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靈格《洞悉孩子的靈魂》經(jīng)典語錄摘抄——每個孩子都是最好的!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1、當孩子逐漸長大,父母開始在給予和獲得的關(guān)系上設(shè)定邊界,使得孩子可以慢慢學習離開家,過獨立的生活。做一個好父母意味著,有時必須讓孩子失望,拒絕孩子的要求;允許孩子去有負面的經(jīng)歷,去失敗,從而學習。

2、當助人者出于同情和憐憫去幫助別人,去越俎代庖地承擔對方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實際上這種做法剝奪了對方可以成長和體驗到自己強大一面的機會,從而(被迫)繼續(xù)保留在弱小的求助者的角色當中。

3、如果一個心理咨詢當中的案主從治療師那里獲得和接受的并不是真正需要的,那么他會潛意識的不斷發(fā)展出新的癥狀,契合自己的接受的幫助,來證明治療師的給予是自己需要的,讓自己保持在受助人的角色當中,從而加重病情。

4、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社會系統(tǒng)都有這樣一個隱形的“儲蓄債務(wù)清單”,所有的給予和接受都會記錄在案。如果一份幫助,不僅僅到達受助者那里,而且會通過受助者傳遞下去,進入到更加廣闊和深遠的時間和空間,那么這份幫助就會變得更加富足、偉大。

助人的幻象

5、在家庭系統(tǒng)排列當中,我們看到:當系統(tǒng)當中的一個成員,無意識的認同了另一個成員的命運的時候,會產(chǎn)生強大的愿望去“幫助”。受到這種愿望的趨使,我們會去干預那些我們不該干預的事情:錯誤地站到了父母的序位上,進入到父母的關(guān)系糾結(jié)之中,或者在察覺到整個家族系統(tǒng)的虧欠時,誤以為自己可以替整個系統(tǒng)進行償還。

6、尊重一個人意味著,我認可他的存在,認可存在的方式,認可他存在的方式是正確的。這也包括了:我認可我自己的存在,認可我自己存在的方式,認可我自己存在的方式是正確的。如果我認可了自己和他人,那么我就可以放下一個幻象,認為我和他人應該變得更好的幻象,這個幻象擋在我們和真實之間。

7、家庭排列工作的核心是和解,尤其是孩子與父母的和解。每一個人都希望接受父母好的一面,而去抱怨父母不好的一面,這樣的態(tài)度,這樣的重復會讓我們凍結(jié)固著在過去原生家庭的沖突當中。評判“好,壞”,會將一些人和事排除在我們的心靈之外,將我們更加牢固的和過去聯(lián)接。而助人治療工作的要點在于促進發(fā)展和成長,所以助人者需要時刻警醒,放下評判心。如果他和案主同樣去評判分別,去指責憤怒,去要求補償,去認同案主的“好壞”,那么他就阻礙了和解。

8、如果案主將治療師定義成自己的再生父母,他在無意識當中就會進入到一種忠誠感的糾結(jié):他會在潛意識的層面去證明自己的親生父母才是更好的父母,而開始部分或全部拒絕治療師給予的建議,幫助;開始越來越挑剔,拒絕感謝,責備治療師......

9、心理治療師有時會無意識的進入到案主父母的角色,對待案主好像是對待未成年的小孩子,而案主會像看待“再生父母”一樣看待治療師,期待自己童年無法從父母那里獲得的一切都可以從治療師那里獲得。如果這樣的情形發(fā)生,那么治療關(guān)系就進入了困境。如果治療師把自己定位成案主更好的父母,以這樣的態(tài)度進入到助人關(guān)系,那治療師會在一開始傾其所有地給予,一段時間之后又不得不嘗試在治療關(guān)系中設(shè)立界限。

10、在命運面前,我們要去學習謙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大小和份量。否則我們就好像年齡回溯一樣,進入內(nèi)心糾結(jié),認同了自己內(nèi)心的那個“好孩子”。我們個人早期的經(jīng)歷和孩童的愿望會重新浮現(xiàn),站到不屬于自己的序位上,去幫助爸爸、媽媽。自己系統(tǒng)內(nèi)的糾結(jié)將和助人的工作相互混淆、糾纏不清。

11、而在治療師那里,如果他給予的東西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話,那么他就得假裝自己擁有這些,而案主則很快就會察覺這只是一味“安慰劑”,從而結(jié)束治療關(guān)系。這算是好的情況。糟糕的情況是:他不斷發(fā)展出新的癥狀,成為長期訪客。

12、我們在給予的同時,必須要學會去接受和獲得。更加重要的是:我們想要和能夠給予對方的,是對方真正需要的,能夠真實接受的。否則,我們助人的能量就會消散在虛無當中。這也就是我們所說“助人的秩序”的第一條原則:我們給予的,必須是我們真正擁有的;我們接受的,必須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13、幫助和接受幫助,貫穿我們的生命始終。獲得了幫助,我們就會產(chǎn)生自然而然的愿望,也要去幫助別人。如果這種給予和獲得在同一個層面上進行,那么關(guān)系的平衡就會更容易產(chǎn)生,比如夫妻之間、朋友之間。一方在獲得之后,在適當?shù)臅r間里又給予了,那么兩個人都是自由的。這樣在平等層面的共同體驗,會帶來關(guān)系的豐盛和成長。

