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遠見》作者是美國史蒂文.約翰遜,美國的科普作家,媒體評論家。為我呈現了對未來做出有利決策的方法和步驟:繪圖、預測、權衡與決定。
? ? ?《遠見》這樣一本198頁的書,講了關于科學決策的 “三步法”,簡而言之就是三個詞、六個字:繪圖、預測、選擇。看似很容易,其實一點都不輕松 —— 特別是當決策不是給別人做,而是給自己做的時候,可以說是艱難異常!但《遠見》這本書的作家史蒂文·約翰遜卻試圖一再證明:做有眼光、不后悔的決定并不難。
? ? ? 首先應弄清楚的一個問題是,什么是決策能力呢?決策能力“就是在關鍵當口能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的能力”。這個定義非常好懂。但對于普通人來說,很多時候在需要做決定的時候,并不一定就是“關鍵當口”。所以不必拘泥于判斷那個需要做決定的“當口”是否是“關鍵當口”,這個標準是由自己來定的,自己認為是那就是。在這個問題上不糾結,那就可以開始接下來的一步了。
? ? ? ?其次,做決策或者決定時,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態平復下來,既不能急,又不能慌,更不必使做出決策成為自己的心理負擔——不去想那么好,但也不去把它認為是生死攸關;而是要明白,人生總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決定連綴起來的,有的決定事后證明是做對了,有的決定當初是對的但執行的過程中由于客觀因素導致了非預期效果……這些都很正常。只要明白,多數情況下,做決定并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就足夠了,這個時候所要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態,讓自己的頭腦盡可能保持清晰。然后,第一步是列出自己的所有選項,第二步是選擇價值最高或者綜合評估后最有利的那個選項,第三步是調整,不合適就要及時改正改進。
? ? ? ?最后,如果決定已經做出來了,那就要認真去執行;中途可以調整,但不等于就可以草率地終止決策的執行——再決策或者再決定的時候,一定要本著把事情做好的想法付出做出選擇。
? ? ? 所有的一切,似乎也就如此了。很難嗎?似乎也沒有那么難;當然,所有的人也都會同意,這些確實不容易。要想做出對未來有利的決策,確實需要有遠見,確實需要有決斷能力,確實需要一種堅持。
? ? ? 沒有一個人能永遠羸。有的時候,失敗固然讓人感到挫敗,卻并不意味著永遠的失敗。
? ? ? 對最不利事情的預判,無論做什么事情,我們必須考慮到最壞的結果,而且為此做相應的準備。如果做不到這一步,當它來臨的時候,以前的努力都將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