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并不屬于你
——紀伯倫
是啊,“孩子在你身邊,卻并不真正的屬于你”!可是有幾個做父母的能體會這句話的意思呢?生活在這個社會,父母看到的是信息爆炸,競爭加劇,誰不是壓力山大,焦慮重重?我們太愛孩子了,不想讓他們受到任何傷害,所以總在試圖保護他們,或是教會孩子,如何走在“安全”的路上。
就這樣,本來就不夠完美的我們,還要去干涉一個本該自由自在成長的生命,結果可想而知,孩子和我們雙雙滑向痛苦的深淵。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正是要告訴所有的父母,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正確的地與孩子相處!
本書是賽西·高夫 、? 戴維·托馬斯 、和梅麗莎·切瓦特桑 3位專家2014年的傾力之作,是萬千家長的心靈成長必備書籍。
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一些觀念,會讓我們眼前一亮!它適合被我們放在案頭,時不時拿起來翻閱一兩頁,就這一兩頁,也足以讓你從一個混沌茫然的母親,變得思路清晰,變得心靈凈透,能讓你安心地欣賞孩子的好!讓你感受到生活的美。
李欣頻老師曾經在一個音頻節目中說道“我們每個人早上起來都會刷牙洗臉,讓自己煥然一新,我們的心情也是一樣,每天都需要清理”,這本書恰恰就是能讓我們對自己心靈進行清理的一本寶典。
我從這本書當中也受益匪淺,有幾個觀點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一、孩子是來凈化我們心靈的
他們純真的笑容,提醒我們時刻回歸純真,提醒我們活的簡單些、再簡單些。幸福就藏在這“簡單”里面。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我們也在成長。
有了孩子,你必須學著變陽光和積極,做他的好榜樣,讓他從我們身上學到東西。
有了孩子,你不可以沖動,時刻提醒自己保持理性。
當他出錯,不怕,告訴他總結經驗再來一次。累了我們休息,然后再來繼續。我們學會了不可以放棄,為了教會他不放棄,我們首先要堅強,不退縮。
有人說:一位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比得上一百個老師。我想說:一個孩子對媽媽的影響勝似一千個圣人。
二、孩子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偉大
很少人會思考:我們為什么生孩子?
我們結婚時還不怎么成熟,也沒多少智慧去思考這個深奧的問題。
生命降臨是偉大的奇跡,陪孩子成長的每一天,都讓我們感到生命的美麗多姿,刻骨銘心,還讓我們體會到人生旅途上的責任與義務。
林肯競選議員失敗,母親鼓勵他:孩子,只要一顆心在,沒有辦不成的事。
林肯在母親的鼓勵中一步步實現了不可能完成的夢想!在他成功當選總統后激動地說:“我的一切都屬于我天使般的母親。”
那一刻,林肯為母親驕傲,他的母親也一樣為他驕傲!
也許,這就是上帝讓我們擁有孩子的意義。
三、改變孩子前,先要改變自己
作者在書中說:孩子讓你矛盾,讓你充滿希望卻又害怕希望;讓你固執的堅守立場又讓你敞開心扉向人求助;讓你充滿激情又偶爾像個魔鬼;讓你有無限多的正面情緒又會出現各種負面情緒(憤怒,困惑,怨恨,刻薄,羞恥);孩子讓你的優缺點暴露無疑。
《媽媽是超人3》中霍思燕和嗯哼相處讓人羨慕不已,網友說:霍思燕被老公和孩子寵成了公主!其實霍思燕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會在孩子面前“示弱”,其次,她很尊重孩子,每一期節目中,都能霍思燕主動地、耐心地跟孩子聊天,談想法。
而我們大多數母親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們動不動對孩子大呼小叫,想讓孩子按我們的意志去做事!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在你想改變孩子的時候,最應該改變的人是你自己。我們不是為了書寫孩子的人生才成為他的父母。
“母親”這個角色,讓我們的人生增添無限可能。
做媽媽之前,首先要學會虛心做一名學生。學會理解孩子是我們的必修課。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孩子需要擁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最后,送大家一首海桑的小詩《給我的孩子》節選
——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沒能實現的夢想還是我的
與你無關,就讓它們與你無關吧
你何妨做一個全新的夢
那夢里,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卻仍不準備獻給你我的一生
這是我的固執
然而我愛你,我的孩子
我愛你,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