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以來,整個國內外影壇好片連連,令影迷大飽眼福。我(看過)初步統計了一下好片有《紅海行動》、《后來的我們》、《唐人街探案2》、《無問西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我不是藥神》。
2018年7月7日上午11時,一個人背個雙肩包跨進了保利國際影城欣賞《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影片于7月5日公映,今天是星期六,可能因為是受世界杯的影響電影院只坐了不到三十個人。人少好,清靜。
《我不是藥神》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制的一部影片,徐崢、王傳君、周一圍、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龔蓓苾特別出演。
該片未正式上映前,有關該電影的預告及各種信息已傳得沸沸揚揚?!段也皇撬幧瘛芬呀洷弧澳甓茸罴选薄翱吹綔I奔”等評價刷屏。7月5日首映當日票房達到3.45億元,對比近期國產影片:《戰狼2》上映首日票房為1.02億元;《唐人街探案》為3.41億元;《美人魚》為2.72億元。同時《我不是藥神》在貓眼平臺獲得9.7分,刷新內地影片最高紀錄。
《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電影開始講述的是小市民程勇(徐崢飾)開了一家經營保健品的小店,他剛剛與妻子離婚,妻子要求孩子跟她出國;他父親又病危且面臨高額的醫療費用;其經營的保健品店生意蕭條就連房租都交不起,房東已封門停業;生活可謂正處于極度潦倒狀態之中。正在此時,白血病患者呂受益(王傳君飾)的突然到訪,改變了程勇的命運,呂受益要求程勇從印度代購格列衛(一種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救命”藥)。這種藥由瑞士醫藥公司開發研制。格列衛在中國的銷售價格為人民幣四萬元一瓶,而印度藥廠生產的格列衛在印度藥店的零售價為人民幣二千元一瓶,而且藥物的效果是相同的。但該藥未獲得在中國的許可證,不能在國內銷售。而命運之神似乎跟這個家伙(程勇)開了一個玩笑,讓他這樣一個買“性保健用品”的個人來承擔一種似乎是國家層面才能解決問題的“使命”。生活的困頓加上遭人白眼受利益的驅動使程勇挺而走險開始了販藥之旅。通過一番“艱難”的運作之后,變身為印度產格列衛“救命藥”的總代理商…。發財后,由于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假藥販子的擠壓更因為害怕受到法律的制裁,程勇放棄了販藥,一年多后,已開工廠從事紡織品生意的程勇受到呂受益(曾一起販藥的戰友)因吃不起格列衛而自殺一事的“刺激”。終于良心發現,冒著受法律打擊和毀掉當前美好生活的高風險,重操舊業并以“走私進貨價”五百元一瓶的價格向白血病群體供藥,最后,甚至是采用虧本、倒貼的價格向白血病人供藥。此舉贏得了病人們的尊重和擁戴!由此,程勇卷入情感與法律的漩渦,也使得法律和倫理互相碰撞產生的故事。
有人講《我不是藥神》很像獲得過奧斯卡獎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我沒有看過后者這部影片,不作置評。
《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圍繞著“藥"這個主題展開,這種名叫“格列衛"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藥神到了什么地步呢?只要你一直吃這個藥,你就不會死,他把白血病這種惡性腫瘤,生生的給降級到了高血壓這種慢性病的危害程度。
可是因為吃不起,《我不是藥神》有一群人在為“藥”抗爭,抗爭的主角程勇卻是一個健康人。這都是群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她)們抗爭什么呢?
