館前的木棉樹遇到的。按照老伯的說法,那么這棵木棉樹少說也有近百年了。她就這樣獨樹一幟屹立在門庭中央,和后面的火炬標志相互映襯,感覺有種”星火燎原“的勢頭。難怪乎羊城皆可見到木棉紅,帶著發(fā)現(xiàn)的心,總會看到那抹高高的木棉紅在對你燃起。想那中山紀念堂東側(cè)的木棉王,三百多歲了,古老的枝干帶著木棉紅疊襯在那些藍色琉璃瓦和飛檐翹角之上,寧靜中致遠,聽到了遠方的詩。想那中山紀念碑前的木棉紅,向著巨碑開放,仿佛在緬懷偉人。想那五羊雕塑邊的木棉紅,直指藍天,映襯白云,甘愿作為五羊的背景,托起這邊獨好的風景。想那科學館門口的木棉紅,仿佛畫在了帶有歲月味道的墻面上,木棉花也可以有如此的古典之美。想那海珠橋上的木棉紅,面對車來人往,面對喧囂,也是在面對羊城的真真切切;想那農(nóng)講所里倒影在水中的木棉紅,和游魚一體,仿佛聽到了昔日之乎者也;想那沿江西路的木棉紅,迎風而動,是不是在追憶海珠石的滄桑變化;想那中山三院的兩棵木棉紅,像是給抗非英雄的贊歌,在這贊歌中帶給無數(shù)病患以希望;想那人民橋上的木棉紅,夕陽西下,望著遠江,看著名與利的船舶來來回回,但是這一處景色就這樣因為木棉紅而變得純粹的美。還有那些庭院、那些門前屋后,那些亭臺樓閣……
? ? ?木棉紅真的離這座城市很近很近,不僅包括他的現(xiàn)在,也包括他的歷史。木棉花是羊城的市花,作為嶺南特有之物倒也無可非議。她的紅,曾經(jīng)也是這座城市的紅,因為這里是南粵革命的源地,她們的花瓣曾經(jīng)被無數(shù)英烈用鮮血染紅,想那七十二烈士,想那廣州起義……木棉紅,她那“正直無偏、努力向上、獨立不饒的氣概,尤與地方人士之賦性相同”,或許她們看上去是木棉紅,其實一直就像是一個個南粵人。也像那“致橡樹”般的嶺南女子,不借高枝,不學癡情的鳥兒,不畏縮,勇敢地在這個城市行走和尋找。
? ? ? 我也在尋找,那與故鄉(xiāng)與記憶里的木棉紅。在潮汕公路沒有擴建之前,公路的兩旁都是木棉樹,儼然就是木棉道,每每花期,簡直就是紅珊瑚的世界,走在路上就像是在海底游走。她們陪伴著我?guī)纵d高中生活,學校與家的來來往往。可惜后來都給砍掉了。還有那韓江邊濱江長廊處紅木棉的畫面也一直揮之不去,她們整齊、高大、有歷史感,像是江邊的篝火,像是主客間的狂歡,像是海濱鄒魯?shù)男貞选?/p>
? ? ? “竹閣樓臺青青草,問木棉羈客魂歸否”。羈客久了,或許就能把他鄉(xiāng)作故鄉(xiāng),原來羊城的木棉紅也離我好近好近。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