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秋葉大叔的定位課后,嘗試著用三步法“拆解”了一下國內嬰幼兒睡眠界領軍人物“小土大橙子”。如果你家有睡渣,你一定聽說過她;如果你尚無寶寶,你可以提前向她學習以避免陷入誤區。
媽媽群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如果我在懷孕時就知道小土就好了”。
2013年,剛生完小孩被盲目按需喂養,小睡短,頻繁夜醒等一系列睡眠問題困擾的小土,發現在互聯網上幾乎找不到嬰幼兒睡眠相關資料。走投無路的她,偶然得知了《實用程序育兒法》這本書,從此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她研究了所有能找到的相關書籍,幸運地在實踐中找到了改善之道,并將這些體會總結成《向整夜覺前進》、《沒有不會睡的寶寶,只有不會哄的大人》等帖,發在微博。
她驚訝地發現,原來有這么多人都為嬰兒睡眠問題所困擾,迷茫著找不到方向。很快,她每天都能收到幾十上百條的求助。她說,那是她最初堅持下來的動力。
階段一 定位:更換游戲,殺進潛力市場
原本在外企工作的小土,在每天接到網友求助后,發現嬰幼兒睡眠市場在國內幾乎是空白的,擁有巨大潛能。從頭開始更換游戲需要很大勇氣,但在糾結過后,想到在幫助網友解決問題后的成就感,她決定,放棄外企工作,死磕嬰幼兒睡眠領域。
在堅持自學的同時,她不斷把所學知識總結成帖子分享出來,并堅持在微博給求助的家長們答疑,慢慢地吸引了越來越多家長的關注。一邊輸出掌握技能,一邊分享答疑積累勢能,很快,2014年,她成為了國內首位拿到IMPI睡眠咨詢師認證的人。
階段二 卡位:嬰幼兒睡眠咨詢師
很快,小土開始在線下嘗試做公益講座,效果很好。為了更好地總結睡眠知識,她開了微信公眾號,總結出了長長的干貨文檔,免費放在公眾號中供粉絲下載,把微博中想要系統查找相關資料的粉絲引流到微信。
在2014年,就有媽媽建議小土推出睡眠課程,但她覺得自己都還在進修,積累尚不深厚,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2015年,在技能打磨成熟到一定階段后,她推出了“小土睡眠課”,受到在別的母嬰號粉絲群開講座的啟發,為買了課程的學員建立了兩個群:“月齡群”和“共學群”,一個是同一月齡出生的群,一個是同一月份買課的群,為學員提供縱向、橫向交流的空間。
階段三 上位:社群運營、公眾號運營及出書
在成功推出課程之后,小土并沒有滿足于階段性成功。嬰幼兒睡眠領域的巨大潛力讓競爭者紛紛殺入,甚至有公司試圖制定行業標準,提供上萬元的高價培訓,批量培訓“嬰幼兒睡眠顧問”。
小土并沒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斷前進。2015年,她把積累下來的經驗總結成了20萬余字的稿件,集結成冊。2017年3月,《嬰幼兒睡眠全書》終于出版,在當當預售當天,6000冊首印一搶而空,出版社緊急加印。
不僅如此,她還不斷豐富社群價值。在月齡討論群中,小土會定期發紅包,為搶到的學員進行答疑,還會安排大月齡群中經驗豐富的媽媽或母乳指導到小月齡群駐群長期答疑。此外,還不定期邀請專業人士、媽媽達人進行跨界講座和分享,涉及到輔食、玩耍、大運動、厭奶、親子溝通等各個主題。
定位、卡位、上位,本身就是不斷循環的過程。在卡好睡眠這個位后,小土的公眾號收到越來越多粉絲的投稿,涉及疾病、心理、家庭協調、輔食等各個方面,粉絲因睡眠而認識她,卻能在她的公眾號上獲得比睡眠多得多的知識,她成功卡到了更大的位。
總結她的成長歷程,恰好呈現了定位、卡位、上位的流程。
我09年從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畢業后,一直在一家老牌外企工作,有著不錯的職位和穩定的收入。 從業余興趣轉變為全職專注于睡眠,對我來說是行業的巨大轉變,也一下子失去了收入。我一個人,沒有背景,沒有團隊,不隸屬于機構,著實困難重重。但當時的想法就是,集中精力專心把書完成,寫一本中國媽媽自己的睡眠書,把大家的經歷、感受、智慧都匯集起來,有理論更有接地氣的實操,讓需要的人能有系統的參照,也就一兩年時間,大不了之后再回去找工作。這個世界的誘惑很多,剛開始家人曾問我:“辛苦寫幾年的稿費也許還不如一個月工資,圖什么?” “有那么多粉絲為什么不接點廣告賣賣貨?”我也為前途迷茫和困擾過,但是對這件事情,我知道自己的內心是堅定的。
從初心出發,看清楚了自己要承擔的后果,她選擇了轉換行業的定位。雖然路途中很艱難,但她一直堅持了下來。當然,她的成功并不僅僅因為這個,我想更多的是因為她待人真誠、充滿熱情,正是“利他主義”。她可以在微博堅持給家長們免費答疑,可以無私分享長達50頁的經驗文檔,可以在出書后把稿費全捐出去做公益,可以堅持給投稿的家長們稿費并介紹她們的公眾號。她沒接過廣告,沒搞過團購,不蹭熱點,不標題黨,卻已經是母嬰界的超級IP,以一己之力帶動了國內嬰幼兒睡眠行業的興起。
她說,“成人的世界,本就沒有容易二字”。但能夠做有意義,有價值感的事情,就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