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的這首詩,很自然地表達出了母親對兒子的關愛與不舍。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不舍得孩子離開自己。她擔心孩子吃不好,穿不好,睡不好。在母親眼中,子女永遠是孩子,永遠需要她的照顧。孩子在自己的身邊,她才放心。
小孩子在打針的時候,痛的第一反應總是哭著喊媽媽。
小孩子在被人欺負的時候,總是哭著喊媽媽
我們在失意、傷心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通常是媽媽。
媽媽是我們的第一至親、第一依賴。
子女是母親的心頭肉,流淌著母親的心血,母親視子女為心肝寶貝!
母親永遠不會嫌棄自己的子女,子女長成啥樣,她都很滿意。
母親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子女,不論子女春風得意,還是馬失前蹄,回到了母親身邊,母親總是說,“孩子,你受苦了,孩子,你瘦了!”
母親的懷抱永遠對子女敞開著,永遠是溫暖的。
母親孕育了我們,養育著我們,教育著我們,是我們今生今世最大的恩人、最重要的貴人!
湖北省通山縣黃沙鋪鎮孟垅村四門灣,有一位菩薩般的媽媽,孟阿香奶奶。
孟奶奶與嫡親表哥共育有子女7個,3個女兒和小兒子智力稍微正常,另外3個智障兒子,又聾又啞、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孟奶奶說:“我兒子再傻,也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我不管他們,他們只會更可憐,為了兒子們,我不能死。”
孟奶奶一直把三個智障兒子帶在身邊。生活雖窘困,她卻不許兒子去別人家討吃,也不去村里紅白酒席吃飯。
1997年,老伴去世,孟奶奶一人獨自負責農活家務。
2016年5月31日,72歲智障大兒子病逝,孟奶奶傷心得飯都吃不下。
2016年7月6日,孟奶奶突然在家中去世,享年92歲。
去世前幾天,孟奶奶叮囑小兒子,在她去世后,一定要掙錢照顧好哥哥們,“不要讓別人笑話我們”。
孟奶奶省吃儉用,留給兒子三滿缸稻谷,缸高約1.5米,直徑約1.5米,估計有上千斤。
孟奶奶生前說:“哪天我走了,三個兒子可以多吃幾頓。”
孟奶奶走了,依然留給兒子滿滿的愛。
她對智障兒子的愛,是那么地深沉,70多年不間斷的照顧,尤其是自己已經90多歲,年老力衰,還在無怨無悔地堅持,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幾十年如一日的照顧子女,這母愛已是陳年佳釀,濃香撲鼻,這濃濃的母愛高如山,深似海!
孟奶奶,也是一個女人,也曾經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也有她的花前月下,也有她的黃粱美夢。
但她既然選擇了嫡親表哥,就無悔地走下來了。
她始終沒有放棄智障兒子,她一直疼愛著他們,曾經風華正茂,經歷了激情歲月,后來徐娘半老,最終步履蹣跚,一步一步,經歷了70多個寒暑。她哪都不去,一直呆在村子里,用心守護著她這幾個既可憐又可愛的孩子們!她從不覺得自己可憐,反倒覺得很幸福,因為她擁有這么多的孩子,這么多的心肝寶貝!看著孩子們長大、長高,她很滿足,滿是幸福!
她留下了三滿缸稻谷,是為了讓她的孩子們能夠多吃幾頓飯!讓孩子們能多活幾天,走更遠的路,看更多的風景!她永遠在擔心著孩子們,怕他們吃不好,穿不暖,睡不好!
在我看來,孟奶奶已經不是人了,而是一尊來世間修煉的活菩薩!她的眼里早已經沒有自己,忘記了自己的痛苦,心里只有別人的疾苦,她是如此的善良!她簡直就是菩薩啊!
