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點多,窩著看視頻,微信提示音毫不氣餒的接連作響。以為又是哪個小伙伴間接性發病,拿起手機便準備胡侃。可掃過信息內容后,一時竟不知如何反應。索性把手機放在目光所及的地方,看一會視頻,看一眼訊息。
一句一句酒后言,大段大段表白話。直至看視頻看到發困,才躺床上把微信從頭到尾完整看了一遍。
我嘆口氣跟舍友說,真的想出錢讓所有喜歡我的直男去看眼科醫生。她一腔老司機的語調問,有人跟你表白啊?你不高興?我近乎帶著點怨念的回她,我不高興,我相當尷尬。
發信息的是L君,他講了很多,也讓我了解到一些以前漏掉的事。他說起幾年前夏天跟別人打架的緣由;說起有次朋友們去海邊玩,我嗆水是他偷偷拉了我一把,事后我誤以為是別人一通感謝;也說起是不是該做很多事,能感動到我跟他睡了的那種,也好像別的男人那樣出去吹個牛逼。
他說,并不是想道德綁架我,只是想告訴我他很喜歡我這個事實。
說實話,我看得好氣又好笑。
我大概能夠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也相信那些措辭不當的話并沒有什么惡意,但還是沒有什么想回復的欲望。只是在心里想,你沒有那么不堪,我更沒有那么好睡。最終,我也沒回復什么就把網關了,不糾纏于醉酒后的表態,不回應明確拒絕過的感情,這幾乎成了我逃避復雜關系的一種自然慣性。
事實上,我只是在感慨,人哦,翻山越嶺又遭千帆過境,感動的都是自己。
所以你為別人做的事哪怕從來沒有對她講過,但你件件記在了自己心里。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當你日以繼夜殫精竭慮忍辱負重委曲求全的付出,卻得不到對方有效的回應時,你容易委屈繼而憤怒。
人一委屈,就變得可怕。我明明已經這么努力了,我明明已經百般呵護了,為什么你都不會有一點點感動?為什么不感動?理由單一又冰冷。因為不喜歡。
因為我不喜歡你,所以你給我的任何好,我都不要。
以前朋友抱怨我每次拒絕別人時的態度都太決絕,她說這樣顯得我特不近人情。我跟她講,既然心里知道這份情誼是自己無法接受的,那就不要給別人丁點希望,于人于己都好。她搖搖頭說,你就是太不圓滑。
也跟同學討論過談戀愛到底要不要備胎的問題,我們也同意備胎這個定位不是接收者所能決定的,反而是付出者的自我限定。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心知肚明這個備胎沒有機會的時候,徹底地斬斷它,不給機會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慈悲。
不耽誤他人,也不褻瀆自己。
可能是我個人感情觀的問題,我尤為不喜歡掉著別人。給你一點糖,然后浪費你后半生的做法,怎么想也有損人品。我甚至害怕無力回應的愛慕,那種力圖不求回報的喜歡更是讓我恐懼,因為深知這世上一切都是有定數的,我得到的那些好,總有一天是要還的。
當我想到如果我接受了那些沉甸甸的心意后,報之以情的卻另有他人,午夜夢回的時候總會有那么點歉意,這份心理包袱我寧可不要。
理性來說,沒有人的付出是不需要回應的,而當一個人感覺到另一個人為她所做一切是必須用清晰可見的回報做交換時,她們的本能絕非感動而是逃避。尷尬的是,很多人自詡深情,唯獨忘了"我愛你,與你無關"這件事,只有在對方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才成立。
一邊口口聲聲說與你無關,一邊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他為你做了多少事,哪怕這些付出既不投其所好也不是你需要,他們還是感動的自己一塌糊涂。這的確讓我懷疑,到底是真正的喜歡,還是只不過讓自己泛濫的情感訴求有處安放。
曾經有個追我很久的男生,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對我很好,我也承認他人很不錯,可是有件事卻因為他,讓我耿耿于懷。
那時我到西安復試,從山東到陜西中途的勞累讓原本就低落的心情更為消沉,幸虧好友一直幫我安頓。在查看校址的路上,他給我朋友打了幾次電話,她跟他關系的親近程度并不亞于我,當然他們之間也確實沒有什么男女之情,但我還是能夠明顯的感覺到我朋友在電話里的不耐煩。
其實我有隱約聽到一句話,"你是不是因為她來你故意打這么多次電話啊?我難道還照顧不好她。"當時我站在她后面,不知道該跟上去,還是該原地不動。接下來的時間,她都表現的有些冷淡。我實在沒有想過,在我的生活中,會因為一個男生,讓我跟多年的好友心生嫌隙。
不過十幾年建立起來的友誼有這樣一個好處,就是我們都擁有平淡又堅實的維護意識。過后很長時間,我認真地跟她提起這件事,我說我能理解你,可是我也很難過。
她恍然大悟為什么有段時間我極為刻意的避開她,也告訴我那會她被他搞的很煩,就覺得他們也是好朋友,然后我一來他就完全不把她放在眼里,說我這么大個人了,又不是不會照顧自己,她當然也會放在心上,可是無休無止的叮囑讓她很不爽。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哄我,鄭重其事的道歉。
我扭頭看著窗戶外面,像跟她說也像跟自己說,我不在意他們怎么想,可我在意你們啊。
大概是我太不愛解釋的原因,有時會自己什么事情也沒做,就莫名其妙卷入一場別人主導的紛爭。這也是我及其抵觸虛受別人一番好意的理由,我對一切超出我控制范圍的饋贈與驚喜充滿懼怕。
喜歡我的人不多也不少,時間久的我就是他們的過去,時間短的我也曾享有過別人的欣賞。我已經二十四歲了,我也有過喜歡的人,一想到這,就頓覺大家都挺不容易的。所以即便有過微信被刪再復加,又被特意秀了一臉結婚證這種事,我始終也只是笑笑算了。因為不在乎,就會只覺幼稚跟狹隘,優越感這回事,找不對地兒也蠻尷尬的。
一個人對一個人的感情,至少不應給對方帶來任何形式的負擔,不管以何種角色何種身份,這是我的原則。你做不到,是你的事,但我有拒絕跟不回應的自由。
在以往所有評價里,最令我感到服帖的是不久前導師玩笑著說,你這么一個節制的人。那會我們接觸時間還很短,我十分詫異于她的洞察力,但"節制"這個詞,似乎能夠描述我的一切行為準則。
因為節制,我不認為過多的喜愛是好事;也因為節制,我不允許自己在任何一段感情里勉強拉扯。沉甸甸的心意給著,做不到妥帖珍藏,至少也小心輕放,而不曖昧是我們對待彼此最基本的善意。
人愛犯的錯是什么?
是"君為袖手旁觀客,我卻不是逢場作戲人"。可世間最深,非海非渠,是執是念。
所以,謝謝你喜歡我,我亦不抱歉不能在一起。
總有一天,我們都會遇到那個人,那個人才值得我們溫柔繾綣,才值得擁入懷中。說,你是胸口朱砂痣,你是窗前明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