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不是感冒,是傳染病,是一種瘟疫。
流感年年有
癥狀各不同
那年奧司他韋一戰成名
中醫肯定也行
這幾年臨床中應用中醫中藥治療流感也可以做到一劑愈,中藥的組方配伍等用藥理念具有可重復性,療效上說可以不次于西醫西藥。下面用幾個病例,談一下具體組方和用藥,用藥理念,不僅針對退熱,還有頭部及肺部的炎癥滲出的抑制,及已經滲出的快速吸收。
之前呢先牢騷一下,組方原則是根據經方的原則,并不用原方甚至原藥。就像胡希恕先生講的,六經辨證六經用六類帶有陰陽屬性的部位(胡老講的更詳細清晰)更好理解,說傷寒論的方子多是用來對付夏天吹空調,吃冷飲之類受寒涼侵襲致病的磚家很可笑。瘟疫傷人,有陰寒有陽熱,在歷史上也是,有的瘟疫投涼藥無效且加速死亡,有的瘟疫投熱藥不行,溫病學說呢多用清,袪之法(達原飲還真有些例外),實在概括不了所有的瘟疫的應對,普通人們也會想到清熱解毒這個詞,解毒對,清熱解毒更像西醫對病治療的方式方法,如果有效就應該用西醫的規則辦,就像青蒿一握絞其汁,然后提取青蒿素,哪味藥治哪種病,甚至按公斤體重用多大量,怎么用等等,對證治療與對病治療結合應用最好
如果還不能正確拿出對病治療的方案,那就辨證論治吧,就像下圖幾個傳染病患者舌象,可窺一二,
圖234舌苔厚膩略黃,舌質青暗,是寒濕夾雜輕微的郁熱,圖5舌苔略黃厚,舌質是舌尖偏紅中后部瘀暗,寒濕兼寒濕郁久化火挾瘀,怎么治療后面再詳細分析,圖1舌紅苔薄黃就不用講了,西醫甚至都能開出正確方子。
疫氣流行,感者多,患者的四診表現,正邪交爭之初或發病或無感覺(就像無癥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寒熱陰陽有不同,之后證候大多類似(這也是瘟疫用藥可以對病治療的佐證),后期轉歸又有不同,
病例1:
楊XX,女,8歲,2019年冬,發熱由38漸至40.2℃十余小時無汗出,頭痛略暈略有嘔惡,眼結膜充血,舌略紅,脈數,發病于流感季節,同學接觸史
筠姜10g黃芩20g丹皮20g半夏10g
茵陳30g當歸10g雙花20g瓜蔞10g
甘草16g一劑煎服
傍晚服藥,第二天早晨體溫正常,諸癥皆無,孩子的父母有些不太適應,非要再拿一付藥鞏固一下,
茵陳20g黃芩10g當歸10g丹皮10g
雙花20g白芷10g前胡10g竹葉3g
甘草10g
隨訪正常,就這么簡單,就好了
病例2:
王XX,女,16歲,2019年冬,上午低熱,下午高熱40.2℃無汗出,前額部頭痛,咽痛,眼結膜充血,大便3天未下,舌質略紅,
筠姜12g青蒿20g黃芩20g丹皮20g? ?
白芍30g雙花30g連翹15g甘草10g
前胡10g大黃5g? ? ? 一劑煎服?
晚6時開始服中藥,至清晨熱退,食欲差,略有嘔意,大便未下
青蒿20g黃芩20g半夏6g甘草10g
白薇10g白芍30g連翹15g丹皮20g
大黃6g生姜15g? ? ? 一劑煎服
隨訪當天上學了,未再有反復
病例3:
董XX,男,55歲,貨車司機,2019年冬被患病同行傳染一天,自述本人自三個月前患大面積皰疹愈后,感覺體質特差,不耐勞不抗病,這次僅與患病同行對面說話十幾分鐘后不久即感覺全身不舒服,現癥狀,全身特別酸痛乏力,前額部頭痛嚴重,輕度咳嗽略有胸悶,眼結膜充血,低熱38℃無汗出,舌質舌苔無明顯異常,
麻黃6g杏仁10g桂枝20g白芍20g
筠姜15g青蒿15g黃芩20g丹參30g
當歸30g魚腥草30g連翹20g甘草10g
枳殼10g前胡15g丹皮30g? ? ? ? ? 3劑煎服
服藥后第二天早晨熱退,下午37.5℃,頭痛輕,第三天早晨體溫正常后未再反復,頭痛無,第四天來診,略有咳嗽,乏力大輕,無汗,但是看其舌象,舌質青暗嚴重(比圖2.3.4的暗)舌苔正常,自述這幾天有黑便略稀,里寒嚴重,必須用藥
麻黃10g杏仁10g桂枝30g甘草10g
當歸20g魚腥草30g石見穿30g魚骨30g
黃芩20g筠姜10g大黃6g草蔻6g
茵陳30g竹葉10g? ? ? ? 5劑煎服
隨訪已無任何不舒服的感覺,舌質接近正常,未再服藥
病例4:
王XX,46歲,2019年冬,流感病人接觸史,全身酸痛乏力多日,現癥狀鼻流清涕如注,前額部頭痛,低熱畏寒無汗,,輕微咳嗽痰少,眼結膜紅,舌質輕微偏暗苔正常,
