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進階之道》復盤第四篇
這本水晶蒼蠅拍老師所著的書,到現在已經到了第四天的閱讀。就算是到了后面依然滿滿的干貨,閱讀又不至于頭暈眼花,其用心可見一斑。
下面進入正題
最危險的陷阱,一定都是鋪滿鮮花的
基礎的財務知識的理解是規避數字陷阱的前提,一個不具備起碼基本功的投資者恐怕只能任人宰割。
財報內容充滿著利益、利潤,當然更多的還是虧損。
那么怎么從“算計”的財報結果中看到人為操控和造假,最重要的不是“見招拆招”,而是養成一種“遠離危險的直覺”。
獐子島:扇貝出游了
財務操控和造假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把業績做高或者隱瞞收入的調節方式、帶有強烈套現或者炒股意圖的虛構收入、以故意漏計、少計、遲計相關的費用來做利潤調節。
財務造假的兩個重災區,一個是利潤調節,一個是資產風險造假。
利潤直接掛鉤股價,很多時候的做法是一次性計提壞賬準備,存貨減值、開辦費等把歷史問題都包裹進去,也是常見的手段。
資產風險的殺傷力也很大。有句老話說的:“雖有家財”去年年底轟動一時的獐子島扇貝出逃賺足了股民們的眼球。原本在收獲季節本應該計提的獐子島扇貝卻因為一場寒潮全部不翼而飛,一度導致股價嚴重下跌。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投資者和福爾摩斯面臨的情形很像,事實往往藏在迷霧中,但任何行為總會留下蛛絲馬跡。
犯罪者是不可能公開信息的,但是因為行為總是會留下痕跡,不合理的行為也總是會有不合理的解釋。關鍵在于,你的探案水平是否覆蓋得了對手的作案水平。
關鍵是投資者要理性,要多用樸素的商業邏輯來梳理和推導。切忌給自己喜歡的公司賦予某種“特殊性”——大多數的危險,不是我們沒有看到征兆,而是缺乏應有的警惕性。
認識失敗的價值
所有的投資決策是奔著一個美好的愿望去的,但投資的世界顯然不是處處鳥語花香。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會識別錯誤、規避失敗與會發現價值、抓住機會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那么這就需要我們本身擁有足夠的專業技巧和商業常識,而不要被自己的主觀情緒和立場所蒙蔽。
所以規避投資失敗風險的努力,也注定是一半來自于專業技能上的磨礪,一半來自于個人投資品質上的鍛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