這群白血病人和家屬是在與病魔抗爭,與生存抗爭,與堅持活下去抗爭。人如果連生存下去都困難,還奢談什么生活。由于疾病使他們已散失了部分尊嚴(如因藥被抓)。
而沒有病的程勇一開始是為生活而抗爭,為孩子的去留與妻子抗爭,為獲取金錢滿足欲望與內心抗爭,不缺錢后為人性與良心與法律抗爭。
《我不是藥神》的前半部是有些喜劇色彩,后半部展現了現實中的困境,這樣的困境在當時的社會現實中卻無解。比如面對良心的考問,程勇選擇了良心;面對苦苦掙扎要活命的病人,究竟是情大還是法大,警察曹斌(周一圍飾)選擇了同情,而局長大人選擇了合規又合法的瑞士代表和法律;面對金錢與生命的困境時,假藥販子張長林選擇了金錢,而病人只能選擇花錢保命,保不保得住在乎你有沒有足夠多錢。
在電影中說:“我不想死,我想活著"這句話的呂受益,在沒有了錢后,呂受益為了保住家人和孩子,最后選擇了繩子,結果了自己;面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與天價藥。藥廠代表咄咄逼人,令人厭惡。電影中他甚至參加了公安部門的專題會議,其實這隱喻局長和他一樣都遭遇了更高層的壓力,也暗示了瑞士這家制藥企業的牛逼。面對情與法,曹斌一個小小的隊長可以不顧前程而辭職,局長大人可是辛辛苦苦干了幾十年才一步步爬上去的,他能說不干就不干嗎?他背后也有一家子人啊,照其年齡來看,他也許最想的是平穩著陸與退休吧!同理,天價藥背后的藥廠代表肯定年薪在7位數以上,為什么他還死盯著貧困、遭受疾病摧殘、想吃低價藥而保命的白血病人和販藥者不放呢?這所發生的一切,高智商的他難道不知道嗎?不是。他如果不死盯不作為,又有多少人多少雙貪婪眼睛盯著他的這個金飯碗啊!
“我們不是不知道,我們只是假裝不知道。”格列衛這個產品從開始到研發到制成成藥再到銷售。這個過程和每個環節的產生大概所有的人,包括科學家,醫生,資方,生產廠商,價格制訂者,銷售商,中間商,藥廠代表等等都知道很多國家和地區很多人還很貧困,制訂這么高的價格無非就是盡快收回成本,獲得利益最大化--分果果吃蛋糕。而很多人吃不吃得起,吃不起就是死,似乎沒有在他們這些精英考慮的范疇之內。而且還會拖垮因為有希望救活親人但卻因為缺錢吃不起藥,不得不放棄治療而背負良心與道德自我譴責的親人和整個家庭。除了病人和病人的親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些人都是天價藥的幫兇。
我們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沉默著,代價是付出了我們的良知和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生命原則。
《我不是藥神》有兩場哭戲,一是呂受益自殺去世后,程勇在呂家的樓梯口發現了與他一起賣過藥的黃毛躲在沒人的地方哭泣,黃毛最先出場搶的就是呂的藥,他哭什么?個人認為他哭的不是呂的死,不是命運的不公。而是哭的“無奈”、“弱小”、“憤怒”與“恨”…
二是程勇在醫院看到黃毛死后的痛哭。在運藥中當黃毛發現警察后,看到自己有“能力”且應該保護程勇、保護救命藥時,他沒想什么,只想到了“踩油門”,踩得好,也許踩在了拯救上。
可惜,編劇根據需要“踩“死了他,這樣才能突出劇情高潮與悲情色彩。
“他才才20歲,他只想活著,他犯了什么罪?”程勇質問警察曹斌。面對死亡曹斌只能選擇沉默。
黃毛有罪嗎?罪肯定是犯了,不說走私販藥,單一個襲警就夠黃毛喝一壺了。這里程勇哭的是什么?哭的是生命。他再次販藥為的是救贖,救白血病人的生命,贖自已罪(其實他比很多人高尚)。沒想到他卻眼睜睜的看著一條鮮活的生命離他而去,在去醫院的路上,他也許反復的問自己如果不作出決定再次販藥,黃毛也許不會早死…。
影片最煽情場景是在法院宣判程勇有期徒刑五年后。法警開車送他入獄的路上,法院兩邊大街上成千上萬戴著口罩的病人摘下口罩目送他遠去。人群中還有死去的呂受益與黃毛,這也許是導演要告訴人們一些什么或是煽情,本來囚車上還有他們倆人的,而程勇肩起了他倆的“責任”,或隱喻程你不用背負心債,你是英雄,更彰顯了其悲壯的一面!
不管是不是導演與編劇在煽情,看到此處時我已是淚流滿面。
…
影片中得了白血病的老大媽面對抓捕的警察有句經典臺詞:“我吃了三年的藥,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可我還是想活。誰家還沒個病人了?”這句話道出了多少病人的心聲與無奈。
這部反映現實題材的影片還有很多經典臺詞如:集體去討說法的白血病患者面對醫藥代表威脅要報警時,病友反擊道:“命都沒了,還怕報警。”由此可見天價藥能引發一系列的社會矛盾與沖突,很多大事件的發生往往是由于一些所謂的小事而引起。有個著名的“蝴蝶效應”既如此。
假藥販子張長林講“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人,如果因為窮吃不起藥而就要死,這個社會某些方面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呢?