14、恰恰正是那些被案主認為成邪惡的,不公正的,糟糕的人和事需要在治療師的心靈當中有屬于他們的位置。只有當和解在助人者的內(nèi)心發(fā)生,和解才會在案主的系統(tǒng)里發(fā)生。

15、治療師的聯(lián)接和共情不只是案主個人,而是和他的系統(tǒng),這樣他才會站到案主系統(tǒng)當中的一個負擔最重的成員身邊,而這個人往往不是案主本人。和整個系統(tǒng)去共情,共鳴。將那些對系統(tǒng)貢獻或意義重大的人帶進到我們的助人工作當中,否則這項工作就會變得虛弱。

16、助人者,也就是治療師,通過這樣的助人關(guān)系會給自己帶來另一層損害:這種治療態(tài)度經(jīng)常會被他無意識的帶到自己的私人生活中,在他和其他成年人相處時也喜歡把自己放到更高的位置,無法在平等的關(guān)系交往,帶來自己人際交往的困難。

17、一個牧師寫了一封信給我,是關(guān)于一個變成精神分裂的女人。她有個女兒被送進收養(yǎng)家庭,后來她康復之后想要回女兒。他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給這個女人建議。我的回答是,女兒需要留在養(yǎng)父母的身邊,母親可以對她說:“現(xiàn)在我又可以在你身邊出現(xiàn)了,你可以隨時來看我。但是我把你留在養(yǎng)父母的身邊,是他們在我生病的時候照顧了你。”然后這個孩子就可以來回在親生母親和養(yǎng)父母之間。但是現(xiàn)在母親不可以再從養(yǎng)父母那里把孩子要回來。這可以被看做是一個愛的序位,在這個序位里,這個孩子可以同時擁有親生母親和養(yǎng)父母。

18、當我們想要達到某種效果,在心理治療、或者社會工作中,或者是在教養(yǎng)機構(gòu),一旦設(shè)定特定的目標,就不會起作用。事物總是不會有好結(jié)果的。因為那樣,我就把自己放在一個比較大的位置,也許是想加快一些事物的進度,或是強迫一些事物發(fā)生,就在那一刻,我和那更偉大的事物失去連結(jié)。

19、我曾經(jīng)想過,是什么讓人變得偉大?那就是所有使我們與其他人相同的事物,都會讓我們變得偉大, 而任何與其他人的偏離,都會讓我們變得微小。這種偉大是一種謙虛的偉大,透過這種偉大,我們可以安祥輕松地穿梭在所有人之間。一但有人讓自己變得比其他人更大,其他人就不想和他在一起。這種把自己變得比其他人更大的方式,會產(chǎn)生攻擊性。相反地,表現(xiàn)得和其他人平等一致,這樣的人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會受到歡迎。

20、問(來訪者):“你覺得怎么樣?”這是對他人靈魂的一種粗魯干擾。這樣的詢問是出于好奇,會從(來訪者)那里攫取能量,來滿足提問者自己靈魂的需要。

21、我們無法和那些表現(xiàn)為受害者的人一起進行工作。一個人只要表現(xiàn)為受害者,他們會對別人具有攻擊性。當人們面對這些表現(xiàn)為受害者的人,會覺得生氣。當他們?nèi)ヒ娭委煄煟麄円矔屩委煄熒鷼狻!拔疫@么可憐,你必須幫肋我。如果你敢不照我想要的方式幫助我,你就完了!”這就是表現(xiàn)為受害者的攻擊性。

22、愛就是,明白在更偉大的事物面前,所有人都和我一模一樣;承認在更偉大的事物面前,其他人不過與我同樣。人性都是一樣的。會原諒,也會忘記。在更偉大的事物面前,承認其他所有人都和我一樣。

23、當一個家庭由于其他人損失而獲得巨額財富,尤其是以他人的生命為代價,那么這些受害者也同樣歸屬于這個家庭。

24、透過特別的父母,我們也體驗到自我與人生的局限。雖然,一方面我們會受限,然而,另一方面我們卻被賦予特殊的才華與選擇。一個沉重的命運常常比一個輕松的命運更為不凡。就是這樣,當同意自己的命運,并采取行動,有著特殊命運(的人)便會看到自己背后那份特殊的カ量。

25、海寧格:養(yǎng)父母必須把自己看作是親生父母的代表。他們必須尊重孩子的親生父母。只有當他們尊重孩子的親生父母,他們才會尊重孩子。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比親生父母有優(yōu)越感,孩子就會復仇,并且說:“你沒有比我的親生父母更好。”