麻黃10g杏仁10g桂枝24g白芍24g
丹皮24g筠姜15g青蒿20g黃芩24g
連翹15g石見穿30g白芷15g辛夷6g
當歸24g甘草10g? ? ? ? ? 2劑煎服
服藥后熱除,頭痛無,鼻塞粘涕較多,夾雜少量黃涕,耳堵脹感頭脹感,輕度咳嗽少量粘痰,舌質略暗
麻黃3g麻黃根3g杏仁10g桂枝30g
白芍30g白芷15g辛夷10g黃芩20g
黃連10g連翹10g甘草10g? ? 3劑煎服
諸癥除,耳堵脹感一劑除
1,為什么用筠姜不用普通干姜,因為一直用筠姜,普通干姜沒試過
2,為什么初起就用小柴胡湯合甘草干姜湯,本年度流感就像病例3,4那樣,治療得當舌質不會變青暗更不會青瘀暗,沒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比如很多輸液打針數日來診的,舌質就會像圖2,3,4,5中的那樣,很暗,甚至更重,也遇到過初起即舌質青暗嚴重,面紅眼結膜充血嚴重并發熱的病例,“五疫之至,無問大小,癥狀相似”,初起時因個人體質不同瘟疫侵犯程度不同癥狀可能有所不同,但總會在某個階段癥狀相似,在這個階段更能判斷出此瘟疫的陰陽寒熱屬性,像此次流感判斷屬于陰寒性質,一開始即表現全身癥狀,眼結膜充血很有代表意義,表里半表半里俱病,時間三五天甚至更短還會表現不同程度的三陰證,一開始即用救里加和解的辦法,觀察療效治愈速度較快,沒有發現其它變證等不良反應,此疫毒說直中臟腑也不為過,膜原一說我們知道記住就可以了。
3,小柴胡湯合甘草干姜湯為什么用茵陳青蒿不用柴胡,用和解的方法,選取了青蒿而不用柴胡,用干姜還是用草果,說到底還是因病而做出的選擇,觀察干姜是直接抗病毒的原因好得快呢,還是因為調節體質,幫助病人袪邪外出更多呢,好像二者皆有,就像麻黃治病也是二者皆有。另,對于初起即高熱(多數在39.5-40.2℃之間)的患者,早期用藥一劑即愈,諸癥皆無。而那些低熱患者反而時間要長,原因是不是個人免疫不同,疫毒在體內潛伏期長,繁殖的更多侵犯的系統器官更多造成的?傷寒直中也有了現代解釋哈
4,麻黃湯和桂枝湯或二者合用對于初起炎癥的滲出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關鍵你得會辯證施治,對于已經滲出的桂枝湯有很好的促吸收作用,劑量上面有,可以少加麻黃(或根),病例4中的頭重耳堵,不要只從細菌病毒處考慮,體液充斥了嗎?進入組織進行正常循環就解決了,經方實驗錄曾講過一個病例,說一人外感后,吐綠色痰濁甚多,經過辯證就開了桂枝湯一診而愈,作者講了一句話,古人不欺人也。白芍固然有抗菌作用,但辨證論治后的桂枝湯幫助病人袪邪外出更重要,另現在白芍飲片有從地里挖出就切片曬干的,有挖出后水煮去皮,曬干,到飲片廠再水泡浸透,切片烘干,甚者為顏色好看再硫熏,藥性肯定不同
5,還是說這個已有的炎癥的滲出,成人咳吐排出肯定加速病情恢復,夫甘遂之破水飲,葶藶之瀉癰脹,與皂莢之消膠痰,可稱鼎足而三。小青龍湯去麻黃加蕘花也是對付這種滲出的辦法,還是那句話要辨證論治,早期外感只要治療得當如果有胃中停飲吐出來肯定也是恢復要迅速,比用藥化飲要快些,兒童不會咳吐怎么辦,對于稀薄之痰豬苓利尿也是個沒好辦法的辦法。膠黏之痰牛黃肯定有很好的作用,畢竟賣藥材的對“牛黃化痰,麝香透手”不是隨便說的,有這種作用的才被認為是真藥,牛黃買不到現在肺部支氣管鏡灌洗解決了很多問題。
6,黃痰黃涕,黃芩黃連就解決了,為什么還用一兩味清熱解毒藥,就太陽經病來說,胡老也說過用經方對證用藥后,有的也會繼續傳變入里,為什么?這時候清熱解毒藥有些作用,感覺只用經方那些藥即使不傳變,但是扁桃體淋巴結會腫大和不舒服,加上清熱解毒藥就不會,黃芩黃連在這里可以理解為抗菌藥,對這個時候的扁桃體淋巴結腫大和不舒服不起作用,雙花連翹等等可以起作用
7,治療中后期,就像圖2,3,4,5的舌象,用桂枝當歸溫通陽氣,或加豬苓,通陽不利水非其治也,或加干姜總是要辯證施治,圖5的寒瘀熱夾雜當然要寒熱藥并用,比如當歸丹皮,本經云,當歸治咳逆上氣,寒熱灑灑在皮膚中,柴胡湯中的人參,多人疑問是否現在的人參,我在臨床應用中觀察在感染性疾病中,若非救逆用人參確實助火大些,用西洋參更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