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記》這部國人熟知的神話小說之中,世界分為四大部州: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兩大文明:東方道教和西方佛教。存在著四個不同的時空:天庭、地府、龍宮和人間。
天庭的仙官們掌管天界和凡間、地府和水里的一切,最高權力機構在凌霄寶殿,最高領導人是玉皇大帝;陰間最高權力機構在陰曹地府,最高領導人是閻羅王;水族的最高權力機構是龍宮,最高領導人是龍王。他們的權力一致朝向人間。最復雜的是人間,皇帝管理人間秩序,可禍福權力卻在天上。只要神仙們稍有疏忽或有意作亂,受害的一定是人。連禽獸草木,也可成精為禍人間。
透過孫悟空的眼睛,我們來看看天界盛景,“金光萬道滾紅霓,瑞氣千條噴紫霧”,“琉璃造就、寶玉妝成”的南天門,“纏繞著金鱗耀日赤須龍”的大柱,“盤旋著彩羽凌空丹頂鳳”的長橋,“脊吞金穩獸”的三十三座天宮,“柱列玉麒麟”的七十重寶殿,“正是天宮異物股般有,世上如他件件無”。
然而,在這個想象出來的完美時空之中,也依然存在著與現實相通之處:神仙雖有不老之身但也并非不死不滅,他們需要經歷“天人五衰”的考驗,如果法力不足以抵抗這種考驗,上千年的修行也會“神死燈滅”。
神仙雖然逍遙些,不像人那樣會被死亡的陰影所困擾,卻也不得不擔心隨時可能降臨的“天人五衰”考驗。于是,不斷提升自已的法力成了他們無憂生活中唯一需要操心的事。但自我修煉畢竟太過辛苦,神仙們也希望能走捷徑,那些仙界的珍品便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瑤池的蟠桃有三千六百株,有三千年一熟的,吃了可以成仙得道;有六千年一熟的,吃了可以長生不老;也有九千年一熟的,吃了可與天地齊壽。五莊觀的人參果,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三千年成熟,只要聞一聞,也能活三百六十歲,要是能吃上一個的話,就能活四萬七千年。這樣的仙界珍品一旦下肚,可以省去很多打坐修行的工夫,而且只要將它們融人體內,“天人五衰”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了,它們自然就成神仙眼中的寶貝。
然而,這樣的寶貝就如同世間的寶藏一樣,只有那些地位高、有品階的上神上仙才可享用。地位低的神仙也只有孫悟空不知天高地厚地敢隨便拿來吃,其他神仙則只能用一句“見便曾見,卻未曾吃”的凄涼話來表達心中的羨慕了。于是有了太上老君身邊的看爐童子所言:“我們打什么坐,立什么功,煉什么龍與虎,配什么雌與雄,只該吃他唐僧去了。”
連小仙都因地位受限而無法品嘗那些仙界的珍品,更別提禽獸草木化成的妖精了。于是妖精們只能去肖想行走在人間的唐僧肉,以期益壽延年。正如觀音大士所說:“菩薩妖精,總是一念”。
天宮之外,人世間又何嘗不是如此。居上位者掌控著世間的資源整合權,他們自然能享有所有的美好,居下位者無權享受這些,則只能向更下層者伸手索要。“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輪回從未停息,天庭存在的“倫理”正是人間現實的反應。
再回過頭來看看那個令人不寒而栗的地府。俗話說:“閻王判你三更死,不得留人到五更。”地府在世人的心中,無論豪門富戶,還是九品寒門,都應是一視同仁的。然而,在吳承恩的筆下,這里也非法外之地,就連生死簿都可以隨便涂改。孫悟空更改了自己和所有猴類的生死記錄,酆都判官崔玨因為和魏征有八拜之交,便更改了唐太宗的生死簿,給李世民增加了二十年的壽命。公正被人情所取代,一如人世間的徇私舞弊。
現如今,吳承恩建造的社會構架影響深遠,在頂流仙俠劇中比比皆是,諸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枕上書》、《香蜜沉沉燼如霜》、《沉香如屑》、《蒼蘭訣》等,均一脈相承,只是略微變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