26、當有人想幫你的時候,你要小心。通常當我們想幫助別人,便會削弱對方。

27、好與壞在這個關(guān)系里(敵我關(guān)系)僅僅意味著:“好”會幫肋我們歸屬于家族,“壞”會威脅到我的家族歸屬。因此,為了要歸屬,我們的良知會幫助我們區(qū)別什么是我們要做的事物,什么是我們不能做的事物,這就是我們良知的任務(wù)。所以,這就是好與壞的區(qū)別所在。

28、如果有人說:“你的父親是個酒鬼。”那么出于對父親的忠誠, 孩子就會變得和父親一樣。這就是外界對孩子靈魂的影響效應。孩子會變得和父親一樣。孩子說:“我想要像你一樣。”然后父親會慈愛的看著孩子說: “你也可以去做一些和我有所不同的事物。”這樣可以釋放孩子,讓孩子可以超脫父母范圍去發(fā)展。

29、海寧格對團體說:關(guān)于這點,我給你們講個小故事。一個女心理學家有兩個孩子,她和丈夫分居,她說:“孩子的父親對孩子什么也沒做。” 我問她:“你尊重孩子的父親嗎?”她說:“不。”我說:“沒錯,這就是為什么他對孩子什么也不做。” 兩年后,我又遇見了她。我問她:“你好嗎?”她說:“孩子的父親帶他們?nèi)ザ燃佟!边@是解決的開始。回到最初的愛,無論發(fā)生了什么,給它一定的空間,然后孩子就會好起來。被拒絕的父母,對孩子是最大的損失,巨大的損失。

30、海寧格:多年來我做過很多療愈工作,我發(fā)現(xiàn)最為重要的事物只有一件事,這件事很直接:所有的療愈,只有一個成功途徑——讓人們和他們的父母連結(jié)。僅此而已。有些人比較容易做到,有些人比較難,有些人陷入了困境,總是無法和父母重新連結(jié)。

31、我們在處理孩子或青少年案例的時候,他們有時候表現(xiàn)得非常倔強、或者具有攻擊性,或者想要離開,甚至想死,我們并不知道如何去幫助他們,常常會忍不住想要給他們好的建議。那些孩子的看護者們要知道,這是完全沒有用的,因為孩子們會感到不被理解。無論他們做什么,嘗試自殺、逃跑、具有攻擊性,他們的行為全都出自于愛。然而問題是:為了誰呢?我們必須知道他們的愛去向哪里,也許那讓他們憤怒的人,常常也是他們所愛的人。

32、海寧格:我是家族的一部分。我們的家族是深植于某種更大的事物,是在一個群體之中,受到一個共通的良(conscience)所指引。良知和意識( conscious )不一樣,它具有嚴格穩(wěn)固的定律。第一條嚴格的良知定律聲明:任何一個歸屬于群體的人,都不能被排除在外。如果有人被排除,這個良知會迫使一個后面出生的家族成員,來代表這個被排除的人。所以,在這個良知的力量控制之下,群體中的成員不是自由的。

33、一個牧師寫了一封信給我,是關(guān)于一個變成精神分裂的女人。她有個女兒被送進收養(yǎng)家庭,后來她康復之后想要回女兒。他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給這個女人建議。我的回答是,女兒需要留在養(yǎng)父母的身邊,母親可以對她說:“現(xiàn)在我又可以在你身邊出現(xiàn)了,你可以隨時來看我。但是我把你留在養(yǎng)父母的身邊,是他們在我生病的時候照顧了你。”然后這個孩子就可以來回在親生母親和養(yǎng)父母之間。但是現(xiàn)在母親不可以再從養(yǎng)父母那里把孩子要回來。這可以被看做是一個愛的序位,在這個序位里,這個孩子可以同時擁有親生母親和養(yǎng)父母。

34、當我們想要達到某種效果,在心理治療、或者社會工作中,或者是在教養(yǎng)機構(gòu),一旦設(shè)定特定的目標,就不會起作用。事物總是不會有好結(jié)果的。因為那樣,我就把自己放在一個比較大的位置,也許是想加快一些事物的進度,或是強迫一些事物發(fā)生,就在那一刻,我和那更偉大的事物失去連結(jié)。

35、我曾經(jīng)想過,是什么讓人變得偉大?那就是所有使我們與其他人相同的事物,都會讓我們變得偉大, 而任何與其他人的偏離,都會讓我們變得微小。這種偉大是一種謙虛的偉大,透過這種偉大,我們可以安祥輕松地穿梭在所有人之間。一但有人讓自己變得比其他人更大,其他人就不想和他在一起。這種把自己變得比其他人更大的方式,會產(chǎn)生攻擊性。相反地,表現(xiàn)得和其他人平等一致,這樣的人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會受到歡迎。

