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營結營了,我自身的改變真的不小,養成了早睡早起、堅持每天讀書寫作的好習慣,于我是很大的收獲。但最大的收獲是,我改變了另一個人。
這個人是我老公。
老公是警察,在基層派出所工作,特別忙。兩個星期才回一次家,節假日也要值班,連春節也只放兩天半的假。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常是晚上加班,第二天早上起得很晚。睡眠時間和我們不在一個頻道上。
在我參加行動營前一個星期,老公調到局里一個清閑的部門,每天朝九晚五,工作生活極有規律。他一下子從家里最忙的人變成了最閑的人。整天無所事事,不是玩手機就是追劇,毫無目標,毫無理想。
而我,加入行動營后,變得越來越忙。忙到沒時間陪孩子,沒時間和他交流。他很不滿,開始煩躁了,說以前我總嫌他沒時間陪我,現在有時間了,我卻不理他。我說忙死了,時間都不夠用,哪有時間。他說:你已經走火入魔了。
一天中午,我匆匆吃完飯,又開始坐著打卡,家婆對著我嘮叨:整天看手機。這句話引爆了他的火氣,一把搶過我手機,吼到:馬上睡覺。我想搶回,無奈他人高馬大,我一弱女子根本就搶不過。他下了最后通牒:不午休就把手機扔掉。
我流著淚躺床上,思緒萬千。是我變了,還是他變了?怎么變成這樣了?不是說來行動營一切都會變好嗎?別的小伙伴都能做得那么好,早早打卡,還有空出來群里蹦跶,刷存在感。而我的生活怎么變得越來越糟糕?哭完,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咬牙堅持。
不幾天,孩子因為我疏于照顧感冒了。老公并沒有幫忙照顧孩子,反而質問:你是想成為網紅嗎?每天這么拼,參加這個行動營到底有什么好處?!
我很堅定地回答:好處很大!如果是以前,你這樣對我,我想死的心都有。可現在,我會換位思考,我理解你,所以不會太計較。
過后,他說我的這番話令他震驚。
第二天他要去貴州,幫他收拾行李時,我把《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放到他旅行包里,說有空讀讀。他嫌重不肯帶。
四天后他回來了。傍晚,我再一次把《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遞給他,這一次他接過去,然后跑到陽臺后面一口氣讀了差不多一半,等他走進房間后,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打算今晚讀完再睡。我驚喜萬分,蹦起來說:你不會失望的!
一天我回到家,看到老公坐在沙發上看《雙城記》,問他書哪來的,他說書店買的。我感到訝異,這個男人,前半生都在忙工作,哪有空去書店逛啊,如今竟自己去書店買書。
我試探地說:你要學洪鎮洙嗎?我有那么多書你怎么不先看那些呢?他說:我覺得要先從名著讀起。然后我們就“該不該按書中的方法照搬下來”這個觀點交流了很久。這一次,我們交流地很愉快。這一次,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讀書能改變人的思想。
接下來的日子,他把筆墨紙硯拿到辦公室,閑時就練字,回到家不是看書就是聽書。開始主動陪孩子玩耍了,不再煩躁了,變得溫柔體貼。
我突然明白,這段適應期,他需要的不單單是“倒時差”,更是靈魂的陪伴。
如果是以前的我,大概永遠不會懂,我只會一根筋的認為一切都是他脾氣不好。
而今,我懂。我理解他煩躁背后的種種原由,可喜的是,我竟然懂得如何去化解,如何用自己的“改變”去改變他。
見識、改變,這一切是行動營的功勞。
記得行動營開班那天,聽上期最佳發言,我對老公說我想成為那樣的人,他當時對我說那你就加油吧!
如今,我告訴他,我在連隊里獲得兩次筆記最佳,還在行動營里獲過一枚勛章。他說:期待你成為下一個洪鎮洙,甚至是二志成、鄭會一。
我說:成為牛人,我從不敢奢望。但,我希望能成為牛人背后的那個女人。
此刻,他正在聽路騁老師的課,并認真做筆記,他準備下半年自己出去創業。
參加行動營前,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遠方有更好的自己。
參加行動營后,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遠方有更好的我們。
很多行動營的小伙伴都細數了自己的收獲,無論他們列舉多少,我都覺得,我是收獲最多的,最賺的那個。因為,行動營,改變的不是我,而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