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的夜幕開始下沉。
這時候一艘逆流而上的民用木制機船,才在船工的吆喝下緩緩地靠上江岸邊的碼頭。說是碼頭,其實更像是一個突出去的小土堆,只是剛好突出去,便于船只靠岸和上下客,于是便成了附近居民上下船的特定地點。
如果魯迅先生看到這一幕,他的那句名言或許會改成“世界上本來沒有碼頭,上下船的人多了就有了碼頭”
船剛剛靠岸,一位廋弱的少年早已經立在了船頭,只見他背著一個破舊的書包,穿著一雙只有鄉下的孩子才會穿的解放鞋,身上藍白相間的劣質校服上邊寫著“金平中學”幾個大字,緊鎖著眉頭,貌似心事重重的樣子。
當船老板站在船頭用他那粗獷的嗓子喊出:“八洋的,下船了”話音未落,那位立在船頭的少年,“嗖”地一聲便躍到了船頭的土堆上,然后急匆匆地往坡路上爬,顯然,他是在趕路!
在離這位少年下船的地方,大約有四十里地的地方,是這個小山區的縣城所在地。說是縣城,但是由于周圍都是大山人口稀少,實際上更像沿海或發達地區的一個小鎮,只有兩三條不過百米的狹窄街道和唯一的一所高中—金平中學。
剛剛下船的這位少年,就是在這所中學讀高三的姚致富,他必須在天完全殺黑之前趕回家去。因為他今天在學校收到老家人捎來的口信,他媽媽出車禍了,情況不明。此時的他心里五味雜陳,恨不得長出一雙翅膀立即飛到家里。
姚致富的家離下船的地方還有十里地的路程,是一個大山腳下的小山村,他父母都是農民,家里共用有四個孩子,他排行老二,上邊有一個比自己大兩歲的姐姐,下邊還有兩個在上小學的弟弟妹妹,他算是家里的長子。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和所有農村的孩子一樣,他很小便開始干著各種農活,無論是農忙時幫著收割,還是平時在家做飯干家務,他都是一個小能手,同時學習在附近的村子里也能名列前茅,所以算是父母的小驕傲。這也讓他有了上高中的機會,而和他一起長大的小伙伴,很多人就沒有這個機會了。
所以每當想起上學這事來,他心里都非常感激自己的父母。此刻正在趕路的他,又想起上學的事情來,眼淚奪框而出。他不知道此刻母親到底是什么情況,在家鄉這種上區的土公路上,公路時而在山谷里穿行,時而在上頂上盤旋。
車禍可大可小,而傳信的那位老鄉居然說車翻下懸崖,還沒有人的消息,他越想越覺得心里空蕩蕩的,胃也跟著攪動。于是他不由自主地奔跑了起來,他只希望眼前這彎彎曲曲的公里能夠變得再短一些,讓自己早些看到母親容顏,他希望母親不要有任何事,因為對這個六口之家來說如果母親有什么事這一大家子將會面臨著什么樣的災難,他控制自己不要往下想,可是抑制不住自己奔涌而出的眼淚和恐慌的情緒,雙腳不由自主地加快這頻率,他就這樣朝著家的方向一邊奔跑,一邊流著眼淚,此刻的他是多么地想讓自己化著一陣清風,倏忽間吹到母親的身邊。
終于,在天完全殺黑的時候,他走進了自己破舊的家門,此刻的家里已經被從四面八方聞訊趕來的親戚們占據了。在嘈雜的人群聲中,姚致富來不及應付那些跟他打招呼的親友,忍不住大聲呼喊:“媽……!”,這時從人群中走出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面試凝重地對著他說:“你媽在云龍鎮的醫院里,傷得比較重,但是人還活在”,農村人說話總是直來直去,沒有什么安慰人的修飾語,說話的人是姚致富的二叔。
聽到這個消息姚致富,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哇地一聲,嚎啕大哭起來。但是他心里還是感到一絲的幸運,畢竟沒有像自己心里想到的那個最壞的結果。如果為了醫好母親需要很多錢,那自己就不讀書了,像自己的那些發小一樣,出去打工賺錢給母親治病就是……
剛想到這,突然一個聲音打斷里他的思緒:“致富,你回來干什么,你明天不是要高考么?”姚致富知道,這是他父親的聲音。他心里咯噔了一下:是啊明天要高考!
他轉念又想,母親傷得那么重,一定要花很多錢,這書再讀下去家里負擔得有多重,不讀了罷,他思緒還在交雜之中,這時父親的手已經抓住了他的衣服,一把把他拉出人群,嚴厲地看著他,說道:“家里沒事,你媽的問題也不大,這些事情我們大人會處理,趕緊去你二叔家吃點飯,等哈我讓你蠻叔騎自行車把你送回學校去,明天好好考試!”
“我不高考了,我要留在家里幫你們”姚致富的話音未落,“啪”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他的左臉上,他只感覺頭暈目眩,左臉一陣火燒的感覺。父親怒氣沖沖地瞪著他,右手再次高高地舉起,周圍的親戚聞聲趕過來拉住了他父親。
農村人的情感總是那般直來直去,教育孩子也多半是粗暴和直接的。只聽他的父親大聲吼叫道:“你今天必須給老子回到學校去,明天好好考試,你如果還想再回來種地,老子一鋤頭敲死你。辛辛苦苦供你上學就是為了你能有出息,讓你能為弟弟妹妹做個好榜樣,你居然還想回家種地,你以為你讀書只是為了你一個人嗎?你是我們全家人的希望啊,你媽要知道供你讀這么多年書,你居然不高考了,她的病還能好嗎,老子不打死你!”父親罵罵咧咧,后來竟然嚎啕大哭起來!
終究是拗不過父親,匆匆吃了一口冷飯,姚致富就和他蠻叔騎著自行車,走了四五十里地的土馬路回到縣城的高中。
回到學校的宿舍,姚致富一夜沒睡,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在共用的水龍頭上沖了個頭,然后從容地走進了考場。
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姚致富,每當回憶起這段高考前的經歷,總是會看著家鄉的方向,然后喃喃地說:“感謝父親,他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