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集體有一個偉大的靈魂,但顯然不容這種跳梁小丑去腐蝕。
疲軟無力的永遠不會是那些歷經歲月沉淀的詩詞,而是某些人詞窮式的無謂嘶喊。
寫詩的靈魂絕對不是殘忍的,滿口污蔑的人才是。
看到這篇蠢出新高度的評論,此刻再也忍不住要罵,丟人真的要丟到日本去嗎?論據中的《論持久戰》和奧斯維辛,實在是讓一個稍有良知的人無力吐槽了。沒辦法,這些人真的無敵了。
李白和杜甫在安史之亂時候寫的那些神作,在你們眼里難道就是為了“文藝心”能跳起來的人而文藝的嗎?難道它們沒有“讓中國社會各個階層醍醐灌頂的力量?”
不懂就多看看書,不要一句“越簡單的詞,越有力量”就可以掩飾自己的貧乏了。
下面一段張煒的真正有力量的評論,教你們怎么寫評論,怎么做人。
杜甫在飽受凌辱的時候---這種情形并不少見,如早期在長安為求官的苦奔和狼狽;后來衣食無著,竟然到了和猴子們一起爭搶山上野果的地步;安史之亂中從長安城九死一生的外逃;晚年失去了居所,常年漂泊在一只小船上---即便如此,他卻仍然寫出了那么多動人的詩篇,有的算是泣血之作,有的是對美好自然的歡歌,還有的是對千古遙思的寄托。總之,他沒有被命運擊倒,身上總有一股不可思議的頑韌讓其挺住再挺住---這不是另一種“氣杰旺”嗎?
李白別的不說,就說晚年冤獄和流放時期,也仍然寫出了那么多令人驚嘆的杰作,其中有一些還稱得上千古不朽之作。如他聽到大赦令從長江返回時寫的那首“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表現出多么驚人的生命激昂和爆發力。他在獄中受盡了煎熬,可以說心如死灰,竟然還寫出了《萬憤詞投魏郎中》那樣才華橫溢之作---要知道這時候的李白隨時都面臨殺頭的危險,事實上與他一起的同案犯幾乎沒有一個活下來,而他竟有心情進行這樣的“大創作”!這篇作品真是聲情并茂,如泣如訴,長達三十八行:“戀高堂而掩泣,淚血地而成泥。獄戶春而不草,獨幽冤而沉迷。。。。穆陵關北愁愛子,豫章天南隔老妻。一門骨肉散百草,遇難不復相提攜。。。。”
李白杜甫的生命力遠超常人,所以才能夠帶著無數的傷痕嚎唱,這在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絕無可能的。這樣一種生命,就其性質來說算不算“氣杰旺”呢?大惡者以強旺不竭而存身立世,那么一個人要成就大善大美,需不需要這種百折不撓的生命質地呢?回答只能是肯定的。對于詩人來說,人世間也許有數不清的力量要毀滅他們,但他們卻無數次的站立起來,并且連血帶傷的走下去,吟唱下去---這同樣也是一種“氣杰旺”。
就此而言,李白和杜甫絕不是什么脆弱的書生,而是兩個有著驚人耐磨損力的膽大無畏者,是給苦難的人間帶來火與光的另一類”氣杰旺“的”大盜“。
也正是如此,才逼迫我們一代代人不可不正視其存在。他們具有逼迫我們走入“生命現實”,并承認其”藝術現實“的那樣一種奇怪的力量。
END
注:張煒的文段節選自其著作《也說李白和杜甫》中《氣杰旺》一文后半部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看其著作,寫的很好。
文章首發微信公眾號 斜杠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