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勇氣》學習體會十
? ? ? ?今天是我參加勇氣讀書會的第98天(加上打卡鴨21天),開始閱讀第五本書《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的第四章《認知于共同體中》的《偉大事物的魅力》、《認知與神圣》兩節。
■ 偉大事物的魅力■?
? ? ? ?真正的共同體是承載著教育使命的概念,因為它擁抱這樣一個基本事實:我們所歸屬的現實、我們渴望了解的現實,遠遠超越了人類彼此間的互動。在真正的共同體中,我們人類也與非人類形式的事物互動,它們與人類同等重要、一樣強大,有時甚至比人類更重要、更強大。這個共同體并不只是借著我們個人思想和感覺的力量結合在一起,而是亦因“偉大事物的魅力”的力量結合在一起。
? ? ? ?教育共同體的傳統概念忽略了偉大事物與我們間的關系,是偉大事物和我們的關系把我們召集在一起,偉大事物呼喚我們去認知、去教學、去學習。我看到,當排除偉大事物的魅力而全靠我們自己相當有限制的魅力時,教育共同體就變得渺小了。
? ? ? ?我所指的偉大事物,是求知者永遠聚集其周圍的主體——不是研究這些主體的學科,也不是關于它們的課本或解釋它們的理論,而是這些視為主體的事物本身。
? ? ? ?諸如此類的偉大事物是教育共同體的重要聚焦點。正如原始人一定曾經聚集在火堆周圍,通過聚集在他們周圍并嘗試去理解他們,我們成為求知者、教師和學習者。若我們處于最高境界,表現出色,那就是因為偉大事物的魅力誘發出我們的美德,賦予教育共同體最佳、最優的狀態。
? ? ? ?結論似乎很清楚了:在認識到我們自己本身就是偉大事物之前,我們不可能認識宇宙中的偉大事物。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不但摧毀了世界的事物,也摧毀了我們認識自己的意識。我們在傲慢地高估自己和奴性地低估自己之間不斷被鞭撻,但是結果總是相同:一個扭曲了的既自卑又自大的人類自我現實,一顆花了天價買回來的似是而非的珍珠。
■ 認知與神圣■?
? ? ? ?認知的影像是本章的核心——對我來說,像真正的共同體、偉大事物的魅力、超驗性的主體、“坐在中間且知之”的“秘密”——這些影像都從神圣的現實體驗和真實的神圣經驗中浮現出來的。教育的健康發展依靠我們有能力把神圣與世俗結合在一起,以便彼此間互相糾正、互相充實。
? ? ? ?我所說的神圣是什么意思呢?這是一個似非而是的概念——就像在探索萬物中最深層的真理時我們所期待的那樣。一方面,這個詞指向一個無法形容的無限超越的觀念和定義:即奧托(Otto,R.)在 《論“神圣”》一書中把神圣定義成圣潔的信念,是一種極度神秘的概念,是處于現實的核心中的精神能量。另一方面,簡單地說,神圣就是“值得敬重”。體驗極度神秘不是我日常生活經驗中的主要內容,所以我沒法靠源源不斷的神圣精神能量來振奮我的教學。但是我能做到對世界偉大事物的敬重永遠持續不斷。
? ? ? ?世界沒有了神圣,內在景觀不再豐富多彩,就沒有奧秘可言了。漫游世界不再是走過大草原、穿過森林、跨洋過海;不再是走過沙漠、跨過高山、穿過峽谷;不再是從深耕細作的肥美良田到原始荒原。非神圣化的景觀是極其單調乏味的,沒有了紋理和凌亂,沒有了色彩和靈光——穿越的旅程很快就變得說不出的沉悶。
? ? ? ?對于驚訝是可能有不同的回應,使我們由一個新想法產生另一個新想法——這有時叫作思維過程。但是在一個平淡、非神圣化的文化中,當我們碰到了驚訝或被它威脅時,是不會發生任何思考過程的。相反,我們本能地找一件我們會用的武器或我們很久以前已經熟記的舊想法來防護自己。
? ? ? ?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但隨著社會的立體、多元發展,教師這一神圣職業也遭受著社會的許多不敬,艱辛的工作、微薄的收入……給教育的長遠發展帶來不少負面影響,眾多的優秀學子對這一職業敬而遠之,“棄教從政”、“棄教從商”。作為一名教師,既然選擇了這一職業,就應該義無反顧地堅持下去,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無私奉獻,肩負起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將教育這一偉大事業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