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中年婦女,默默地捧著這本鮭魚科普書看,本來是想看完之后把它當做鮭魚科普知識講給孩子聽的,讓他多懂一些知識。沒想到我竟然被《鮭魚回鄉記》里面風趣幽默的語言笑到了,忍不住把一些段落讀給孩子聽了。
《鮭魚回鄉記》
貝佩·托斯克和阿曼多·夸佐著作的《鮭魚回鄉記》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瑪爾塔和杰森是一對大西洋夫妻鮭魚,他們為了能回到家鄉挪威的曼達爾塞爾瓦河去生育后代,一路經歷了多種艱難險阻,有經歷海豹的追逐,兩魚暫時分離;有經歷寄生蟲感染,瑪爾塔的生命差點終結在路上的驚險,也有杰森被釣魚人釣上來差點失去生命的經歷……然而,經歷種種危險,他們最終達成了自己的目標,建立了幾千個繼承人的大家庭。
同時,本書也穿插著講述釣魚人精心準備魚餌去釣魚的經歷,或沒有收獲,或與鮭魚戰斗的經歷,讓讀者的心都不由自主為鮭魚擔心……
這本書的語言風趣幽默,在輕松又愉快的氛圍中科普了鮭魚及鮭魚洄游的知識,同時還有釣魚的相關知識,如飛蠅釣和羽毛鉤等,不失為一本優秀的魚類科普讀物。
而他們現在必須逆流,再次經過那些狹長的河道和窄口,所以應該冷靜下來。躲開每一個漩渦都是值得贊賞的杰作。
靠他強壯的身體,尤其是靠用頭鑿在巨石上,杰森用力量解決了航向問題。
這種地方熱門的秘訣,除了在于人類的保護,主要在于它的礫石和河底對鮭魚繁殖來說非常完美。河底大部分是由小的鵝卵石組成,魚卵可以在上面固定,并且在石子之間找到庇護所,否則會被河流沖走。
逆流而上的鮭魚停止了進食。
雌性鮭魚會用尾巴用力地拍打河底,根據自己的體型和力量大小,清理出或多或少大一點的洞。
除此之外,《鮭魚回鄉記》與其他科普讀物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它用了擬人的手法,小說的筆法去寫了鮭魚科普知識。夫妻鮭魚互相斗嘴的經歷,看得人不由自主要懷疑作者是不是在自己身邊裝上了監控,太像我們人類夫妻的斗嘴經歷了。
杰森若有所思:“我們在這里沒有食欲,親愛的。”
“但我們還是能行動。”瑪爾塔觀察到。
“費爾南多曾經說過,吸煙產生的化學反應會讓人感覺饑餓。”
瑪爾塔脫口而出:“你告訴我,讓你和那個蠢蛋綁在一起的那根無法磨滅的絲線在哪里?它在你頭骨的哪個部位?我把它給你咬下來!”
這一小段太像你的老公有一個朋友,而且你老公還整天聽不進去你說的話,反倒把他朋友的話當做圣旨一般去反駁你,還有比這更讓人氣惱的嗎?也像他們兩個形影不離,好像有一根線綁住他們,讓他們永不分離。作為妻子的你反倒像多余的人一般,強行闖入他們比珍珠還真的友誼之間,簡直就像個罪人一般……
《鮭魚回鄉記》故事情節吸引人,夫妻鮭魚一路上的經歷讓人忍不住要代入進去,想到自己也如他們一樣經歷了危險,心不禁要緊張起來;脫險之后,我們也會忍不住松了一口氣。
好的科普讀物能讓人學到知識,也能讓人深思。這本《鮭魚回鄉記》科普的知識足夠有趣,背后的道理也引人思考,關于環境,關于人類活動給其他生物帶來的影響……我們要愛護環境、保護海洋還有魚類。
有這樣一本風趣幽默的鮭魚科普書,簡直讓人愛不釋手。樂呵呵的我,看著書笑,孩子都被我吸引了,忍不住要叫我講給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