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的關系,每年都會出國,出國的主要目的地是歐洲,在歐洲時以自駕為主,方便快捷,對計劃總趕不上變化的中國人來說,可以隨時調整線路,也是選擇自駕的一個主要因素。
在歐洲開車多了,也就對歐洲各國的道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做過比較,高速公路修的最好的還是德國,德國是世界上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國家,于1932年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從波恩至科隆的高速公路,當時修建高速公路的初衷并非民用,主要用途之一是用于戰爭的快速通道,另一個用途是可以作為飛機的起飛跑道。目前,德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為1.28萬公里,有著僅次于中國、美國和加拿大的世界四長的高速公路網絡。
德國的高速公路即使看上去路面已經很舊,且布滿補丁,但駕乘效果還是最佳,我認為主要有如下幾個特殊之處:一是地面材料選材嚴格,確保了高速公路的耐用性,以及足夠的摩擦力,輪胎抓地力更好;二是路面有一定的網眼結構,下雨時,可以快速排水,而減少了安全隱患;三是彎道角度設計的非常準確,在彎道開車時,只需手握方向盤,小車很自然地就會順著彎道前行,而不必用手去轉方向盤,相比而言,意大利等其他國家的高速公路就比德國差了很多,這也是德國為什么大部分高速公路不限速的一個主要原因,這是硬性條件,而軟性條件則是德國人開車的素質極高,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似在中國開車,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保持緊張狀態。
今天因公開車赴蘆臺,途徑七環的一段彎道時,突然發現車輪順著彎道自動的轉向,這不就是我曾經非常羨慕的德國彎道精確設計特點嗎?曾以為中國人不會像德國那樣認真地去修高速公路,今天讓我刷新了認知,中國絕對有能力修出與德國同等質量的高速公路,只要所有的路橋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認真去做,我們一樣可以享受到在德國那般的駕乘體驗。
為此,我要為中國點贊,期待中國早日從硬實力、軟實力都能跨入超級發達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重新引領世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