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字打交道的人,大多敏感又矯情,自視過高既是一種通病,反過來到也成了文化前進的重要推動力。
這樣一來,出現自身資質平平文不出眾,卻又瞧不上別人,對他人那些和自己不分伯仲的文章嗤之以鼻的情況也就好理解了,文人相輕大概如此。
和其他行業中的同事關系相比,文人之間更加微妙的關系,是我成年之前所不能理解的。文人們大多謙遜有禮,實不知骨子里卻是非常驕傲自信的。沒有人會把自己覺得不好的東西放到公共平臺上展示。如果自覺表述能力平平,還非要給自己記錄某些情感,寫到日記本上才符合常理。說到底,公眾平臺的東西就是拿給別人看的,沒有人完全純粹的為自己記錄而寫。所謂記錄人生,不過搪詞。
個人的素質不同和文化差異共同將這種驕傲演繹的千變萬化,形式繁多。但類型萬變不離其宗,歸根到底就那么幾種。
有些人除了驕傲,也能自省,看問題相對就客觀些。
有些受儒家文化影響,存在些“謙”和“禮”的意識。以此作為謙謙公子的行事準則,驕傲自然不能擺在太過明顯的位置。
有些過度膨脹,不摔得鼻青臉腫不會罷休。
當然狂傲和特立獨行的人也不乏其中,不過這種特性真正表里如一的也并不很多。很大一部分是虛張聲勢,另一部分則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故意為之。
比如熱門文章之下總有幾個評論,觀點清奇,“獨到”的過火,讓人看著尷尬。這種情況,文字能和評論者自身的觀點高度吻合的恐怕不多。
事實也的確如此,很多網絡中言論犀利甚至扭曲的人,在生活中卻是極為低眉順眼,和善謙卑,甚至膽小懦弱的。要不然也不會有“噴子”“鍵盤俠”這類詞語的應時而生。個人不能理解,這么做的快感所在,沒有認真看過這方面的心理學知識,所以暫且保留對這類人的看法吧。
其實早晨起來寫這些不是有感而發,是日積月累的感觸。因為不想起床,為了減輕賴床負罪感,沒有故事沒有感觸又不想無病呻吟的情況下,只能寫觀點了,全當安撫自己。
最近自己重新審視了一些原有的看法。最終更新的觀點就是,無論什么行業,真誠且心胸寬廣都是珍貴的美好品質。文字創作的人群里,并沒它集體表現出來的,或是個人自我所標榜的那樣高尚。
剽竊別人作品,為博出位而手段卑劣的人,一點不比其他行業不守規矩的人少。
綜上而論,當個人不需要對自己言行負責任,給出的言論或評價又帶著點顛覆性的時候,承受者還是得以辯證的態度來審視接納。
我總覺得,才華橫溢者,總有出眾的那一天,被命運埋沒的人沒有那么多,而我們未必就是那個不幸者。對那些抱怨大過努力的人,無論是不是文人,都將輕之。
用我日常的人話翻譯過來就是:有時間在那磨磨嘰嘰批天斗地的,不如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干點正事兒。自己半斤沒到就別到處瞧不起人家才八兩。
以此共勉吧,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