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何時起,出門旅行的念頭又開始不斷地從腦海中冒出來,于是就開始在網上搜,夏天去哪里旅游好?7、8月份哪里最適合旅游等等,所有的搜索結果都指向了青海湖。在兒子病愈出院后我決定啟程,去看看青海湖,去看看大沙漠,去感受不一樣的風景。
? ?我的旅行沒有詳細的計劃,都只是大概的輪廓,但我認為這已經足矣。我旅行方式一直都是到當地后根據自己的需求參團,這樣既方便又省心,而且每天遇到的人都不一樣。都是旅人,來自四面八方,說著不同的方言,都有各自的故事,有簡單的,有復雜的,有真誠的,有的一笑而過,有的卻是久久不忘····
? ? 在西寧機場和幾個小伙伴一起租了個車,幾個人換著開了幾百公里,先到達門源縣看著名的門源油菜花,再從門源出發,從海北到海南,到達青海湖的時候是晚上,從手機定位中看到我們行駛在湖邊上的時候,雖然隔著夜色什么也看不到,但是也難掩我們內心激動的心情,不停地說我們到了,我們到了!
? ? 晚上住蒙古包,雖然條件不好,但也還干凈,早晨是在雨中醒來的,那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像是睡在大雨中一樣,當穿好衣服,打開門的一剎那,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腳底下開滿了鮮花,整個院子里都是,不遠處的青海湖朦朦朧朧,看不到邊際,像大海一樣,還有蒙古包背后的像草原一樣的小山,叫人忍不住地想躺著從山上滾下來。
? ?遭遇高原暴雨,氣溫急劇下降,在老板家里圍著火爐,看著不遠處的青海湖,那些結對沿著青海湖騎行的人們,自成風景。
? ?暴雨致使我們無緣茶卡鹽湖,無緣“天空之境”,多少讓人有些遺憾,不過人生不就是如此,沒有十全十美。這也讓我有了再來一次的理由。
? ?沿著來時的路開車往回走,我不知道如何形容青海湖的美,只是一路都想停下來,去走近她,感受她。
? ?在這里,草原和大海得以對接。草原的優美、海的浩瀚與湖的沉靜交織在一起。那五彩繽紛的野花,那些數不盡的牛羊,還有那連綿在湖畔大片的油菜花,美得那么自然。
? ?有人說,青海湖有一種東方的氣質:看似簡單,但簡單中蘊含的東西卻很深廣。站在青海湖畔,一種雄闊豪邁、圣潔肅穆的美,時刻激蕩著我的心胸。極目天穹,蒼邃而遼遠。天地無語,卻震撼人心。
? ?離開青海湖,抱團參加了張掖、嘉峪關、敦煌三日游。張掖的大佛寺、丹霞地貌,嘉峪關的長城遺址在祁連雪山的襯托下更顯巍峨,還有那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不能不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驚嘆,莫高窟的千年歷史讓人震撼。看過之后,就會覺得,自己是如此渺小。人生經歷的那些種種又算什么!
? ?在去莫高窟之前找來了10集紀錄片《敦煌》看了一遍,紀錄片通過描述十個人物的命運故事,對敦煌一千多年的歷史和生活進行了生動的描述。看紀錄片和看真實的莫高窟心情是不同的,莫高窟給與我們的,不是佛教故事,不是鮮艷色條,更不是佛教圣地的名聲。就像余秋雨先生說的“它似乎還要深得多,復雜得多,也神奇的多”。
? ?舉世聞名的第17窟——藏經洞,第96窟——莫高窟最大的彌勒佛像,還有那壁畫上的精彩故事等等,我總感覺來莫高窟是一種感召,一種神圣。博大精深的佛教理義被寂寞舞者演繹得淋漓盡致;千年的宗教史和文化史在這里被訴說和傳遞;“飛天”這個名詞變得生動形象起來。
? ?莫高窟讓我看見的是歷史,鳴沙山和月牙泉卻讓我看見了沙塵暴!我感覺這是既是幸運也是不幸,幸運的是感受了沙塵暴后你才知道自己的生活的環境是如此美好,不幸的是沙塵暴中的鳴沙山什么也看不見,只有呼嘯的風聲,還有打在身上都讓人作痛的沙子。忍者痛也還是感受了一次沙漠坐吉普,滑沙的刺激。打著赤腳艱難的從沙漠中走出來,耳朵、鼻孔、眉毛、衣服口袋、,就連手機的按鍵里都是沙子,無孔不入。
? ?敦煌是一座讓人有沖動想留下來的城市,千年前,這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鎮,聲聲駝鈴,斗轉星移中那些作畫的工匠,千年的時光轉瞬而逝,斑駁了顏色,也老了時光,但她依舊很美。
? ?結束了敦煌之旅,輾轉來到西安,這是一
個有靈氣的地方,“十三朝古都”!想起之前看過的一篇文章,余秋雨先生曾在西北大學作報告,有大學生問他:您的《文化苦旅》寫了那么多地方,為什么不寫西安? 余先生回答道:“西安不是一個隨便就可以寫的城市!”
? ?坐索道,爬華山,秦始皇陵兵馬俑,大雁塔,華清池,《長恨歌》演出,這些想必是去西安的人必看的地方,但是相對于千年的文化,我看的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 ? 鎬京,長安,大興...這千年的歷史不是看了幾個景點就能讀透的!
? ? 匆匆的過客,匆匆的時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