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閱讀摘錄與批注
1、學習是學+習。先學后習,邊學邊習,習后再學。學是別人知識、經驗方法,習是參悟出自己個性、創新方法來。學別人,習(悟)自己。習還有習到習慣含義。即習=溫習十參悟十習慣。
感悟:只有教、學的改革,沒有習的改革是不完整的改革;從某種角度講,習的效果決定教學效率。放大習、研究習,補上習改短板。
2、教室是什么?教室是我們的愿景,是我們想要到達的地方,是決定每一個生命故事平庸還是精彩的舞臺,是我們共同穿越的所有課程的總和,它包含了我們論及教育時所能想到的一切。這樣的教室,不再僅僅是一個空間,而是師生共同生活的家園。“我們不是來上班的,我們是來和孩子們一起創造生活的。
感悟:教室就是一個微社會,現在教室學生生存狀態,決定未來民主社會走向;教室可能是教師比在家呆的更長地方,教室里的快樂是教師人生快樂重要組成部分,教室里生活質量、幸福指數對教師非常重要,享受課堂,享受幸福!
3、真正的教育應該賦予人兩種力量——“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建設美好”的愿力(willpower)。怎樣才能獲取這兩種力量呢?我希望大家堅定地去培養自己的懷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維。大家還需要清醒認識到,學習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成為某個領域或是某種游戲的勝利者。無數的事例已經證明,和這種價值取向相伴隨的往往是簡單套利的心態,對常識的漠視,自律的喪失,對“奇能淫技”的熱烈追求,和落井下石的冷漠。“精致的利己主義”和“冷漠的自我主義”是對大學精神的背叛。
感悟:教育真諦永遠是讓人求真、向善、追美!教育需要詩和遠方!教育就是種夢、愿夢!教育本質在于創新!
4、什么是對孩子的真愛?真愛是無條件的,愛的對象是“人”本身,而不是表現和結果。真愛沒有條件(如聽話、服從)、不看結果和表現(如成績、名次)、不是投資(將來得到回報)、不需要對自己有用(給自己爭光)。愛是連接,是接納、尊重、信任,是包容、獨立和自由。你真正愛你的孩子嗎?其實,很多人已經喪失了愛的能力。
感悟:請無條件愛孩子、愛自己家人吧!真愛也是奢侈品,真愛也需要修煉。
5、既不想被捧殺,也不想被棒殺。不跪著教書,但會跪著考試。畢竟我的學生未來是要進考場的。一味高呼偽素質教育,讓孩子考不了高分,也是耍流氓。既關心眼前的分數茍且,也關愛孩子的詩歌和遠方。既能在課堂上揮汗拼命,又能在假日里發朋友圈。憑良心教書,靠本事吃飯。不羨慕于浮華,不諂媚于權貴;仰無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感悟:底線不能丟,不跪著教書!改變自己能改變的,適應自己不能改變的!
6、未來的知識將更加追求結構的互聯互通、鏈接成網,強調知識的寬廣精深、層次嵌套。希望在課堂教育、慕課教學、移動學習、網絡平臺的創新互動中,建立廣博深厚的知識結構、融會貫通的思維方式,形成開闊的見識、深入的認知、跨界的經驗,使寬厚的知識成為引領未來的基礎。未來的能力將更加呼喚知識建構,講求在深層次學習基礎上的新智慧建構、方法論建構。
感悟: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盡情擁抱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做機器不能做、不能替代的工作!
感恩微信觀點中的愿創者及傳發者,向你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