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加入了一個溝通訓練營的課程。老師在講了一些溝通的基本邏輯后,按各種重大場景,講了在具體場景下的溝通策略。學完以后,我覺得溝通中,最最底層的一條,就是:牢記目標。
蔡康永老師有一個很貼切的比喻,他說聊天就像打乒乓球,他打給你,你接住,再打回去。你來我往,才有意思。更深一步地講:溝通是個無限游戲。我們的目標,大多數時候,是讓這一場溝通繼續下去,讓我們的關系能繼續,能發展。
具體到一些場景中,我們有時候會面臨比較艱難的溝通。比如,怎么批評一個人?在這樣的場景下,我們的目標是什么?讓他做出一些改變,讓這個錯誤不再犯,讓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場景,他的處理方式變得更好。在這個目標下,按我們平時做的,劈頭蓋臉罵一頓,能達到這個目標嗎?不能。所以老師給出的關鍵詞是:刷新。讓他走的時候,能刷新他的行為。這才能達到批評的目的。
再說一個,即興發言。想想,主辦方沒有把你排在正式發言列表里面,就需要你即興簡單說兩句。你真的重要到需要長篇大論滔滔不絕說你的3年計劃5個指導思想嗎?并沒有。人家也就意思意思,讓你起來捧個場。目標是,捧場。然后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是捧場,要怎么做?就地取材,贊美一下對方。說說你回去以后的行動。把光打到別人身上去。
說的這里,會不會能讓你反思一些平時的迷惑行為?比如動不動就跟家里吵個架。。罵兩句亂丟襪子的男票,搞得自己也很沮喪。覺得這日子沒法過了。
想想你的目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