36、問(來訪者):“你覺得怎么樣?”這是對他人靈魂的一種粗魯干擾。這樣的詢問是出于好奇,會從(來訪者)那里攫取能量,來滿足提問者自己靈魂的需要。

37、我們無法和那些表現(xiàn)為受害者的人一起進行工作。一個人只要表現(xiàn)為受害者,他們會對別人具有攻擊性。當人們面對這些表現(xiàn)為受害者的人,會覺得生氣。當他們?nèi)ヒ娭委煄煟麄円矔屩委煄熒鷼狻!拔疫@么可憐,你必須幫肋我。如果你敢不照我想要的方式幫助我,你就完了!”這就是表現(xiàn)為受害者的攻擊性。

38、愛就是,明白在更偉大的事物面前,所有人都和我一模一樣;承認在更偉大的事物面前,其他人不過與我同樣。人性都是一樣的。會原諒,也會忘記。在更偉大的事物面前,承認其他所有人都和我一樣。

39、當一個家庭由于其他人損失而獲得巨額財富,尤其是以他人的生命為代價,那么這些受害者也同樣歸屬于這個家庭。

40、透過特別的父母,我們也體驗到自我與人生的局限。雖然,一方面我們會受限,然而,另一方面我們卻被賦予特殊的才華與選擇。一個沉重的命運常常比一個輕松的命運更為不凡。就是這樣,當同意自己的命運,并采取行動,有著特殊命運(的人)便會看到自己背后那份特殊的カ量。

41、海寧格:養(yǎng)父母必須把自己看作是親生父母的代表。他們必須尊重孩子的親生父母。只有當他們尊重孩子的親生父母,他們才會尊重孩子。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比親生父母有優(yōu)越感,孩子就會復仇,并且說:“你沒有比我的親生父母更好。”

42、當有人想幫你的時候,你要小心。通常當我們想幫助別人,便會削弱對方。

43、好與壞在這個關(guān)系里(敵我關(guān)系)僅僅意味著:“好”會幫肋我們歸屬于家族,“壞”會威脅到我的家族歸屬。因此,為了要歸屬,我們的良知會幫助我們區(qū)別什么是我們要做的事物,什么是我們不能做的事物,這就是我們良知的任務(wù)。所以,這就是好與壞的區(qū)別所在。

44、如果有人說:“你的父親是個酒鬼。”那么出于對父親的忠誠, 孩子就會變得和父親一樣。這就是外界對孩子靈魂的影響效應。孩子會變得和父親一樣。孩子說:“我想要像你一樣。”然后父親會慈愛的看著孩子說: “你也可以去做一些和我有所不同的事物。”這樣可以釋放孩子,讓孩子可以超脫父母范圍去發(fā)展。

45、海寧格對團體說:關(guān)于這點,我給你們講個小故事。一個女心理學家有兩個孩子,她和丈夫分居,她說:“孩子的父親對孩子什么也沒做。” 我問她:“你尊重孩子的父親嗎?”她說:“不。”我說:“沒錯,這就是為什么他對孩子什么也不做。” 兩年后,我又遇見了她。我問她:“你好嗎?”她說:“孩子的父親帶他們?nèi)ザ燃佟!边@是解決的開始。回到最初的愛,無論發(fā)生了什么,給它一定的空間,然后孩子就會好起來。被拒絕的父母,對孩子是最大的損失,巨大的損失。

46、海寧格:多年來我做過很多療愈工作,我發(fā)現(xiàn)最為重要的事物只有一件事,這件事很直接:所有的療愈,只有一個成功途徑——讓人們和他們的父母連結(jié)。僅此而已。有些人比較容易做到,有些人比較難,有些人陷入了困境,總是無法和父母重新連結(jié)。

47、我們在處理孩子或青少年案例的時候,他們有時候表現(xiàn)得非常倔強、或者具有攻擊性,或者想要離開,甚至想死,我們并不知道如何去幫助他們,常常會忍不住想要給他們好的建議。那些孩子的看護者們要知道,這是完全沒有用的,因為孩子們會感到不被理解。無論他們做什么,嘗試自殺、逃跑、具有攻擊性,他們的行為全都出自于愛。然而問題是:為了誰呢?我們必須知道他們的愛去向哪里,也許那讓他們憤怒的人,常常也是他們所愛的人。

48、海寧格:我是家族的一部分。我們的家族是深植于某種更大的事物,是在一個群體之中,受到一個共通的良(conscience)所指引。良知和意識( conscious )不一樣,它具有嚴格穩(wěn)固的定律。第一條嚴格的良知定律聲明:任何一個歸屬于群體的人,都不能被排除在外。如果有人被排除,這個良知會迫使一個后面出生的家族成員,來代表這個被排除的人。所以,在這個良知的カ量控制之下,群體中的成員不是自由的。

49、海寧格:我想說些關(guān)于愛的東西。太多的愛是軟弱。有很多的愛是因為人們無法承受一些東西,因為他們無法忍受一些人和他們的命運。因此,他們成了助人者。

50、關(guān)于伴侶關(guān)系:我們不只是和一個人結(jié)婚,關(guān)系涉及到我們的伴侶,伴侶的家族成員,以及伴侶家族的命運,這些因素都帶給了我們伴侶界限和有限的選擇空間。隨著這段關(guān)系的進展,細節(jié)便會慢慢顯現(xiàn)出來。然而當我們的辦理關(guān)系正在面對這點時,便會好像正在經(jīng)歷死亡的過程一樣。一些多余的東西消失了,一些過去的東西或者幻覺也消失了。每一次爭執(zhí),都令伴侶雙方自身體驗到,從幻覺里得到凈化。

