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征圣意為驗證于圣人,寫文章必須以圣人的作品和言論為依據,為什么呢?因為圣人的作品既雅且麗,華實兼備,堪為標桿。經書文辭,在不同場合表現出不同風貌,或繁或簡,或明或隱,運用恰當。古代認為的圣人作品一般以四書五經為主。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說,這一點也是有指導性意見的,面對知識大爆炸,有選擇的找到好書,找到好的作者,會讓我們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學習他們的行文思路和文章中透射出的思想主旨和邏輯思維,以此便會受益。
? ? ? 寫作的核心是:情感要真實,文辭要巧妙,思想要充實,這就是寫作的金科玉律。如書中所說“然則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乃含章之玉蝶,秉文之金科”。有創造性的思想的人才是圣人,將創造性思想和實踐用文能闡述清晰是明人。“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就是這個意思。
? ? ? 做到思路清晰,文辭巧妙,這一篇舉了一個例子。
鄭國子產巧用文辭退晉國!
? ? ?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都想稱霸,相互攻打侵占,周天子已成為形式上的擺設。其中有一次,鄭國攻入并占領陳國,鄭子產在與當時的霸主晉國對證時說“先王之命,唯罪所在,各致其辭,且惜天子之地一圻(qin,邊疆),列國一同,自是以衰,今大國多數圻矣,若無侵小,何以至焉?意思是說,你晉國也是靠侵犯小國來擴充實力,又有什么資格來質問我鄭國呢!晉國無話可說。可以設想,如果沒有子產的這一番辯論,晉國將師出有名攻打鄭國。
? ? ? “若征圣立言,則文其庶矣”,如果以圣人的標準從事寫作,那么文章就差不多可以了。這些圣人都睿智圣明,所以寫成的文章都有精深的道理。圣人們“鑒懸日月,辭富山海”,雖已西逝,思想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