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884期,如果您喜歡看民間故事記得常來!
故事發生在北宋年間,黃州有一個婦人,姓薛名凝碧。薛氏膚白貌美,身材窈窕,后來嫁給了鎮上的一位米商。
二人婚后倒也甜蜜,只是薛氏的肚子卻沒有動靜。丈夫雖然沒有責怪她,不過薛氏自感慚愧。她到處尋醫問藥,只為給夫家生個一兒半女。
可找尋一年,郎中沒少請,銀子也沒少花,可薛氏的肚子還是不見半點動靜。
薛氏有個姐妹,名叫李夢美,二人住得并不遠,經常在一起學刺繡,感情甚好。
一日,二人坐在一起學刺繡,不經意間就聊起薛氏的家事。薛氏很是茫然,李夢美卻說道:“既然湯藥不起作用,那就想想別的辦法。姐姐不如去寺廟中燒香祈福,轉轉運氣,有了好運還怕求不來子嗣嗎?”
“這能行嗎?”
“我曾聽別人說起過,很是靈驗,姐姐不妨去試試!”
眼下實在沒有好辦法,薛氏思忖片刻后點頭答應了。
幾日后,李夢美陪著薛氏去了鎮子外的一處寺廟里燒香祈福。薛氏進到大殿之中,雙膝跪地,手持一束香開始不停地跪拜。
李夢美在殿外等候之時,忽遇一位老朋友。那位朋友十分熱情,邀請李夢美去了寺院大殿后面的房間里吃齋飯。
薛氏拜了幾拜,遂起身將香火插進香爐里,她轉過身去,欲要行出大殿。此時,從門外走進來一位年輕僧人,朝著薛氏抬手施禮,說道:“施主如此虔誠,是來求福祿的嗎?”
薛氏屈身回禮后說道:“求福祿為次,求子是主。但愿佛祖開恩,能賜給我一兒半女,我便足矣!”
僧人聞言后一愣,再看那薛氏樣貌脫俗,氣質非凡,遂心起歹意。他微微一笑,說道:“我看施主印堂暗淡,求子不來怕是時運不濟所致,貧僧倒可以幫你轉運。霉運消除掉,施主的子嗣自然會來!”
薛氏聽僧人如此一說,臉上露出了微笑,她趕忙施禮以示感謝。
“貧僧要為你做一場法事,不得有人來打擾。大殿后面有間空房,施主且跟我來吧!”言罷僧人轉身走了。
薛氏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趕忙跟著僧人去了。
二人進了空房,僧人隨手將房門關上。薛氏倒也沒有懼怕,畢竟此處乃佛門凈地,誰敢胡作非為?
不過,這次薛氏太過天真,事實上,并不是所有僧人都心存戒律清規,屋里的這位僧人便是其中之一。
待到薛氏坐下,僧人便讓她脫去外衣。薛氏有些疑惑,那僧人卻以影響法力為由做了解釋。薛氏覺得也有道理,遂脫掉了外衣。
僧人又讓她閉上眼睛,薛氏沒加思索照做了。隨后,僧人將薛氏放在桌上的手帕偷偷拿起。
他靠近薛氏,從身后一把將薛氏擒住。薛氏這才恍然大悟,開始慌忙呼救。可這處空房地勢很是偏僻,罕有人來。
僧人兇相畢露,將手帕塞進薛氏的嘴里。薛氏欲要呼喊,此時卻根本發不出聲音。
惡僧將薛氏雙手綁住,拉著她朝著里屋走去。薛氏再三掙扎,可眼下自己已經羊入虎口,哪里還能逃脫得掉?悔恨的熱淚從薛氏眼角處滑落下來。
此時,惡僧面露壞笑,將薛氏撲倒在床上。
無巧不成書,這樁發生在寺院里的丑事,卻被一個小孩無意間給撞破了,或許有些事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我們繼續講故事:
鎮上有個張夫人,今日帶著小兒子潘虎也來到寺院里燒香祈福。張夫人擔心潘虎在大殿里戲耍,便將他留在大殿之外。
那潘虎本就生性調皮,此時從大殿后面飛來一只黃鸝,就落在他身前。潘虎咧嘴一笑,邁開步子就要捉鳥。
那黃鸝撲騰著翅膀,朝著大殿后面飛去。潘虎哪里肯罷休?他抬腿就追,一直追到了兩間房子門前。
此時,那只黃鸝撲騰幾下翅膀,向著高處飛走了。潘虎一看,心灰意冷,欲要轉身離開時,卻聽見屋子里傳來“嗚嗚”的怪聲音。
要說孩童的好奇心果真是強,那潘虎就想看個究竟,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打開了房門。
走進去一看,卻見到一個僧人正在與婦人行著不軌之事。潘虎嚇得“哇”的一聲跑出門去,朝著大殿狂奔而去。
與薛氏同來的李夢美剛剛辭別友人,也朝著大殿走去。此時,她瞧見從遠處跑來一個小男孩,一邊跑一邊哭喊著:“不好啦!有個和尚欺負嬸嬸啦!”
