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安徽女子攔高鐵事件,因個人素質問題,為一己私利置大眾利益和公共安全于不顧,在社會輿論和網絡媒體的無限放大下,終于贏得了全網的口誅筆伐。
由于該女子缺乏對規則的敬畏意識,對違規結果的錯誤預判,以及事后對媒體陳訴其攔車理由時發出的反問“我有錯嗎?”等等一系列的言行舉止成功觸碰到我們的怒點。
短短幾天內,引發網絡熱議,該女子及家人的私人信息迅速被人肉出來,她是一名公辦教師。事后,迫于輿論壓力,學校對該女子進行停職處理。該女子的家人尤其是視頻中出鏡的手足無措的小女孩,心里也都留下陰影。
簡單的事件卻引發極大的關注,主要是因為其特殊的身份——教師。
誠然,該女子的錯誤行為無可厚非,但其身份才是招惹公憤的根源。同一事件,把這位公職老師換成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因為某些緊急情況攔車門,可能熱度就不會有那么高了。
新聞從業人員為了獲得更大的傳播效應,經常會使用最常見的貼標簽化小手段。通過這樣獲得更多的社會關注,成功的把網友們的注意力從個人轉到整個行業,把單一的個案引向了整個教師群體。
往往總是這樣,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只是因為肇事司機是一名公務員,就立馬引起全網對公務員行業的強烈譴責。
但是,個例不代表整體。在我們看待一個事件的時候能不能用去標簽化的眼光看待,簡單的就事論事,該女子的錯誤不應該教師群體來擔責,同樣,簡單的交通意外的個例,也不應該整個公務員系統來買單。
作為新聞媒體從業者是不是該有些基本的職業操守,擅用、用好輿論的雙刃劍。
02
網上不斷有人聲討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她沒有師德,不配作一個優秀教師。此女子從教二十多年,在言傳上的能力得到多次肯定,多次評獲優秀教師。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僅僅因為這件事就否定了該女教師作為一名教師的能力,是不是過于武斷了?
可能確實是有某些緊急情況,使她及其家人不得不坐上這列高鐵,以便及時到達目的地。前不久的元旦節我就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那是去往武漢的動車,由于誤點,排隊改簽時,就遇到了從后面急沖沖小跑過來50歲上下的年齡的一對夫妻,他們手提簡易的行李,直奔最前面的改簽窗口,離我不遠。
說真的我很是反感這種行為,憑什么我苦哈哈的排隊,你就能輕而易舉的插隊啊?可是聽到理由后,心里的那點不甘,立馬就能釋懷了。
那個中年婦女說到,她們家有個親人去世了,由于是臨時接到通知,要及時趕回家,票也不好買,還誤點了,看看這長龍不見尾的改簽隊伍,可想心里有多焦急了。她不停的跟工作人員解釋,最后也成功改簽。
在該女子被人肉后,收到很多正義感爆棚的網友的謾罵,其中不乏很多不明真相的網友,出事后總是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炮轟別人。我無心為該女子洗白,她確實是過錯方,但也不是罪該萬死,無藥可救。
廣大的網民們,是不是可以寬容一點,包容一些,給別人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畢竟普羅大眾,誰都可能會犯錯。
03
當然,作為有身份標簽的人來說,還是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很可能你的言行舉止不僅僅代表你自己,還代表很多跟你一樣身份的人的形象。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民數量與日俱增,在全民上網的時代,我希望大家少用放大鏡看別人,多用顯微鏡看自己,自覺維護網絡環境和網絡秩序,少一點網絡暴力,多一點人文關懷,做有素質的網民。
最后,春運將至,安全才能回家。我們希望在國民素質屢遭質疑的今天,我們都能守好自己的本分,讓我們的國民素質跟得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做合格公民。也希望社會越來越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