我的媽媽很平凡,小時候家里窮,沒有錢上學,文盲。
小時候,因為我踏冰過河落水,媽媽狠狠打了哥哥屁股七八下。此外,從小到大,媽媽再也沒有打過我們姐弟三個。
那年冬天,我上小學三年級,哥哥上五年級。放學后,哥哥帶著我回家,走著走著,天已黑了,只要我們穿過一條河就到村子外圍了,這河有8米寬,河面已結冰了,很多學生也是踏冰過河的。
哥哥很快就到了對岸,我膽小,碎步前進著,這河中間的冰層很結實,靠近岸邊部分的冰層卻偏薄,我在快到達岸邊時落水了,兩只棉鞋全濕了,棉褲也濕到了膝蓋了。因為這件事,媽媽發了火,狠揍了哥哥。
后來,媽媽告訴我們那條河很不干凈,淹死過好幾個小孩。那時,天已經黑了,大人又不在場,過河相當危險,所以就動怒打了哥哥。媽媽最擔心失去我們啊。
初中時,我住在鎮里的學校,周五下午放學后回家,經常會在村子的主干道邊遇見媽媽在采蘑菇或木耳。那時,家里不富裕,很少吃肉,媽媽就經常采些蘑菇或木耳做出好菜給我吃。
沒有蘑菇或木耳時,媽媽就在面條湯里面加一兩個她省下來的雞蛋。
這就是我的媽媽,她總是想方設法滿足我們,卻很少考慮自己。
媽媽很愛干凈,家里的里里外外總是收拾得很整齊,地面清理得很干凈,廚房總是很清爽。我們一家人的衣服雖說很普通,但肯定很干凈。
媽媽在學習上幫不上我們什么,但她總是要我們多做善事,不得罪人,要謙虛,要專一,把她感悟最深的道理仔細地講解給我們,盡其所能地教育著我們。
媽媽每天通常是5點半不到就起來了,多少年來一直如此。
每次回家里住,待我們起床時,飯菜已經做好。媽媽依然把我們當成小孩子,做飯給我們吃,就象小時候一樣。
媽媽在家院里弄了個小菜園,里面種了些蔬菜,我們要返回鎮里了,媽媽就打包好多蔬菜給我們。媽媽總是怕我們吃不好,穿不暖。
哥哥和我都已成家,在鎮上買了大房子,但父母還是堅持住在老宅,服侍著奶奶,媽媽喜歡老宅,因為在老家有許多熟悉的人可以聊天。
我們每天打電話給媽媽,媽媽總是報喜不報憂,明明聲音都不對勁了,一聽就是感冒了,卻還是對我們說,沒有什么,不用擔心。
媽媽長得并不漂亮,但在我的眼里,媽媽永遠是那么的溫暖,那么的善良!有一種說不出的美,令我很舒服!在媽媽的身邊,我象是回到了小時候,那么的自由自在。
媽媽也喜歡花,家院里有一顆月季花,通常是任其自由地生長,花開時,媽媽喜歡在花旁洗衣服,但她很少去摘花。
鄰居家有梔子花,桂花。梔子花、桂花開時,媽媽和鄰居家的大媽經常在那花旁聊天,摘菜。
鄰居家的東邊有一條大河,夏天,荷花盛開時,媽媽和大媽經常坐在河邊的柳樹下聊天。
我的媽媽,很平凡,卻給我春風般的溫暖,春雨般的滋潤。
全天下,無數個母親象我媽媽一樣的平凡,但卻做著極不平凡的事,幾十年如一日地疼愛著子女!
這個世界上,孟奶奶這樣的慈母,也不是唯一一個,還有很多很多。
這些平凡的媽媽們堅持用自己微弱的力量疼愛著子女,用自己的愛溫養著子女。正如黑夜里天上的星星,雖然每一顆看起來光亮很微弱,但滿天的星星,卻可以照亮我們夜行的路。平凡的媽媽們帶給我們無盡的溫暖!
三月,燦爛的陽光下,一望無際的是黃黃的油菜花,粉紅的桃花,潔白的玉蘭花,它們都在散發出淡淡的香氣,沁人心脾。
這香氣不禁讓我想起了母親,因為母親身上總是有淡淡的香氣。哦!母親也曾有這如花的年華,有如花般的微笑。母親孕育養育著我們,如今卻已容顏盡失。我們欠母親什么?黃金般的年華,寶貴的心血!“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我們要永遠記著母親那深沉的愛,永遠尊重、孝敬母親!
世界各地,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各種嬌艷的花,千姿百態,爭奇斗艷,各具美感,令人流連忘返!
這花香清心爽肺,活血舒筋,寧神醒腦,令人陶醉,讓我們不禁生出愛憐之心,心甘情愿為之守護。
各種不知名的花靜靜地綻放著,絢爛多姿,正如母親一樣,平凡卻時刻發著璀璨的光芒。花樹并不是很鋼硬,卻時常會遭遇風吹雨打,寒雪冰凍;母親是柔弱的,卻不時要面對苦難的折磨,遭遇病痛的摧殘。誰來守護這平凡的花樹?誰來保護我們平凡的母親?
渺小的我默默地祈求上蒼,因為這四季到處彌漫的花香來守護這一株株平凡的花樹,因為如海無邊的母愛來保佑我們的母親健康安寧!
母愛無邊恩如海,四季花香祈安泰!