李夢美聞言后心里一驚,小跑著去了大殿。往里面看時,哪里還有薛氏的影子?小男孩哭喊著一頭扎進了母親懷里。
“虎子,你哭什么?”張夫人問道。
“那邊的房間里,有一個和尚正光著膀子欺負一位嬸嬸!”潘虎大聲說道。
“孩子,休要亂講!”張夫人一把捂住了潘虎的嘴。李夢美找不到薛氏,再聽潘虎如此一說,她倒吸了一口涼氣,趕忙走過來詢問是哪一間房。
小男孩掙脫開母親的雙臂,邊跑邊說:“嬸嬸,請隨我來!”張夫人欲要阻止兒子,可潘虎一溜煙跑開了,李夢美隨即跟了上去。
張夫人哪里能放心?也追了上去。
惡僧已經得知丑事被撞破,他趕忙穿衣欲要快速離開這里,可沒想到卻遭到薛氏的百般阻撓,很快,三人已經跑到屋門外。
小男孩用手一指,說道:“和尚和嬸嬸就在里面!”
李夢美抬腿走了進去,果然見到一位僧人和衣衫不整的薛氏!
那僧人見有人來欲要逃跑,李夢美一把將他拉住,僧人一甩手,李夢美險些跌倒在地。
張夫人看不下去了,上前拉住了惡僧,李夢美沖了過去,二人齊力將惡僧困住了。
潘虎倒也聰明,轉頭就去大殿附近喊人。很快,一群人跑了過來,將惡僧團團圍住,惡僧眼見逃脫不掉,不再掙扎。
李夢美趕忙跑進屋里,幫著薛氏穿好衣服,這一詢問,才得知姐姐方才被惡僧占了便宜。
她怒火中燒,吩咐友人前去縣衙門報官,自己則不停地安慰著薛氏。
很快,縣令帶著幾位衙役趕到,將惡僧、薛氏、潘虎等人一起帶到了縣衙門。
公堂之上,薛氏說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如今證人潘虎就在公堂下面,那惡僧自知難以雄辯,只得認罪伏法。
惡僧被打了40大板,逐出佛門,后被發配去了邊疆。
張夫人和潘虎受到縣令嘉獎,賞了白銀20兩。薛氏雖然失去了清白,但她也是急于能為夫家生下一兒半女,丈夫并沒有休掉她。
薛氏自感羞愧,此后將全部心思都放在夫君身上。二人的感情并未受到太大影響。
就在這件丑事發生后的第三年,薛氏產下了一個胖小子,她喜極而泣,心愿終于達成了!
本故事寓意:薛氏急于求子,輕信惡僧的謊言,最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小編借此故事告誡世人: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有些本不該屬于自己的東西,就不要刻意去強求,否則物極必反,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借用坊間的一句老話:強扭的瓜不甜,遇事多加小心,還望各位看官能引以為戒!
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圖片來自于網絡,侵刪!
聲明:文中故事為本作者虛構,目的是借故事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