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寫個人資料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20歲了,已經過了做夢的年紀。
時間逝如水,自己越長越大,離家也越來越遠。仿佛每一個人從一出生就踏上了離家出走的旅程,每一個人也都是如此的殘忍,只顧追尋自己的遠方,忘卻身后守護的背影和等待的雙眸。
從小到大,都是和弟弟過著到處寄宿的生活。在學校里下雨時看到其他同學的父母等待在窗外的時候,我心里多么怨恨我的父母啊!為什么他們就不能像其他人的父母一樣陪著我,像他們那樣的愛我?為什么要把我一個人丟在家里,為什么他們要離開我去了外地?一個人從學校淋著雨回到家里,當天晚上父母從青海打來的電話,任憑外婆怎么叫我,最終我都不愿意原諒他們,不愿拿起電話向他們說一句上班小心。
城市里的生活只能從電視上看到,我的童年只有黃牛和大山,沒有摩天輪、過山車、旋轉木馬。大概六年級的時候,突然之間興起了父母接孩子去外地玩的熱潮。我看著暑假從外地回來的同學一身“洋裝”,在教室里“高談闊論”的時候,自己的心里眼里滿是羨慕。心里期待著父母的電話,等著他們叫我去城里玩。可是一年一年的暑假過去,父母始終沒有絲毫的行動。初二那年,我拿起從山東打過來的電話,非常氣氛地向父母要求了自己暑假要去他們打工的地方去玩,我說我要去看大城市。再三“要求”下,我終于如愿地坐上了去城里的汽車。一路上幻想著父母的辦公桌和漂亮的樓房,幻想著游樂園里的旋轉木馬和摩天輪。可是,父母的住處沒有辦公桌也沒有漂亮的樓房,他們也沒有帶我去游樂場。只有為了我們的到來臨時租的兩間房子和剛從產房里搬出來的一些生活用具。一切的想象都成了泡影,我灰溜溜地從城里回去了,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穿一身“洋裝”,更沒有可以分享的快樂用來他人面前“高談闊論”。我埋怨我的父母,怨他們為什么不是有錢人,怨他們不是包工頭,不是大老板。
好似父母一直都是偏愛男孩子的,在我的心里他們對弟弟的關心總是要多過對我的關心。但即使他們對弟弟傾注如何多的心血,弟弟的學習成績一直都趕不上我,雖然他并不比我笨。在大年夜的飯桌上,父母又談起了來年的計劃。打算把弟弟轉到更好的小學里去,還說要托人幫忙、送禮。在我的記憶里,從我第一天踏入學校的大門,他們就沒有這樣為我想過,就算是我拿回的獎狀早已經貼滿了整面墻,但他們沒有想著因為我的成績優秀而想到把我送到更好的學校里去。“你們就知道為弟弟考慮,為什么不為我考慮,偏心!”我撂下了這句話就走出了飯廳,一個人跑到樓上繼續“生氣”,好像我是真的受到了多大的委屈。
人都說幸福和快樂很難發現,因為它們往往藏在生活里的小事中,人們更加地容易被沒有達到自己所要的東西帶來的失落感束縛,而忽略了躲起來的那份守護和疼愛。當明白過來時,只能嘆惋,只有遺憾和辜負。
當年父母為了讓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去了中國最北的黑龍江,冬天里零下二十多度還得上班掙錢;他們去了紫外線灼人的青海,承受著因為水土不服所帶來的痛苦。即使再苦再累,從來沒有在我們的面前抱怨過,但是他們從來沒說過他們想我,他們對我們的思念全都寄托在每周的那個電話里。
他們不是有錢人,不是包工頭,更不是大老板。他們只能住在臨時搭建的活動房里。夏天溫度高大四十多度,沒有空調,只是一個吊在頭頂的小風扇。他們當然沒有辦公桌,也不會住上漂亮的樓房。因為我們的到來,才花了一天的功夫去租了兩間房。為了不讓我們住在那酷熱難耐的活動房里。即使頭頂月亮還沒沉下去,帶上頭燈,他們便開始了為期一天的工作。他們快速穿梭在二十多層的高架上,這都是為了我們更好的未來。
我曾經私底下問過父親,為什么我總認為父母對弟弟的疼愛要多過對我的關心。父親沒有因為我這種自私的想法而生氣,在他的眼里我終究是個孩子。我記得他說:你懂事,學習認真,成績優秀,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每件事都做得讓我們很驕傲。但是你弟弟他缺乏自覺性,貪玩,對學習不上心。我們這么做是想讓你們都成才,不想讓別人說你的弟弟是沒用的人。我一直都只看到表面的假象,而忽略了父母背后為我所付出的心血。
我似乎忘了,一切都在隨著時間悄悄地溜走。我終究還是遠離了這份幸福。
我已經離開了我的黃牛和大山,來到了大城市,卻未曾感到快樂過,我沒有如愿以償的考上自己夢想中學校,現在渾渾噩噩的過著。父親在三年前因病逝世,他實在太累了,終于還是倒下了,如今他的墳頭恐怕滿是青草,母親繼續著曾經的顛沛流離,只是少了父親的陪伴。。弟弟已經走上了和我不同的命運,成為了一名打工族,穿梭在茫茫人海中。
我行走在旅途上,一路向著遠方,背負著越來越沉重的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