51、父母,以及所有卷入其中的人,都必須改變關(guān)注的焦點。他們必須去看一直以來都還沒有去看的東西。這回開啟父母內(nèi)在的成長。當父母有意識地去承擔孩子所無意識承擔的東西,這時,這時孩子就自由了。然后為了所有相關(guān)人物的福祉,一家人可以一起去看那被排除的人。

52、另一個結(jié)論當然是我們的父母也都是美好的。在任何我們想要反對他們的事物背后,那是一種不同的愛在工作。這種愛并沒有流向我們,它去了另外的地方,在那個地方我們的父母看起來還是孩子,他們愛著某個渴望回歸家族的人。當我們開始在內(nèi)心給與那些被排除的人一個位置,我們就會和我們的父母看著同樣的方向,他們的愛所在的那個方向。突然,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處于一個完全不同的情形,我們學到了真愛到底意味著什么。

53、總是那些沒有被提及的,被躲避的和被當成惡魔一樣的家族成員,需要在系統(tǒng)中擁有一個位置。一旦被排除的人獲得一個位置,系統(tǒng)整體也獲得療愈,因為系統(tǒng)再度變得完整。每個人都能夠找到一個新的方向。

54、也許,我們還可以去看一些人,那些我們拒絕的人,那些讓我們生氣的人,那些讓我們愧疚的人,那些傷害我們的人。我們對他們每個人說:“是的。”我們?nèi)ジ惺芨淖儯谖覀兩眢w中的改變、在我們靈魂中的改變、和我們愛的改變。

55、當我和某人一起工作,我經(jīng)常不允許講任何話。我會打斷想說話的沖動。這有什么作用?這是為適合的語句和重要的講話做準備。這里還有另一個區(qū)別,語言對問題狀況做了什么?語言對導向行動,導向出路與和解做了什么?后果有何不同?當我們允許人們講他們的問題時,我們也經(jīng)常阻止解決問題的語句出現(xiàn)。

56、所有的孩子都是美好的,如果我們允許他們美好。這意味著我們不僅僅要看著他們,還要帶著愛去看他們所看著的地方。

57、有兩種方法處理這兩種罪惡感。一種方法是去感覺愧疚。感覺愧疚意味著:我沒有看那個被我傷害的人。當我感到愧疚,我看的是我自己。我對某些事物感到后悔,我認為我本來可以做得不同,然后我就有了這種愧疚的感覺。感到愧疚是實際行動的替代品。那些感到愧疚的人什么也不做。他們保持消極。而在相似的情況下,其他人則會采取行動。也有一種很好的回應罪惡感的方法。我們看著所發(fā)生的一切,發(fā)生的方式,然后我們說: “我同意事情就是這樣,我同意這個結(jié)果,同意所有的后果,無論會因此發(fā)生什么。”這樣我們就不再有愧疚的感覺,并獲得去做某些事情的行善力量,罪惡感透過行動,以一種美好的方式被升華。

58、海寧格對大家:在我生命的早期,當我還年輕的時候,我總是尋找解決方案。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放棄很久了。我只是讓一些東西顯現(xiàn),僅此而已。然后我后退,讓一切按照他們自己的軌跡發(fā)展。

59、要求伴侶要忠誠,有時候我們便像對待俘虜般控制對方。要求對自己忠誠,我們便放棄對更偉大的存在忠誠。

60、為了幫助這些孩子,如果有其他家族成員仍然對某些人生氣或排斥,他們必須懷著愛轉(zhuǎn)向這些人,并將他們帶回家族里。這是孩子面對眾多困擾的背景,也是關(guān)心孩子的父母要注意的地方。

61、當我們在每個人那里看到每個人,我們也在他們那里看到我們自己,我們在他們那里遇見自己,我們在他們那里找到自己。當我們傷害他人,我們便是傷害我們自己。當我們幫肋他人,我們也是幫助自己。當我們阻擋別人的時候,我們也阻擋著自己。當我們貶低他人的時候,我們也貶低自己。那些真正去愛的人,愛所有人。

62、當男人遇到女人,女人遇到男人,他們看著彼此,突然相互著迷,然后便發(fā)生一見鐘情。這種一見鐘情有多少力量呢?當我們把能量和力量放在量坪上,從零到一百來測量,我們會將一見鐘情的愛放在哪里?我的畫面是十分之一。因為一見鐘情的愛,是沒有看清楚的愛。我們并沒有看清對方,只是一個夢幻的印象。我不會進一步暗述這點。男女雙方看到的都是完美的母親形象,但這并非那么重要。當男人對女人說:“我愛你。”女人說:“我愛你。”這里只有很小的力量,這種愛無法持久。

