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衛國先生,1952年7月15日出生,祖籍安徽省桐城東鄉,今屬于樅陽縣。該縣是著名的武術之鄉,先生自幼文武雙修,筋強骨壯,機敏力神,先后學習少林、華拳、形意拳、東鄉拳等,少年時代就在十里八鄉小有名氣。
1965年經人引薦,方衛國有幸拜武林奇俠,峨眉派傳人尹平林先生為師,系統學習峨眉派拳法和功法,練得一身好武藝,未及弱冠便在同輩中鮮有為敵,先生在修煉峨眉樁法和功法的過程中無意還練成一身特殊功夫,為日后在武林奠定基礎。
1975年先生在安徽大學讀書時有幸拜時任安大體育系教授的蔣浩泉為師,修煉蔣門功法。而蔣先生是精于技擊,功趨化境的集中外武技于一身的武林泰斗,在蔣先生的悉心栽培下方衛國的實戰能力突飛猛進,特別擅長接手,對時空感的把握十分精準。與人交手,常常眼不視人,僅憑感覺就能從容應對,具備以一當十的對抗能力。
1981年初時任上海市武協副主席、中國太極拳名師楊澄浦大師的衣缽傳人傅鐘文大師來淮南講學,方衛國有幸拜師學藝,后被其第五代傳人傅聲遠收為入室弟子,先后得到傅氏父子的悉心傳授和指導。幾十年來先生一直追隨傅家參加各種武術活動,全面繼承了拳、刀、劍、桿、推手等功夫,不斷修煉楊家功夫并且發揚廣大,推手斷手,無不精到,化人發人,綿里藏針。
1990年先生經六合八法吳翼翚大師愛子吳英華先生的引薦,跟隨吳翼翚宗師衣缽傳人梁啟忠先生習練華岳心意六合八法拳法,時常拜讀吳翼翚宗師遺墨、手稿、認真琢磨拳理,研究拳法,從而使先生的動作更上一層樓,隨意一動之間,肩架無不合理,周身無不渾圓,如入六合之境,技擊更趨神妙,內外鼓蕩,神形合一。
1995年受時任武協常務副主席蔣浩泉之邀,先生參加在美國西雅圖召開的第一屆世界武術大賽,擔任武術大會副總裁,兼任武術對抗項目裁判組組長。比賽期間先生代表中國與各國武林高手切磋技藝,在與西洋拳手、日本空手道、韓國跆拳道等高手對抗中無一敗績,震驚中外。
先生擔任淮南市武術協會總教練多年,一直致力于楊氏太極拳、華岳心意六合八法拳的研究,每招每式皆能拆解,技擊高超,先生還總結出楊氏太極拳有三種練功心法:內氣打、竅位打、神意打,并且將此三種心法用于其他拳法的訓練,得到了神奇效果。練習者周身經絡很快打開,功力迅速提升,且可以做到收放自如。此外,先生還總結出心意六合八法拳的內功養生實戰套路(待發表),適用于各門各派內家拳的練習。
方衛國先生善于思考,勤于苦練,融會貫通,博采眾長,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健身和技擊拳法,讓練習者受益匪淺。先生雖然武功超群,為人卻十分低調,謙和沉穩的性格深受武林同道的愛戴。先生德藝雙馨,為人謙遜,誨人不倦,不計得失,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武林同道,弟子和學生遍及全國各地,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武術精神作出了杰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