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而作?這是很多寫作人共同的置疑,我寫作究竟是為了使自己的名氣更大,還是為了寫出自己的心路歷程,寫出自己的感受,寫出自己所想的心里話。
縱觀現今寫作人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讀者的需求而創作,一種是為了寫作而寫作。那到底什么是為了寫作而寫作,這種人生下來就是為了寫作的,這種人天生就比別人多一個獨立的天地,在這個天地里他們能完全把自己獨立,就是外界有多少干擾,也自巍然不動,不受影響,在這個天地他自己就是唯一,沒有誰能超過他的存在,他就是天,他就是地,他就是最神圣的存在,沒有誰能玷污他的身份,玷污他的才能。
每個人都是一個寫者,每個人也都能寫出幾篇甚至多篇的佳作,可是他們成為不了大家,何由,缺少的是一種操守,是一種信仰,是一種堅持。古之大家何其多哉,例東坡居士,醉翁先生,皆能出淤泥而不染,擢富貴而不妖,功名利祿面前從不唯唯諾諾,喪失操守。蘇東坡一生多次起起落落,仕途坎坷,可他從未放棄自己心中的底線,心中的道路,正因為有了他這種放浪不羈的精神,才為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一個多才多藝的才子,作畫,吟詩,撫琴,各有造詣,這種人又怎么能不受到世人的尊敬。
熱愛寫作的人必定熱愛生活,蘇東坡便是一個完美的詮釋,“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一生不求活出多富貴,活的多么閃耀,但只求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生活的意義。這是蘇東坡一生的生活寫照,我想也可成為我們的,多灑筆墨寫蘇東坡,是有個人的私心在里面的,憑心而言,本人是非常喜歡蘇東坡的,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一樣喜歡我們的這位大文豪,官場在蘇東坡看來,只要任職,就要在其位,謀其政,從不拘泥于官的大小,也從不在乎被貶何方,但所到之地皆念其恩德,留下了自己政績。烏臺詩案,這恐怕是蘇東坡的一生唯一不能突破的痛苦了,烏臺詩案,他怒了,他文人的尊嚴被踐踏了,他文人的操守被踐踏了,他無法忍受,同樣我們都不能。頭可斷,血可流,但尊嚴,文氣不可丟。
馨鹿,簡而言之,就是心中有路,心中有自己正確的方向,選擇馨鹿作為我的筆名,同時也是對自己文風的一種監督,也是自己心中的一個方向,每一個作家的人生都是一段心路歷程,你有,我也有,我心中所想,手中所做,就是把我所懂得的以及自己的心中所想,講給大家,完成自己的義務。我不是大家,我只是一個寫者,但我有作為一個寫者的操守,我不能寫出多么的天花亂墜,但我能寫出的是一個寫者最起碼的不羈,做不了大家,但希望成為一個為了寫作而寫作的寫者。
——馨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