63、孩子懷著愛去看那些被排除的人。在行為的背后,是隱藏的愛在工作。當我們?nèi)ニ伎寄敲炊嗨^的“難以處理”孩子身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當他們被視作功能失常的人,要受到治療和給予藥物,其實我們忽略了他們的愛。事實是,他們是在為偉大的目的而代替其他大人工作。

64、好壞的區(qū)別讓我們很容易假設(shè)我們比較好,其他的人比較壞。那些我們認定的壞人,不過只是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去愛。當我們和他們一起去看,看到他們所愛的地方,所愛的方式,我們關(guān)于好壞的區(qū)別便消失了。

65、現(xiàn)在我看見你了。我和你一樣。你也和我一樣。現(xiàn)在我在我的靈魂里和在我的家里給你一個位置。現(xiàn)在你又和我們在一起了,你是我們中的一員。在一個偉大的力量面前,你不比我們更好,也不比我們更壞。在這個偉大的力量面前,我們?nèi)缤遄樱@個偉大的力量只是用不同的方式運用棋子。我們承認,你和我們一樣,我們也和你一樣。

心照不宣的愛

66、孩子們有一個想法,認為自己能夠透過代替父母或祖先做些事來幫肋他們,這是給孩子制造困難的深層原因,會帶給孩子和他們的父母無窮無盡的問題。要理解這點,我們必須了解不同良知之間的區(qū)別。

67、海寧格:“所有的孩子都是美好的,他們的父母也都是美好的。”這個想法可能令你們感到迷惑。這怎么可能?這個維度非常深遠。因為這句話同時表示,我們曾經(jīng)是美好的孩子,我們現(xiàn)在仍然美好。這也是在說,我們的父母也是美好的,因為他們曾經(jīng)是孩子,美好的孩子,現(xiàn)在作為父母,也依然美好。除了表面的解釋,我想說點關(guān)于這句話的背景。我們會說:“但是孩子做了那樣的事情,父母做了這樣或那樣的事情。”他們是做了,是的,但是為什么呢?是出于愛。

68、海寧格:助人原則其中有一個是,我們不可以持有任何立場,我們不站在更好的或者更壞的一邊,也不站在加害者或者被害者一邊。最重要的是,我們(助人者)不能像個孩子一樣凌駕于“父母”(意指來訪者)之上。

69、共振意味著:“我愛每一個人。”當我們和某人不合,或是抗拒某人,我們便與整體失去共振,我就無法在與整體的共振中進化。

70、在家族系統(tǒng)排列里很棒的體驗是,我們做另一件事,代替擔心孩、代替擔心其他人、代替拘泥于他們的妄為(為他們的妄為擔心)。我們現(xiàn)在和他們一起去看那些被排除的人,把他們放回我們的家族系統(tǒng)里。一旦這個人或這些人被包含在父母的靈魂里,還有家族和團體的靈魂里,這個孩子便會發(fā)出如釋重負的輕嘆,才能終于從牽連里解放出來。

71、海寧格對大家:倘若有人來問案主發(fā)生了什么事或者甚至試圖安慰她,這樣是很危險的。這些都是軟弱的助人者,我們可以說他們是令人衰弱的助人者,奇怪的事情是:當他們這么做的時候,他們感覺很優(yōu)越。比如說,比我感覺更優(yōu)越,也比案主更優(yōu)越。但是他們承擔了多少責任呢?什么也沒有。他們透過安慰別人滿足自己。像吸血鬼般的行為。如果我們仔細看看,這就是吸血鬼,只是牙齒隱藏起來了而已。

72、在愧疚的背后是傲慢,我們假設(shè)我們擁有可以用不同方式做事的自由。

73、最糟糕的是我們同情孩子,同情會大大地削弱他們。你看著他們的命運,尊重他們的命運。你不知道最后會怎么樣。如果你介入,你有可能以一種與命運對立的方式介入。如果你只是帶著尊重存在,存在于他們父母面前,存在于更大的整體面前,然后也許過一段時間之后會有好事發(fā)生,然后你也會獲得安寧。許多人因為不斷嘗試幫助他人而令自己精疲力盡。如果你帶有尊重的態(tài)度,你將不會這樣輕易耗盡你自己。當然那還是會發(fā)生,有些情況下我們不得不消耗自己,但那不應該是一個持續(xù)的壓力。

74、我怎么可能拒絕他們一點事情的同時,而沒有拒絕在他們中的我自己呢?我怎么可能為他們開心的同時,而沒有為他們中的我自己開心呢?我怎么可能祝福別人的同時,而沒有祝福我自己和所有其他人呢?我怎么可能愛我自己的同時,而沒有愛所有其他人呢?