“你能保證你永遠不得病嗎?”
在現在一個普通家庭與貧困家庭的差距,真的就只隔著一場病。一場大病,足可以把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擊垮。民間流行一句話:“什么都可以得,就是不能得病”。講得多么淺顯與深刻呀!
現實是---"疾病就等于貧窮”,貧窮加上疾病對于一般家庭來講就是深深的絕望。哪怕是有車有房的“中產階級”,一場不大不小的病也能讓你生活上緊張焦灼忙碌,工作上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需要請假還害怕影響提升與獎金工資,經濟上還處處捉襟見肘。因病致貧因病自殺的絕不僅僅是呂受益一人一個家庭…。
在疾病面前,我們就是如此脆弱與不堪一擊。
我還介紹一下《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原型人物叫陸勇,無錫崇安區人,東南大學本科畢業,白血病患者。抓捕他的是湖南沅江市公安局,在被關押了一百一十九天后取保候審。他也是靠吃格列衛保命的病人,因懂英語和想保命而成為印度產格列衛代購暨“藥神"。飽受爭議的格列衛,除了其療效讓病人具備極強的依賴性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價格實在太昂貴,昂貴到足以讓病人傾家蕩產,為了活命,病人被榨干身上每一分錢,引發巨大的倫理危機。
諾華格列衛2001年第一次引入中國至今,價格一直是23500元一盒,一盒為一個月服用劑量,一個病人一年需耗資28萬元。而諾華從未降過價,只是根據病人的經濟能力,在國家的施壓下,2006年在中國推行買三贈九等相關的優惠,但病人一年的經濟負擔仍然超過了7萬,掏空了很多中國老百姓的家底。中國人的真正人均收入還很低,難道只吃藥不吃飯了嗎?
一年花費28萬或者7萬元,就能保你的命,否則你就要去死,這筆錢值得花嗎?對于很多富人來說是值得花的,但是對于更多的中國人來說,是花不起的,一條人命值多少錢,在這件事上表現的淋漓盡致,當你明知道醫院里就有藥,只要吃下去你肯定能活,但是你家境困難買不起的時候,你會有多么的絕望。
陸勇充當了這個能排除絕望的中間人。據說,電影拍成后,陸勇對于電影中把他塑造成如此類型的人物深表失望。認為程勇的人物塑造與他本人不相符合,他沒有多收患者一分錢。他甚至還找了編劇與導演要求他們修改劇本重新刻畫人物。
普及下電影中未提點的知識
中國怎么沒有格列衛?我們都知道,格列衛并不是印度研發的,而是印度仿制并生產的,說通俗點就是抄襲,既然印度都造的出來,中國為什么沒有自己的格列衛?難道中國的仿制能力還比不過印度嗎?用金大俠筆下的人物包不同最喜歡講的話來說:“非也非也”。印度能大規模仿制外國的藥品,有些藥物甚至在美國剛剛才上架幾個月,印度那邊的仿制藥就已經馬上出爐了,之所以如此之快如此成規?;?,是因為印度在1970年的《專利法》中放棄了對藥品化合物的知識產權保護,否認外國藥企的專利權,允許本國企業生產仿制藥,所以印度成為了世界藥廠。這是印度的法律所決定的結果。
對于印度產格列衛而言,他在印度是合法且有效的真藥,但是到了中國,就是無法拿到行政批文的假藥,中國是保護國際藥企專利權的,印度產格列衛明顯侵害了諾華公司的專利權,所以當然不會被中國允許進口。由于政府不允許侵犯諾華的專利權,中國的藥企也不敢去偷偷研發生產格列衛。
所以,全世界的仿制藥幾乎都集中在印度,連美國人有時候都會偷偷跑去印度買藥。
專利保護和人命誰更大
中國對專利進行保護,這件事情肯定是正確的。任何一個專利的發明都是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不對專利進行保護,那么在發展的前期抄襲先進國家的確是很爽的事,但是在發展的后期,就會被動挨打,且會被打得很慘。
例如當下發生的中興事件,核心芯片CPU是人家美國的。當下我們的原創和自主研發能力還非常薄弱,其核心原因并不是什么填鴨式教學壓抑了學生的想象力,根本原因是過去幾十年里中國根本不重視對專利發明的保護,抄襲成風,誰也不愿意踏踏實實搞研發。研究出新東西有什么用,別人一下子就給你抄走了,你哭都沒地方哭去,既然這樣,我干嘛還要搞研究,跟著抄別人的就是了。
搞研發的不如搞房地產的,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其實也是對不尊重知識不尊重知識產權的一種暗諷。搞科學研究本身耗時費力高投入也許還無收益(如某些基礎研究),試想:如果搞研究的連一套房子都買不起,娶不到老婆生不了孩子他還有心情去研究嗎?哪這個國家還有發展前途嗎?
