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樂,這個年又快過完了,月底就是你的生日,我算了一下是周四,你在上班回不來。25歲大生日,你要什么禮物,老爸提前給你買”,老爸坐在電視機前的滑椅上,側著身子朝向我,滿懷期待地說。
我頓了頓,停下在手機屏幕上滑動的右手食指,抬起頭看著老爸,思忖了半天回答到:“可是明天就是你的生日了呀,50歲,大大大生日。你要什么禮物,兒子給你買。”
說著,我和老爸四目相對,兩人的眼神交匯在一起,在某一瞬間我似乎看到了父親的眼角有淚光閃動,而眼角的周圍,是皺巴巴地三層、四層深淺不一的魚尾紋,這是歲月的痕跡,記錄著父親一天天地變老,同時也記錄著我一天天地長大成人。
我趕忙低下頭,我害怕遇到這個尷尬的煽情時刻,我害怕父子之間的眼神聚焦,我想老爸也是。在我們這家里,感情交流永遠都是死的,生硬的。在我有限的記憶里,我搜索不到曾經和父母說過“我愛你”、“爸媽辛苦了”的記錄;同樣也沒有和“父母擁抱”的記錄。我們都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幸好我們是一家人,也正由于我們是一家人,我們之間能明白對方的心思,不用太多的言語和肢體,就能理解對方。至少我是這么覺得,或許是我想多了,畢竟我沒有向他們去求證過,我說過我很害怕這種尷尬的煽情。
人家總說,逢十年歲的生日得請上親戚朋友們好好一起慶祝慶祝,大家喝喝酒聊聊天,吃吃長壽面,方能長命百歲,一生平安。但記憶里,我們家從沒過過大生日。我十歲那年因為生病,躺在床上錯過了生日,后來在醫院里和病友醫生們吃著老爸帶來的生日蛋糕,記憶猶新;二十歲那年,在外地求學而錯過了生日但收到了父母發來的祝福短信和紅包,讓我在學校找幾個朋友一起慶祝慶祝。我的三十歲正在路上,至于父母,三十、四十的生日,我壓根就沒有去記過,直到畢業后,我才想起。
“父母的愛是最博大、最無私的。他們心甘情愿地為自己的兒女付出,卻從未想過有回報。”
我本想著明天買個蛋糕一家人簡單慶祝一下,也不必叫上親朋好友,的確怪麻煩的。但是算算日子,明天上班,今天下午我就要離家,一起過生日的愿望也就此打住。
在離家的車上,我思緒隨著路兩邊不斷往后傾倒的綠植飄向了過往。
記不得從高中起還是大學,我開始很喜歡陳奕迅,喜歡他的一首歌——“時光倒流二十年”。林夕的詞,Eason的聲音,完美詮釋了整個歌的情感。這是描寫愛情的一首歌,深愛的兩個人,幻想著對方的童年生活,“白色恤衫灰褲子、逛得公園有幾多、多么嫉妒你昨日同過的窗”歌詞寫盡了沒能與對方打小認識的無奈。青梅竹馬的愛情該有多美,就像梁思成和林微因一般。我也向往著這種愛情。
可是今天,我卻聽到了另一種情感,聽著聽著,眼中泛起了淚光。戴上帽子,低下頭,強忍住情感,把淚水往肚子里咽,我怎么能在車上哭呢。
時光倒流二十年可好,我仍然是你的兒子,(在你身邊)我希望我有足夠的記憶和意識,能夠記得你的每一次擁抱,每一次親吻,每一次被你舉的高高,然后騎在你的肩膀上嬉笑。而我也可以盡情地去擁抱你,沒有尷尬的情緒。
時光倒流三十年可好,我仍然是你的兒子,(在不久的未來)你仍舊年輕,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舞臺,而不是因為我,為了這個家庭而忘記了自己曾經的激情,放棄自己曾經的愛好。
時光倒流四十年可好,我仍然是你的兒子,(在另一個世界)我把生命附著在那頭水牛的身上,你的童年從我眼前略過,就像你曾經看著我一樣。你和我講過你小時候種地放牛的故事,謝謝你曾經喂我吃的那些草,也謝謝你后來喂我吃的那些飯。
時光倒流五十年可好,我想變成天上的白云,村口的老梧桐樹,你的一生在我眼前一覽無余。你出生時的可愛,幼時的頑皮,青春時的叛逆,遇見我媽時的羞澀,看到我時的喜悅,恨鐵不成鋼時的無奈還是憤怒?
可是明天就是你的生日啊。
我人生中第一次沒有陪在你身邊的生日,卻是我第一次記得的你的生日。
我寧愿我還是那個無知少年,只想著自己的詩和遠方,從未想過你們生活的艱辛;
我寧愿我還是那個清白之人,人隨風飄散,天各自一方,那時我還不識人生之味。
至少我不會感到愧疚和心酸,在你度過這漫長50年歲月里,你最愛之人卻從未和你分享過喜悅和快樂;在你為這個年輕人付出一生心血和苦累之時,卻得不到一絲應有的反饋。
盡管明天是你的生日,可我已離你有百里之遠,而我忘記問你的生日愿望。
但我似乎可以聽到
你用心告訴我:“我希望你們母子一生平安健康,我們一家人永遠這么在一起,當然明年最好帶個媳婦回家。”
我用心回復你:“我25歲的生日愿望,希望你們夫妻幸福快樂,沒有爭吵,我們一家人永遠這么在一起,當然明年盡量帶個媳婦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