75、所以我們可以理解那些在我們看來行為異常的孩子,或者有自殺傾向,或者吸毒,無論什么情況,他們的特殊任務(wù)是要去連結(jié)被排除的人,去模仿他們的重擔。這些孩子是與這樣的人發(fā)生牽連了。因此我們無法幫助他們,除非其他家族的人也去看那個被排除的人,把他們領(lǐng)入家族,放入他們的心里。當這一切發(fā)生,孩子就會從牽連糾葛里解放出來。

76、有一次,一個男人拜訪朋友,朋友滿面笑容地歡迎他。男人問朋友為何這么開心?他回答:“我剛和老婆吵完架。”“這就是你為什么滿面笑容嗎?”“是的,吵完以后,一切都美妙極了。”這也是有可能的。

77、一個年幼的孩子無法承受家族里所發(fā)生的事件:發(fā)生在母親、父親身上事物,以及他們的命運、他們的愧疚。因此,這個孩子想要去拯救。然后,孩子為父親承擔一些東西,為母親承擔一些東西,為家族里其他人承擔——出于軟弱。這個人變成了一個懷著愛的助人者,但他的愛源于軟弱。

78、好的良知代表:我感覺到我有歸屬的資格

? 壞的良知代表:我害怕我會失去我的歸屬資格

79、因此我們必需不要去為我們自己擔心,或為我們的孩子擔心,或為我們的父母擔心,無論是好是壞。這些都只是我們的目光有時暗淡無光,因此看不到自己美好的地方,看不到孩子美好的地方,看不到父母美好的地方。

80、最棒的語言來自于沉默。他們需要時間成熟,直到他們變成從知識的大樹上成熟墜落的果實,他們是洞見智慧的語言。當一個人在語言方面受阻,那么這個人也一樣在與他人的連結(jié)方面受阻,尤其是——這是我的印象——在與父母的關(guān)系方面受阻。

81、父母和孩子,意思是什么?意思是:孩子從父母那里接受生命,除此之外不會有其他的父母,父母的意思就是如此。因此,他們就是最好的父母,唯一可能的父母,也是唯一適合、正確的父母(right parents) 。

82、關(guān)于收養(yǎng):一名女牧師收養(yǎng)了四個孩子,她自己還有幾個孩子。其中一個收養(yǎng)的孩子,來的時候已經(jīng)有六、七歲。這個孩子搞得全家不得安寧。有人說他精神變態(tài),這是一個可怕的詞。他是個可憐的孩子。幾年以后,她對這個孩子說:“你愛怎么做都可以,我永遠都是你的媽媽。”然后這個孩子落下眼淚說:“媽媽,這些年來,我一直都想要你變成我的親生母親,現(xiàn)在我放棄了。”這個孩子的親生母親是個精神分裂者。這個例子可以讓你們看到孩子的忠誠度有多高。

83、我想說說成功的秘密。你們想知道嗎?一個頗深的秘密。偉大的成功是輕盈的。肩負著沉重感的都不算是成功。凡是辛苦艱難的都是脫離了軌道,若愛得痛苦艱難也是脫了軌道。輕盈的愛是遼闊的——而且快樂。

84、家族系統(tǒng)排列剛開始的時候,有很多排列師參與介入,我也是其中一位。因為我還未能完全覺察這個范疇的經(jīng)驗。于是,很多排列師表現(xiàn)得像個心理治療師。帶著的意識是:告訴我你的問題,而我會為你尋找一條出路。這就會把你我之間變成平常輔導中的關(guān)系。這里面會包含了一些對或錯的觀念。這些理念曾在我第一本重量級的著作《愛的序位》中描述過。書中很多部份直到今天仍然是有幫助的。

85、有時,看著某些夫妻,他們突然之間會有爭辯,而外人是摸不著頭緒的。來來去去都是吵相同的事。這與家族早前發(fā)生的事件有關(guān)。

86、養(yǎng)育孩子的時候,女人可以對丈夫說:“如果孩子像你一樣,我就很快樂。”男人也向他妻子說:“我會很開心,如果孩子像你一樣。”想像孩子會有什么感覺?他們會如釋重負地嘆息。于是這會是一個快樂的家庭,沒有行使任何權(quán)力。這是理想家庭。

87、誠然,西方有“完美父母”的概念。我不知如何回應這個觀念。我父母不算理想,但是很好!我要推出一個新觀點,一個革命性的觀念,就是:所有的孩子都是美好的,所有的父母同樣都是美好的。

88、當一個孩子的行為未符合我們的期望,即是說他在看著一個被系統(tǒng)摒棄的人。這個表面上有行為問題的孩子其實是在呈現(xiàn)著一種特別的愛。如果我們想和這個孩子一起做些什么,我們可以站在他身旁,跟他一起望向那個被摒棄的人。也許我們可以跟孩子的父母談?wù)劊苍S能夠找出這個被摒棄的人是誰。當我們也和父母一起看著這個人并尊重他,這個人就重新被納入家族系統(tǒng)中。接著,孩子就能夠改變。不只孩子會改變,整個家族都會改變。老師一旦明白這種連系、而又有機會這樣做,他就會對這個家庭產(chǎn)生影響:他就不只是純粹地教授知識,而是以系統(tǒng)對家庭及社會產(chǎn)生影響。

