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老工房”里,雖然和聞名于世的石庫門一樣,是上了年頭的老建筑了。但是“老工房”已經是一間一間的標準房型了,那些老上海弄堂里的韻味,到了我們這兒也淡了許多。只有一樣,那就是一家離我們家很近的小店,上海人也叫它“煙紙店”。
?有多近呢?只要走到樓下,往左手轉一個彎,就是那家小店了,幾分鐘的路就到。那小店里賣的東西,自然不會像便利店一樣齊全,盡是些小東西:日用的酒精,創可貼;拆到最小包的零食,甚至,有小孩子玩的一些小把戲。(上海人有時把一些孩子玩的傳統玩具,叫做小把戲。)說實在,到了二十一世紀,除了“近”這一個優點,“煙紙店”好像難以生存了。
?可是在我眼里,這拐角小店,永遠有它獨一無二的魅力。
(一) ?迷迷糊糊記得,這小店打我出生起,就在那里開著了。那時是老板和老板娘,店里還時常臥著一只懶洋洋的大黃貓。我從小,就喜歡到那小店里頭,買點好玩的。那時的店面也簡單:一間土房子,正中央放了一個玻璃櫥柜,四處堆滿了大大小小的框子,放了各式各樣的東西。
?我在鹽水棒冰的陪伴下,一年年地長大著。老板和老板娘年紀大了,就把小小的店面偶爾交給兒子,一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大黃貓不知何時跑掉了,店面里換成了一只黑白色的小貓一一一依然是只被收養的流浪貓。我的習慣也沒有變過,每天放學,就多走兩步去買到好吃的解解饞 。自然和店面的大哥哥混得很熟,有時老板娘也在,就嘮嘮嗑,聊聊天,兩家都是熟悉的。
?突然有一天,有一群工人帶著水泥,來到了小鋪前。小店原來是設計好的,把一面墻拆成了大門,安上了玻璃,客人進出很方便,而這些工人來,就是為了把這個違章給拆了。這擺明了是不讓他們家營業啊,我心下一驚,連忙跑到小店里想問問。店里只有老板娘在,我急忙問她:“嘟嘟阿姨,這小店是要拆了嗎?”老板娘嘆了口氣:“政府說我這小店改裝的不符合規定,要恢復原狀。”我在心下躊躇了一下:“那,老板娘,這小店你還開不開了?”老板娘的眉眼間閃出一絲堅定,我甚少在溫柔的她臉上見到這樣的表情。“開,這店我在一天,就要開一天下去。”我也沒想太多,嘆道:“是啊,那樣家里寬裕些吧。”老板娘搖搖頭:“這回你猜錯了。你知道三十二號樓那個貓阿婆嗎?”
?我點點頭。貓阿婆膝下無子,丈夫好多年前也去世了。她自己在大病一場后,決定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于是開始喂養和收留小區里的流浪貓。小店之前的那只黃貓,就是因為太野,貓阿婆家里養不住,這才交給了老板娘。小區里大部分人都曉得她,也格外尊敬她,大家久而久之就不論輩份,都喚她貓阿婆。我有時見了她,也會聊上幾句。
?“這么說起來,我好久沒見到她了。”我對老板娘道。老板娘點點頭:“這就是為什么我要開著這家店。”看到老板娘臉上認真的表情,我認真地聽她娓娓道來。“我這小店啊,其實早就沒法盈利了,不巧的時候還會虧本。一子一女也都有工作了。但是。。。”她轉頭看向那棟樓去,臉上有著擔心,又好像欣慰:“貓阿婆快九十了,眼睛不好了,她又節儉不肯請個保姆。她就有一大半東西,是在我這里買的。我這店,不求賺錢,只求好好開下去,給她行個方便。”老板娘的眼睛亮晶晶的,好像這已經成了她生活里一件重要的事情。
?“嘟嘟啊,你們這里紙巾進貨了嘛?”不知道什么時候,許久不見的貓阿婆來了,她笑得一如既往,只是那雙明亮的眼睛已失去了聚焦。老板娘連忙從桌子上拿起一包紙巾,遞到貓阿婆手里:“我剛進了好多貨,您拿著啊,還有肥皂,一共六塊錢。”貓阿婆從包里拿出了錢,笑呵呵地走了,老板娘一直目送著她走回單元樓里。
?也在那一刻,我的眼前突然一片模糊。因為,那張桌子上有一張收銀單,上面打印著“XXX品牌紙巾 ?1 ? ? ?XXX香皂 ?1 ? 總計:11元”眼里的淚水沒有落下來,卻深深震撼了我。
如果你忘了帶錢包,走進一家便利店會怎么樣?當然是被轟出來。只有這么一家小小的“煙紙店”,里面的老板和老板娘會告訴不好意思的我:“沒關系的,你可以賒賬,明天再給我。”那些便利店的角角落落總是干凈無比,而這小店的角落里,常常堆滿了代小區居民收的快遞,堆得高高的。小老板還會熱心地提醒窗口路過的人:XXX,你家要的什么什么郵過來了,到我這兒拿吧 。”
?這家小店,沒有任何過人之處,卻這樣存在了很久很久。沒什么復雜的原因,只是因為有老板和老板娘的愛心,有居民們的幫忙和喜愛,才讓這小小的店面支持到了現在。即使再多的錢,你也很難在機械化的店中買到溫暖,而在這里,你無需多少錢的花銷,就會感受到來自人情世故的溫暖。
?我暗暗許下一個決定,只要這小店存在一天,我就會繼續吃這里的鹽水棒冰,繼續和老板娘一起,讓這里成為一個“買”的到溫暖的商店。
?如果有一天,小店還是要被現代化的潮流帶走,我依然會深深地記得,曾經有一家小小的“煙紙店”,就佇立在左手邊的街角,里面藏了很多很多故事,還有只屬于我們的人間溫暖。
二零一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 ? ? ? 銀雪兒
銀雪兒,目前為在校學生,就讀于上海市徐匯區田林第三中學。馬上作家常駐作者,部分作品有幸發表于“馬上作家”,“蘇里唐”,“最無聊”等網絡平臺。文章《旅程》節選將發表于《中文自修》2016十一月刊。熱愛文字,越戰越勇的小白,喜歡咖啡喜歡情調。
歡迎勾搭~微信號:Cindy2469743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