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塔倫蒂諾算是小編喜歡的導演之一,而與他相對應的蓋.里奇常被看作英國的電影頑童。他和昆汀一樣,作品中滿是各種打破常規,隨性而為,一氣呵成。尤其是早期的《兩桿大煙槍》與《偷拐搶騙》,都是一些以輕松的態度玩出來的經典。
里奇兩桿油光锃亮的大煙槍笑譽全球
從他的童年經歷,
就可看出來他的頑童性格。
1968年9月10日,
蓋·里奇出生于英國赫特福德郡
哈特菲爾德的一個軍人家庭,
蓋·里奇的父親是小有名氣的廣告人,
母親是個模特,
在里奇5歲時,與其父離婚,
嫁給了有顯赫聲名的雷頓爵士。
小時候被父親撫養,
他患有讀寫障礙癥,
直到13歲才學會讀寫。
15歲那年,他因服用毒品被斯坦布里奇高中
(英國最好的培訓語言障礙兒童機構)驅逐出校。
此后數年他輾轉于10所學校,
但最終也只拿到普通中等教育證書。
在認清了自己并不是學習那塊料之后,
離開學校后蓋·里奇打了一陣零工,
當過酒保、砌過墻、清理過下水道。
1993年,蓋·里奇的父親為他
在電影公司找到一份電影放映員的工作。
蓋里奇投身到電影事業中,
并將自己的頑童性格完全融入到他的作品中。
首部長片《兩桿大煙槍》以多線敘事、
快速剪輯、有趣的對白
以及機緣巧合的情節設置震撼了許多年輕的觀眾。
《偷拐搶騙》海報
隨后,《偷拐搶騙》則進一步拓展了個人風格,
而這些都是一些以輕松的態度玩出來的經典。
《大偵探福爾摩斯》海報
而《大偵探福爾摩斯》系列的票房成功
讓他的全球影響力得到了非常明顯的提升。
蓋.里奇的作品大多來自英國的街頭文化,是不良青年的犯罪人生,耍的夠酷夠帥,還要有動感十足的流行音樂。導演的街頭童年經歷讓你可以很輕易就把他與學院派的導演區分開,作品的形式更加天馬行空不受拘束,片中也多是些街頭小混混這種不入流的角色。搖搖欲墜的《兩桿大煙槍》結尾那個進退不能的哥們兒讓人從此愛上混亂的英國。
而到了《大偵探福爾摩斯》中,他更是將傳統的西裝禮帽福爾摩斯街頭化,不再那么整潔紳士,但風度卻絲毫不減,尤其是小羅伯特.唐尼的出色的嬉皮演繹,和裘德.洛聯手把腐國文化發揚得淋漓盡致,蓋·里奇作品中的頑童元素也得以一路延續下去。
蓋·里奇在成為導演后,將個性中對主流思想和主流藝術手法的抵制沿用到了電影創作中來,恰好迎合了整個后現代主義時代人們的審美需求,而進入到以娛樂意識與消費意識為主宰的后現代美學之中。
他的電影,在內容上對原有的道德秩序進行推翻,在藝術上追求一種拼貼、跳躍、無厘頭、不穩定的狀態,正是雅俗共賞的、顛覆性的后現代電影特征的體現。里奇具有高票房的電影無疑是成功的。而就藝術成就來看,當將里奇電影置于后現代視域下進行觀照時,也是杰出與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