89、海靈格對團體說:大家知道嗎?天底下沒有問題兒童。那些看起來是問題的行為,其實是一種特別的愛。引起問題的孩子是與家庭中失去位置的人相連了。所以我不看向孩子,我讓他留在他的座位上。我先和父母談,找出孩子秘密地深深地愛著的是哪個人。于是,父母能夠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孩子,而孩子也可以用截然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

90、海寧格對團體說:有些訊號我們一定要注意,在學生身上的亦然。那些身體上穿孔戴環(huán)的人,實質(zhì)是放棄了對生命的尊重。你會對一個你喜歡的人做這種事嗎?你會在他身上打洞嗎?他們卻對自己的身體如此做!他們拋棄了他們的生命。這是一個訊號,我們要認真對待。幸而,一個穿了孔的人當然仍可以摘下環(huán)飾。

91、海寧格:偉大的成功總是與伴侶一起的成功。偉大的快樂亦然。(可能有人不同意,但可以思考)

92、我們好的良知賦予我們優(yōu)越感,讓我們感到自己比那些被排斥的異己優(yōu)勝。帶著“好良知”的人,一定得跟別人開戰(zhàn);根據(jù)他們良知的準則,與視為敵人者開戰(zhàn)。悲哀的是,同樣的事物發(fā)生在另一邊。另一方也有好的良知,只是一個不同于我們的好良知。于是,他們也按照自己好的良知排斥我們,并且?guī)е昧贾幌Ц覀冮_戰(zhàn)。

93、如果過去被容許帶在心中,但不要告訴我們的伴侶!這樣會有什么變化?我們不要說,除非是法定的正式關(guān)系,例如婚姻。但即使如,不必告訴伴侶有關(guān)從前的親密事件的任何事物。就讓一些事屬于“個人隱私”和“不可侵犯”。

94、在權(quán)力的行使面前,愛被粉碎,也對抗男人和女人的合一。平起平坐!那么對權(quán)力的行使就會終結(jié)。女人不把自己凌駕在男人之上,而男人也不對女人行使權(quán)力,壓迫女人,這樣他們就能讓彼此都處在平安之中。

95、海寧格:我想先談?wù)勏到y(tǒng)教育。系統(tǒng)教育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我們不只看到孩子,更在孩子身上看到他們的父母。有一次老師跟我說,當她站在她那二十位學生面前,她不只看到二十人是六十人,這意味著她同時也看到他們的父母。當老師們能看到孩子背后的父母,他們就能了解孩子。與此同時,老師們亦可以感受: 自己的父母與祖先,在自己的背后。

96、親愛的媽媽:你是一個平凡人,就像其他千百萬個女人一樣平凡。像一個正常的女人一樣,你懷有我,在你子宮內(nèi)孕育我。然后你生下我、喂哺我、關(guān)心我、看顧我,就像一個平凡的女人一樣。你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對我卻是最好的母親,是我能擁有的最好的母親。就是這樣,我愛你,一個平凡的女人。我把你從我對你許許多多的期望中釋放出來,對一個平凡女人來說,這些都是難以企及的過高的期望。你給的,遠超過我這個平凡的孩子所能冀求的。

97、對于某些只是看到學生的老師們,當他們感到無法有任何進展時,會有一份郁悶,這種經(jīng)驗會令他們消耗殆盡。有一種很簡單的治療方法可以對付這種消耗:我們帶著愛來看孩子,然后超越他,看到他們的父母,在心中給他們一個位置。忽然之間,我們就不再是自己一個人去面對這些問題。這些我們曾經(jīng)扛在肩膀上、獨自為孩子承擔的責任,現(xiàn)在,我們可以跟他們的父母分擔,并旦帶著自信去面對我們的工作。

98、海寧格對團體說:我們深深陷在家族的命運中,跨越很多代以前。我們?nèi)绻龅叫袕焦之悾跷覀兝斫獾娜耍覀冎浪麄儽灰还伤麄儾恢赖氖挛锸`。然后我們的視線越過他們,不加任何干涉,尊重他們獨特的命運。透過我們尊敬命運,沒有想去改變,他們會得到力量。

——摘自海靈格新書《洞悉孩子的靈魂》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每一個孩子都是最好的! 序言 這本書為你講述一些故事,一些真實的故事。透過閱讀這些故事,我們可以看見我們的靈魂,我...
    Be_Jessica閱讀 2,896評論 1 6
  • 今天把和交了200定金沒辦卡色會員一一打電話或者微信溝通了,也發(fā)了課表。可是回應得特別少。 把68個潛在曾經(jīng)咨詢過...
    金盞草_f07f閱讀 180評論 0 0
  • 遇見那個女孩子,是在6月8號的那場婚禮上。 身材嬌小。一頭長長的卷發(fā)垂至腰際,右耳邊別著一枚粉色的蝴蝶發(fā)卡。一身粉...
    小南先生閱讀 239評論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