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姻
1
世界是一個始終裹挾著浪潮的江湖,蟲魚蝦米在其中翻騰游弋。有的體格龐大、攻擊兇猛,有的身型瘦長、骨架輕小,更有的則形體微屈、隱匿在礁石與水草之間。
這些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水生生物,共生于江湖。原不過,是因為它們的生存均需要寄生于這片海域。某種意義上,它們的成長和繁衍,各自基于江湖中所提供的、適合于己的生存條件。不容否認的是,它們各自利生的條件,在橫向上又有諸多交叉。
社會的江湖也是如此。
有的人位高權重、權傾朝野,有的人家財萬貫、金屋藏嬌,有的人窮閭敝巷、衣衫襤褸,有的人行乞度日、了卻殘生。每一個個體從出生、成長、終老的過程中,均在個人所能觸及的、參差不齊的基礎上獨自開始奮斗。然而,他們所經歷的教育、婚姻、安居、樂業,均是社會大洪流下的普遍趨向。
這些在整體上泛泛而談的趨同價值觀,恰恰是凝聚所有人的紐帶。將這樣整體的社會關照放諸于獨立的個體之上,個體不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整體中相互聯系的個體。然而,盡管相互聯系,但是個體的反應各不相同。封閉的人,仍然固守自己的園囿。謹慎的人,保全自己,略作向外的試探。開放的人,則敞開胸懷,熱情奔放。
江湖是整體趨同而個性迥異的集合。
復雜的江湖,是有規則的,也必須存有規則。規則伊始,是為超越個人自制的制度,用來約束個性、統一認知、使得辦事有章法、言行有規矩、個體實力相擔當。當個人主動性在制度未能覆蓋的領域,得到更大發揮時,江湖的規則在制度之外得到了延伸,開始講究人情血緣、勾聯地域籍貫、考察門第家世、牽扯人生閱歷,拼關系,拼背景。
眼下的江湖,便是制度得以延伸的江湖。為滿足自己膨脹的個人欲望、享受當下江湖中的聲色犬馬,便盡悉各種武功路數,廣結人緣、招兵買馬、牽線搭橋、左右逢源,只等萬事俱備。縱使沒有東風,又有何妨。
酒酣盡,胸膽開張。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從此我們是朋友。
我們真得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嗎?恐怕,我們僅僅是萍水相逢而已。
2
世間大部分的相遇,都不過是一場萍水相逢。
在我看來,萍水相逢,要么是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最美好最值得懷念的印記,最容易讓人在事后感到遺憾和后悔的相見,要么是僅僅蜻蜓點水、浮光掠影般滑過心海而后不再驚起鷗鷺的一時漣漪。
前者欣賞這樣悅人而完美的相識,加之以緣份二字,深厚情誼,再續偶然相遇。后者無意,或者認為不恰當、不謹慎,將僅此一次的遇見視為二人友誼的開端。
認識這樣一個人。人前自來熟,能和所有初次相見的人交談甚歡,給陌生人的印象level無比高:可愛、認真、有想法、愛表達、體貼人。然而,私下熟悉他的人,卻不止一次地吐槽他:勢力、自私、做作、八卦。
也同樣認識另一個人。人前訥言寡語,陌生人面前除了始終如一的微笑再無其他,給初相識人的印象:冷漠、孤獨、自閉、不愛講話。然而,了解他的人,卻總說他:樂于助人、開朗樂觀、待人真誠。
同樣的一個人,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如果僅僅是萍水相逢,因為一次寒暄的相見而先入為主,無論是熱絡地開始聯系,還是冷淡地漸行漸遠,何以知曉對方的另一面特質?
萍水相逢,只是人與人相識的一個平臺而已。我僅僅是知道有你這么個人,僅此而已。只是萍水相逢,我并不知曉我們的相識始于怎樣的初衷、是以怎樣的方式達成,又將會以怎樣的途徑繼續。
如果這樣,會讓人敬而遠之,那就遠離好了,因為你并沒有強烈的、想要和某個人認識交往的決心。如果這樣,某個人仍然堅持著想要有所發展,那就在萍水相逢的基礎上,試試看吧。
人在江湖,萍水相逢,是個需要讓人花時間琢磨的事件。有的人,重視與他人的每一次完美相見,對外展露,總是遮擋瑕光,力求盡善盡美;有的人,則強調對他人的每一次真實顯現,隨性自然,大大咧咧,不拘小節。萍水相逢的感知,僅僅是感知到了對方想展現給我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那些隱匿起來的,或許只有時間可以考量。
3
上周,我被簡書平臺的某編輯拉進了某專題的寫作微信群,群成員既包括諸位大牛簡書簽約作者,也包括我這樣的無名小卒。但共同之處在于,大部分的人都是寫作愛好者,有過幾篇被編輯賞識的文稿,私下運營著各自的公眾號。
一天,一位老鄉申請加我微信好友。出于鄉土情結和初次相識的喜悅,我便添加了她為好友。
她僅僅說了句自己是哪哪的人,便拋扔出公眾號名片給我,讓我順手關注一下。此時,我開始有些不爽了。原來加我只是為了推銷自己的公眾號,增加關注量啊。我和你很熟嗎?我為什么要添加一個我不認識的、不是我所喜歡的文風的作者,占據信息呈現空間,向我每日提醒更新呢?
她沉浸在我們是朋友的快樂意淫中。
她喋喋不休地向我強調:如果你覺得我寫的文章不錯,可以分享到朋友圈,說不定你的朋友也喜歡,順手就關注我了。
我只能對她表示呵呵,然后從通訊錄中刪除了她,并且退出了老鄉微信寫作群。
在此之前,我們從未相識;就算是相識,也不過是同在一個寫作群,說了句用來搭訕和拉近感情的客套話,僅此而已。我們的關系,好像并沒有熟悉到,你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僅動巧舌之簧,便央求我為了你的一己之私利,無私地耗費我的個人精力吧。拿搭訕的言辭,來綁架別人的自主以達成自己的目的,這樣的相識,終是浮萍,雨打風吹去。
我們是萍水相逢。但,無論是出于對我個人一次性的消費、還是只憑借三言兩語,便想當然地讓我無所不幫。那朋友,我就只能對不起你了。
縱使如人所說,因為有緣,所以千里來相見。但怎可,對此緣份坐吃山空?
4
人來人往,萍水相逢是人生的常態。
以快速熱絡加深感情、或者迅疾冷漠擱淺相識的方式,來對待萍水相逢,都不是好的處理方式。如果不想錯識人心,如果不想濫交情誼,萍水相逢之后,別著急著定義所耳聞與所目睹。
相反,你需要沉靜,免去緣份之說,拋掉偏頗之辭,以自己本真的心性,在時間的磨砂中,去見微知著,識人辨事。如果沒有交給時間,小龍女如何知曉外表憨實的過兒會是武林高手?如果繼續外貌協會,如何會對妙莉葉?芭貝里《刺猬的優雅》中看門人勒妮的學識感到驚嘆?
每個人都從紛雜的世界中打馬而過。萍水相逢既是再平常不過、容易讓人忽略麻木的擦肩而過,又是可以使友誼柳暗花明的驚喜相遇。
萍水相逢,并不見得盡是他鄉之客。
對待萍水相逢之人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