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個愛撒謊的人,這是我慢慢長大之后才發現的。
“這個我不愛吃,你吃吧!”
記憶中,這是我小時候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從媽媽的口中。
我愛吃魚,小時候就愛吃,自己也不記得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但是印象中,我從來沒有被魚刺扎到過。每次吃魚,媽媽從來不會把魚放在我面前,卻總是幫我摘魚刺,那時的我,把這當成一種習以為常,毫無客氣地狼吞虎咽著。我一直以來真的認為媽媽是個不愛吃魚的人,直到有一次看到媽媽在廚房準備刷碗的時候,悄悄地背過身,在摘魚頭。
一瞬間,我有些懵懂了什么,媽媽是個愛說謊的人。
“這東西我不喜歡,買它干嘛!”
上學后,我有了零用錢,不多,但是 每天買些零食還是綽綽有余的,也更懂事了。有一次陪媽媽逛街,她看上一個包,駐足了有些片刻,然后走了,并沒有過多表露出什么,但是稍懂人情世故的我記下了。于是,每個月的零用錢我會刻意剩下一部分,計劃著等到母親節的時候給她一個驚喜。幾個月后,我如愿以償地買了令媽媽眼神產生些變化地包,我知道媽媽應該是真的喜歡。8號晚上,我下學把早已藏在自己房間的禮物擺到媽媽面前,我至今難忘,那一刻,她的眼中出現了鮮見的神情。
拿著包,她忍俊不禁,但口中說出了與表情完全不符合的話:“買它干嘛!亂花錢......”
不再是無知的我,知道我買對了,媽媽只是撒了個謊。
“家里都挺好的,你放心吧!”
令幾乎每一位少男少女憧憬的大學生活開始了,初次離開家的孩子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忘記了開學前媽媽千叮嚀萬囑咐地“按時給家里打電話保平安”之類的話語,自己內心總是覺得我有不是上戰場,至于的嗎......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那時的我肯定是不能理解的,其實也根本不去想這些,一心只有跟哥們弟兄滿處玩——刷夜泡網吧是常有的事,媽媽的叮囑也早就拋到九霄云外了。每次都是媽媽主動給我打電話,電話里我總是顯出不耐煩的口吻,因為可能正在打游戲。不過大學是個催化劑的藥池子,我也成熟得更加快速。逐漸地,我也學會在電話里問問“家里一切可好?”但是主動打電話還是不在多數,每每問到爸媽身體和家中近況的時候,媽媽總是頓一下,然后匆匆跟我吃“定心丸兒”。
半個學期后回到家,看到媽媽的樣子,感覺一下子老了很多,頭發中摻雜著白發,眼角的皺紋也多了些,腰也出了問題。
但唯一不變的是看到我之后油然而生的笑容。我也能夠明白,這半年來媽媽一直在撒謊。
“我再玩會,就玩完這一把”
記得小時候屬于自己的第一臺游戲機就是“小霸王”,這霸占了90后幾乎所有男孩子的童年,我也不例外。每次都是和爸爸一起玩,而媽媽總是充當“調停”的角色;后來隨著家家戶戶生活水平提高,電腦、手機的普及,我的游戲陣營轉移了,晚上躺在床上玩手機更是家常便飯,媽媽也經常會督促我休息一下眼睛。各種節日家庭聚會,七大姑八大姨的長輩們更是會聚在一起批判著小輩兒沉迷游戲的現象,紛紛表示不理解——“整天抱著手機有什么可看的!”
我習慣在每年母親節的時候給媽媽準備一份驚喜,上班后我有財務自由了,這一次我決定給她買一臺大屏的智能手機。因為腰的問題,她很少出門打牌了,有時候總是會顯出無所適從的茫然神情,我知道,媽媽的牌癮上來了,這也是她少有的小愛好。
拿到手機,我在里面下載了一些常用的APP軟件,有看新聞的,看電視劇的,防騷擾的安全軟件,當然不能少了游戲。現在流氓軟件不少,我精心地選了一家經營很久且有正規國家許可拍照的棋牌類平臺安裝好。
手機送給媽媽,她很開心,當然也少不了那句“又瞎花錢”的牢騷。
有了游戲的媽媽顯得更加有精神了,根本沒用我教就自己玩起來了,網上認識不少“牌友”。曾經訓斥我“少玩手機”的她,也被這魔力所吸引,以至于我多次反過來說媽媽“注意點眼睛,一把年紀了!”而媽媽也總是敷衍地答應兩聲——這一幕,似曾相識,哈哈......
不過“沉迷“斗地主的媽媽也不并沒有忘記自己“家庭主婦”的身份,在斗地主平臺,她憑借自己高超的牌技賺到了不少積分,也隔三差五地用積分兌換了不少口糧,食用油和大米是媽媽最愛的選擇,為此,她還經常反駁我“你那時候玩游戲能換啥~”我也是一時語塞。
轉眼間我一個“奔三”的人,而為我,她操勞了大半生,老一輩人用“撒謊”表達對子女的愛,我也深有感悟,有一天,我想我也會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