如果一個社會都是這種思維,那么他永遠只能從事低級制造,永遠只能跟著發達國家的屁股后面走,永遠只能仰人鼻息,因為你永遠慢半拍,你不會投入自主研發經費,沒有自主研發能力,只知道抄襲與仿冒。
這就是我們國家現在提出的“要加快改革步伐要發展要創新要加快完成支柱型產業的升級與改造工作要大力發展新型產業及高科技智能化機器人產業…的原因。
所以,對專利的保護是正確且有必要的,只要這個專利是別人發明的,無論售價多貴,都是有道理的,嫌貴你可以不買,就當這個世界沒發明過這個東西就是。但是,當專利保護和人命牽扯到一起的時候,事情就變的復雜而棘手了。
賺錢可以,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當因為要賺取專利費和盡快收取利潤而導致很多病人吃不起藥只能凄慘的死亡時,這種明明知道生路在哪里,只是因為窮而眼睜睜的看著作為病人的自已死去的悲劇,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倫理與道德和人性都無法接受的。研發一種新藥的成本通常都在10億美元以上,醫藥公司很困難,但是病人因此傾家蕩產,也很困難,我們不能單純的傾向于某一邊,社會效率和社會公平是互相制衡的,為了社會公平,犧牲一點社會效率,是可以接受的。
解決方案
那么,我國是如何解決這種沖突的呢,國家先是和諾華直接談判施壓,爭取到了3+9優惠,也就是購買3盒送9盒,讓每年病人的花費降低到了7萬元,最近又通過立法,2018年開始各地陸續將格列衛等一系列抗癌藥列入醫保范圍,國家承擔70%的費用,并將抗癌藥的進口關稅,下降為0,讓病人的負擔再次降低到每年2萬以下?,F在國家已經做出了努力,剩下的就要看中國藥企爭不爭氣了。
陸勇是一個標桿性的人物,經過沸騰的與論和道德、法律上一年多的爭論之后,沅江市檢查院決定對陸勇不起訴。這說明,官方其實對陸勇及背后的癌癥患者是同情的,并想盡辦法在法律許可的框架內,給予支持。
我記得早一段時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西方現在某些財團、公司和寡頭會采用并購、全資收購等等一些所謂合法方式將那些生產“救命藥"“嬰兒藥”“小眾藥"的企業納入旗下。然后,再重新包裝將這些藥品加價百分之一千、二千或者更高的價格銷售。為防止風險,高水平的律師團隊會讓所有流程都合規合法。非常擅長干這種事的投資人中有一位是世界著名的賽車手,支撐他每天如此奢華消費生活方式的就是這種所謂的高贏利的投資方式。包括很多歐美國家的病人也同樣經歷著《我不是藥神》中的患者一樣的故事。這就是上面講的美國生產的藥,美國人也跑到印度去買的原因,因為美國也有窮人。當記者采訪這位“貴氣逼人”的賽車手時問:“你是否認為這種收購方式會傷害到病人和病人家庭,甚至可能引起吃不起藥的病人因此而失去生命時。”他笑笑對記者說:“我只是個商人。”
在這個世界希望有一天,人人都吃的起救命藥,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沒錢不是回家等死的理由,每個人都有權利活的越來越好。
回到電影講電影,《我不是藥神》中你也許看到了你自已或者是你的親人、朋友正在發生的事情,還也許看到或想到這極有可能在未來也許會發生在你身上或你身邊親人身上的故事…。
最后,感謝導演、編劇和攝制組全體成員及所有演員作為電影人的責任擔當與努力付出和精彩表演!是你們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的亮點和偉大的部分!
原創 版權所有
如歌2018年7月8日22:00寫于長沙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