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歡迎來到英語師姐FREE
在這里,讓我們像海綿一樣學習,像戰士一樣實踐吧
兩個提問
今天開始之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是怎么背一個單詞的?
我是80后,初中英語就是啟蒙英語。背單詞的時候是這個樣子的:"看一眼單詞monkey,拼音標/?m??ki/,拼字母m-o-n-k-e-y,含義猴子猴子猴子【我們那個年代就流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了】。這讓我想起初中時班里的搗蛋王,最大樂趣是給班上同學起外號,什么郝大猴、李二猿、劉三狒,李四猩,最小的叫mon-key-key。說ta們站隊報數不是:12345,而是m-o-n-k-e-y! 沒錯,我們就是這么被單詞折磨大的——既要背音標,又要背拼寫,還有含義,最后要三者聯系起來。隨著單詞量的增加,這種方法不僅效率低而且效果也不好。wait,不會有同學在想:Me too. 我的天哪,你out了,必須認真往下看。
還要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是通過什么方式背單詞的呢?
我的初中時代,是一個只在機房里見過的DOS系統的486電腦的時代。所以我們只能通過課本。你們的中學時代是移動時代,用來背單詞的app多的讓人犯選擇困難癥。一會兒用百詞斬、一會兒用滬江開心詞。光是用來背單詞的書,種類多的讓人難以選擇,所以往單詞書會買兩本以上,也不見得能背幾頁。 這個移動時代最不缺的就是海量資源。但對每一個腦袋來說,背單詞都要做兩件事:輸入和抗遺忘。為了輸入快,單詞書也是想著法的變換方式鼓勵大家背單詞,投其所好。每個人喜歡的不一樣,按字母順序的排版的,亂序版的,優先順序考試詞匯的, 百詞斬,滬江開心詞場也是不斷優化背單詞體驗。無論紙質還是在線,萬變不離其宗。為了對抗遺忘,單詞書或app運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不斷復盤。
那么在這個方法比問題多的年代,我想通過一個概念,說說這些手段究竟是不是我們背單詞的捷徑?
一個概念
單詞的運作機制。一個單詞,我們聽到的是音素或音素組合,看到的是字母或字母組合,理解的是含義,分別是音、形、義,并且要把三個點連成一線。
運用這個概念,來看看,我們利用的各種背單詞手段讓我們背會了什么。百詞斬,用圖片加強了形和義的聯系,開心詞場也是形和義的聯系。有一類單詞書,是歸類記憶的。比如,球類(ball),就會將basketball,soccer,volleyball等歸類進來。思維導圖是歸類記憶非常好的方法,將形和義聯系起來。 ?
利用構詞法,詞根及前后綴,將形和義聯系起來,比如intolerant中的in-前綴,表否定。還有利用漢語記漢語,還是intolerant,tolerant,吐了ate(吃),吐了又吃了,?前綴in-,意思是不能忍受的,將形和義聯系起來。當年流行這種背單詞方式時,我大學同學因為培訓機構宣傳的這個例子,立馬報名課程。然后,就沒然后了。 再返回去對比看看單詞的運作機制,你會發現,這些方式都沒有強調要背「音」。而恰恰最重要的是音!為什么?你應該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還是小孩子時習得語言是從音開始的。我們在閱讀和寫作時,無論中文還是英文實際上在頭腦中都是伴隨著語音的。所以,一個單詞,是音架起了形和義的橋梁。
那這個音是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不是。一可以借助另一套符號體系的音標。二是根據語言發音的自然規律,直接進入單詞:即通過字母(組合)對應的音認識字母形(單詞拼寫),這就是自然拼讀。還記得我剛才講的起外號的故事,mon-key-key,就是自然拼讀。自然拼讀較于音標優勢很明顯了,不需要再學一套體系—音標(現在高中生這一代一定學過音標)。而且,影響著閱讀的理解度和流暢度。【后續會說到】既然這么重要,為什么不在課本里學呢。其實在七年級上冊、下冊和八年級上冊中(人教版)散落的,再加上很容易掌握和運用,也是常常被忽視或理所當然你們可以自己理解,但事實上,如果沒有單獨拿出來學習,具體地示范,你們是不會理解的。
? 一個對策
背單詞,一定要注重音,無論是用自然拼讀還是用音標。由于我們都是六歲以后啟蒙英語,背單詞時,先音形結合,后形義結合。這么背單詞不僅僅時為了讀寫單詞,而是為了理解意義而讀寫,是為了更好地閱讀和寫作(因為已經學了字母了),同時在閱讀寫作中獲得能夠說出來寫出來的積極詞匯。
應該說背單詞,沒有真正捷徑,只有正確的道路,那么你在路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